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滨城新质生产力调研行 | 滨海新区重大创新平台“百花齐放”

0
分享至

编者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的“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中指出,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这为天津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2024年是扎实实施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的奋进之年,滨海新区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积极开展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焕新齐头共进、善作善成。即日起,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开设《“新”潮澎湃 滨城新质生产力调研行》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多维度地挖掘滨海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凝练出的生动成果与经验举措,记录下“滨城”璀璨的新作为与新发展。

滨海新区重大创新平台“百花齐放”

成果转化“助推器” 产业升级“新引擎”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 资料图片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滨海新区,创新平台作为聚拢高端创新资源、助推前沿科技发展、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桥头堡”,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创新底座。当前,滨海新区按照大科学装置、国家级科研院所、海河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重大创新平台的类别和成果产业化能力,不断充实重大创新平台,充分挖掘创新策源潜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切实增强重大创新平台的核心竞争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创新赋能能力,持续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走深走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见行见效。

发挥创新优势为产业赋能

今年4月,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三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联合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及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信创海河实验室等团队合作研发的“天河灵枢大模型”装置启动,开启了面向中医针灸领域专业大模型的新发展阶段。

据了解,“天河灵枢大模型”是基于中医经典名著、针灸临床循证证据库、中医循证知识图谱等专业数据对“天河天元大模型”进行训练微调开发的面向中医针灸领域的专业大模型。“天河天元大模型”作为产学研联合的结晶,在2023年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正式发布。立足增强国产超级算力和智能算力,“天河天元大模型”通过收集构建中文高质量大数据集,研发训练自主生成式基础大模型,形成了国产体系支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体系,打造了算力、算法、数据、知识、模型、场景六位一体的智能化服务装置。如今,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正以“天河天元大模型”为基础大模型,面向行业深度应用,进一步融合行业数据、知识以及专家经验,在医疗、政务、港口等垂直场景打造各种专业模型。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滨海新区创新平台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效果显著,各平台共取得52项技术突破。其中,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构建了微生物蛋白、健康糖等生物制造工艺和路线,已完成吨级或百吨级中试;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孵化企业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PDK,为全国首个标准器件库;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研制完成国内首款面向抑郁评估的情感脑机交互机器人系统“神工—神心”和新一代8通道脑电采集国产芯片“脑语者”。

从技术创新到产业焕新,通过这些成果的涌现可以看出,滨城创新平台已成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关键“助推器”。

厚植沃土滋养创新种子

今年3月,由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参与建设的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改造项目迎来竣工验收。如今,已经完成注册并入驻产业园的有艾斯拓康、恒翊药业等7家企业,储备项目30余个,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得到初步显现。

据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亚楼介绍,该产业园作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与经开区产发集团合作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科创园区,将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的探索和尝试。

突出平台优势,发挥集聚效应。如今,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不仅建有涵盖从药物早期发现到临床前研究药物开发的系列化专业技术平台,还下设了创新药械研发中心、药物分析测试中心、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中心、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基地、脑机智能创新中心等多个领先的技术平台。同时,研究院还积极探索“投资+孵化”创新培育模式,设立医脉产业基金、医脉种子基金,重点围绕智能医药、核酸药物、高端医疗器械、CXO、动保健康等专业细分领域进行项目投资。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0家科技型企业在这里实现了从孵化到成长的突破,其中不乏康希诺、丹娜生物、阿尔塔等优秀企业。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聚集企业,滨海新区积极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当下已有5家平台建立了产业园区,即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建立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建立天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天津科技大学建立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天津产业园区。去年,滨海新区各平台新引进孵化企业160家以上。与此同时,滨海新区的创新平台努力健全投资体系并设立基金,目前共有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3家平台设立了7只基金。随着人才引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各平台也已建立完善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用人机制和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在自主信创、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强科研人员梯队建设。此外,除了承担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项目,各平台还积极建立专业化转移转化机构,去年共设立技术转移机构7个,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建设的“中国合成生物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批复,科技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明晰“作战图”精准发力促发展

为推动滨海新区高标准开展重大创新平台成果产业化,让“作战图”变为“实景图”,滨海新区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创新转化能力、提升创新赋能能力等维度多管齐下。据介绍,区科技局在深入实施《关于滨海新区重大创新平台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2023—2027)》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三考合一”提级考核的指挥棒、度量衡、助推器作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同时,区科技局还将围绕自主信创、细胞和基因治疗、空天利用等领域,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航天五院加快建设“创新联合体”,形成“领军企业+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机制,组织需求与供给相互牵引的协同创新,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积极利用好金融“活水”,加快成果产业化进程,推动各开发区建立成果孵化、中试、产业化等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体系,通过政府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向重大创新平台中具有市场化前景的“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支持各开发区联合有条件的重大创新平台设立投资基金。此外,滨海新区还将以技术突破为引擎,促进新型工业化,即以重大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打造未来产业。

■ 记者手记

发挥创新平台优势

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焕新

从“天河灵枢大模型”的启动,到生物医药、智能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创新突破,滨海新区的每一处创新平台都不是“孤岛”,而是链接人才资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的桥梁,形成了良性的创新生态循环。记者在走访中深刻体会到,在这些实力强悍的创新平台的背后,是滨海新区对其战略地位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创新资源高效整合的不懈努力;滨海新区正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刃”,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优势,为科技创新与产业焕新开辟出新的前进路径。

来源:滨海发布公众号

微信号 :tjbhwx

滨海网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信滨海
网信滨海
传播天津滨海网信好声音
13460文章数 17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