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他率全连二百多人投降越军,结局如何?

分享至

1979年三月初的一天,在靠近云南边境越南高平一带,春天早已在这里的原野和山林间留下了多情温柔的脚步。明媚的春光,带着春天特有的安宁与柔和,在山野处处,静静流淌。

到处都是正在繁盛发芽生长的各种植物,空气里飘散着白檀树翠绿枝叶间散发出的特有清香,大地上的一切,都静静充满着生机与希望。

在这样一个明媚温暖的春日,气宇轩昂走在高平省作战前线的150师448团的战士们,身着77式新军装,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中越边境线时,每个人都是无比激动喜悦的,他们的心,和这个春天一样,静静充满了希望,希望可以此去前线,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可是,彼时的他们,再也不会想到,此一去,非但没能杀敌报国,后来竟还因此背负一世骂名,终生抬不起头。

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一个名叫冯增敏的连长。

一、清剿残敌

事情还要从20世纪70年代说起。我国邻国越南,在70年代中期,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之后,开始逐渐走上反华、排华的错误道路。他们公开将我国视为头号敌人,不断武力侵扰我国边境地区。



忍无可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于1979年2月17日,开始针对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行径实施自卫反击。

3月16日,在完成预期作战目标后,我边防部队奉上级命令,陆续回国。



150师就是在此之前,军容一新、步伐整齐地齐刷刷开赴越南作战前线。不过,他们此去,并非作战,而是奉命清剿残敌,护送我边防部队顺利撤回国内。

当在中越边境,浩浩荡荡开赴越南前线的150师,与陆续撤回国内的从战场归来的战士们迎面而过时,150师战士们崭新的新式军装,整齐的步伐,人人脸上洋溢的奔赴战场的喜悦与激动,让沿路撤回国内的战士们,为之纷纷注目。

150师,隶属于第50军,由原来在辽沈战役时起义的滇军60军改编而来,抗美援朝的时候,曾在朝鲜战场立下赫赫战功。



其后,150师渐渐由作战主力部队转变为非主力部队。后来,因为六七十年代军费不足,已转变为非主力部队的150师,开始担负生产任务,以搞副业供养主力部队,慢慢远离了军事训练。

架桥、铺路、建营房,这一件件和军事训练毫无关系的各种生产任务,成为了150师的主要工作任务。

然而,前方战事紧迫,各大部队都在紧急扩编备战,150师也不例外。1978年底,原先6000多人的甲种师迅速扩编至11000人多的规模。



此次前方战事紧迫,各大部队都在紧急扩编备战,150师也不例外。1978年底,原先6000多人的甲种师迅速扩编至11000人多的规模。

由于战斗经验不足,150师由四川开赴前线,亦只是作为战区预备队来使用。眼见战争接近尾声,再也不愿失去为国征战沙场的150师,一再向上级请求,要前往越南战场,执行清扫战场,围剿残余越军的战斗任务。

因为想着150师新兵们实战机会太少,况且此时,激烈战斗早已过去,清剿越军残余势力,确实是新兵们一个难得的锻炼磨砺的机会,于是,前线指挥部最终同意了150师的请求。



就这样,150师448团,在一众战友的羡慕和内心深处无比兴奋激动的情绪中,身着崭新军装,手执锃亮枪械,斗志昂扬奔赴越南前线。

甫到战场,448团不负众望,自3月5日至3月10日,利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他们就顺利完成了清剿越军多股残余势力的战斗任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