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旅打仗极其野蛮,崇尚白刃冲锋,彭德怀得知后说出十字名言

分享至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集了15个国家的军队入侵朝鲜。

土耳其作为首批主要参战的国家之一,派出了一个旅,5000余名士兵抵达朝鲜。

土耳其人身上有着一部分“突厥”血统,所以这些士兵外表十分凶悍,胡须留得很长,身上除了传统作战中带有的枪支外,更是每人配备着一柄土耳其弯刀。

这让同行的“联合国军”其他士兵刮目相看,觉得他们战斗力很强。

在随后爆发的第二次战役中,土耳其旅在嘎日岭正式对上了志愿军114师,当时彭老总得知前线出现土耳其人,心中十分疑惑的问道:“这土耳其旅是何物?”

解方立马向彭老总回答:“他们有五千多人,属于联合国军,据说打仗极野蛮,崇尚白刃冲锋。”

彭老总戎马一生,遇敌无数,要说野蛮的敌人,那当属抗日战争中的日寇和解放战争中的西北马家军,这些敌人都是以心狠手辣和野蛮而出名,可不还是败在了自己手下?

对付野蛮的部队彭老总可以说自有一番心得,于是在了解土耳其旅后说出了一句十字名言。

那么,土耳其旅在朝鲜有着怎样的战斗经历?彭老总的十字名言又是什么?



一 土耳其旅“窝里横”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爆发。

在此次战役的西线战场,彭老总以梁兴初的38军为先锋,向着“联合国军”兵力薄弱的德川方向进行大规模迂回,部队的穿插目的地直指“联合国军”唯一退路,三所里。

只要志愿军能够抢占三所里,关好包围圈的大门,数万美军就会被团团围住。

为了预防我军的战略穿插,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紧急派遣“凶悍”的土耳其旅把守要地嘎日岭,试图堵住缺口,为“联合国军”的撤退寻找一条生路。

嘎日岭位于德川以西20余公里处,海拔600余米,这个地方是志愿军38军112和114师向军隅里、价川方向进攻的必经之地。

位于德川的南朝鲜伪军第7师被我军歼灭后,美军连忙将土耳其旅征调到沿价川到德川的公路去封堵缺口。



这个土耳其旅可来头不小,在跟随美军登陆朝鲜半岛的时候,土耳其士兵在釜山港下船。

这些土耳其士兵大多出生于高加索边界,好勇斗狠,就连吃饭也比平常的美军士兵多出许多,训练过程中更是毫无怜悯之心。

除了传统作战中带有的枪械以外,更是每个人配备着一柄土耳其弯刀,一看就不是善茬。

第一次战役的时候,土耳其旅还在朝鲜经历短暂的整训和换装,所以没有参战,现在他们被派往嘎日岭担任防御任务,将第一次正面与中国士兵作战,这让他们十分激动,一个个叫嚷着要把志愿军打垮,在他们心中,根本就没将我们的战士放在眼里。

土耳其旅在没有配备美军顾问和联络官的情况下就出发了,没过几个小时,美军指挥官就接到土耳其旅大获全胜的战报。

土耳其旅的指挥官声称,他们在11月27日登上嘎日岭,并建立了防线。



当天夜晚,他们在山下公路上遇到前来进攻的志愿军部队,土耳其旅的士兵认定这些黄皮肤、黑眼睛的士兵是中国人,在随后的交战中不仅守住了阵地,还以白刃格斗的方式赢得了战斗,抓获上百名俘虏。

美军指挥官听闻这一消息大喜过望,能俘虏“志愿军”上百人那可是个大胜利啊,这些土耳其人真是厉害!美军立刻派人去核实情况,想知道这些“被俘志愿军”属于哪支部队的,可等到美国人与这些所谓的志愿军“俘虏”交谈,才发现这几百人根本不是中国人,而是从前线败退下来的南朝鲜伪军士兵。

土耳其旅没有美军联络官,更没有和志愿军交过手,所以根本搞不清中国士兵和南朝鲜士兵的区别,只能靠着外表判断,却没想到朝鲜人和中国人同属亚洲血统,在外表上没什么区别,这才闹出来了个“乌龙事件”。

就这样,这些南朝鲜伪军从德川逃出来,本想着躲开了志愿军部队的攻击,能够活命,却栽在了自己人手里。

乌龙事件结束后,土耳其旅派了一个加强连的兵力据守在嘎日岭山垭口,其余部队则分散在嘎日岭后面的几处阵地,其中主力一部和炮兵部队驻扎在价川以东20公里外的阳站。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