央行下场买债,是大放水吗?

分享至

最近,央行购买国债的话题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

起因是4月23日,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差不多同一时间,财政部也发话说,「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不少网友纷纷猜测,这是不是中国版的QE(量化宽松)来了?

回顾2008年,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也是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新冠疫情期间,美联储又用了这招,向市场投钱,刺激投资和消费。

我国央行虽然也提到下场买国债,但本质上和搞「大水漫灌」还是有区别的,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首先我们来简单科普一下,央行货币政策的工具箱,主要有哪些内容。

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大致会使用到两种类型的工具——

一种是价格型工具,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假如利率上升,资金的借贷成本变高,人们消费和投资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资金借贷成本变低了,也就刺激了消费和投资。

另一种是数量型工具,通过直接调节经济体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常见的如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借贷工具(SLF、MLF)等。



平时财经新闻常说的「降息」指的是价格型工具,「降准」则是数量型工具,具体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商业银行上交一部分存款给央行,防止银行把钱全部借出去,客户提款时取不到钱的情况。

经常关注早报的朋友会发现,「降准」成为央行近年来较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年初(2月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为7%。

举例来说,原来的商业银行每收到100元存款,要交出7块5给央行,余下92块5毛用于放贷;

现在每得到100元存款,只要上交7块钱给央行,余下的93块都能用于放贷。别小看这5毛钱的差额,成千上万累加起来,可以释放出1万亿元左右的资金。

不过,「降准」也有理论上的底线,不能低于5%,超过这个下限会影响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按照当前7%的存款准备金率,未来仍有2%左右潜在降准空间,尽管离底线还有一段距离,但这种空间无疑是越来越小了。

而央行买卖国债(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流动性管理方式(属于数量型工具),存在必要性。

02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央行买卖国债的背景,我们还是从货币的发行方式讲起。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