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领导人,1957年只确定4位,周恩来、朱德看后不悦:要改

分享至

1957年8月1日,当时全国正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而我们的解放军报刊登了《八一起义》连环画,第一次正式介绍南昌起义。有意思的是,在介绍这场伟大的起义之时,针对南昌起义领导人的排名却出现了一定的疑问。

按照当时的讨论,提纲中的领导人排名为周恩来,朱德,贺龙和叶挺,仅仅只是安排出了4位。不过当时的解放军报社对此非常的慎重,他们立即将排名送给了周恩来审阅。

朱德当场表示顺序不对,自己的位置应该换一下周恩来看后也提了一个意见,在此次起义中,还有一人也做出了卓越贡献,绝不能将他给漏了。

一次小小的排名,再一次让我们回想起了当年南昌起义的风起云涌,那么当年那场起义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几位领导人的顺序到底应该如何排列呢?带着这些疑惑,让我们重温一下当年的激情岁月。

一、南昌起义前夕

1927年,对于共产党而言是生死攸关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国共合作打下了半壁江山,也正是在这一年“412政变”,“715反革命政变”相继爆发。一方面是空前的胜利,另一方面则是共产党人的生死危机。

据统计在1927年3月份,共产党人有6万多名,仅仅四个月左右就锐减到了不足一万人。

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共产党人该何去何从?中国的革命又将走向何方?

作为老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对此一直都有鲜明的看法,早在危机来临之初,他就已经提出:我党必须坚决前进,否则我方将会人心动摇,政权领导权将尽归右派之手。



这一立场鲜明地表明:我党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这是我党内部最早最明确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声音。

之后面临党的生死存亡,周恩来又明确地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从政治斗争转移到军事斗争上。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6月14日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周恩来提出三省救各省,东南讨蒋的方针

而且在这次会议中,周恩来提出要在湖南搞暴动。

随后在1927年7月12日,中央组织了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周恩来担任军事委员会书记,他明确提出:大批同志随国民革命军张发奎率领的第4军行动,但张发奎此人有可能被环境所逼反共,我党同志将会被一网打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党与其受人宰割,不如先发制人。

随后朱德传来重要情报,南昌守敌仅有6个团,不足万余人,而我方受共产党影响的部队人数多达2万余人。这一情报极大地鼓舞了中共中央,为起义定下了最重要的基调。



因此,我党决心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而这一次起义的核心部队,就是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以及叶挺率领的第11军和24师,甚至还有朱德领导的第3军军官教育团。

在决定起义以后,周恩来就必须要统划好起义所需要的准备,以及人员安排。

有意思的是,别看后来周恩来是一代伟人,但在当年他还比较年轻,不仅仅是他,整个中央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是非常缺乏的。因此当时如何安排人选,如何组织,对周恩来而言都是一个莫大考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