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用好红色资源 跑出振兴加速度——江西井冈山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典型经验案例

0
分享至


【摘要】井冈山在中央彩票公益金的大力支持下,以井冈山精神为引领,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出了“做优红色旅游兴产业、秉承红色理念兴人才、弘扬红色精神兴文化、建设红色家园兴生态、打造红色堡垒兴组织” 的“五红五兴”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模式,跑出了具有井冈山特色的“红旅融合、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加速度。示范区建设后,新增就业人口3000余人,带动示范区内群众户均年增收8000元。

1

案例背景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登上井冈山,在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并留下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井冈山时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红色不仅是井冈山最鲜明的底色,更是井冈山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资源禀赋。2017年,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后,面对全面乡村振兴这张新的时代答卷,不忘初心、感恩奋进、接续奋斗,不断唱响红色井冈主旋律,在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中持续丰富井冈山精神新内涵。特别是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的支持下,井冈山以茅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红色资源为支撑,以五大振兴耦合联动为路径,探索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模式。


2

做法成效

(一)做优红色旅游兴产业。井冈山拥有宝贵的红色资源,巍巍五百里井冈,散落着一百多处革命旧址遗址,被称为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2021年以来,井冈山市充分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教育培训、红色研学等产业,走出一条以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一是全域铺开,做旺红色旅游。示范区坚持红色旅游全域化,利用分布在各村的红色资源,创造性地推出集培训、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红色培训+乡村旅游” 新业态,把“ 红色资源” 变成“发展优势” 。同时,加大文旅招商力度,引进3家有实力的企业落户示范区,撬动社会资本2.79亿元,发展民宿727间2876个床位,农家乐118家,形成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红色景点的红色全域旅游新格局。 二是全面融合,推动产业延链补链。示范区坚持将红色旅游与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和销售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延链补链,着力形成一二三产融合联动的乡村特色产业新业态。 三是全民共享,强化产业利益联结。完善“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区推进“一会两企三社” 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成立产业协会、村集体经济投资公司以及土地、资金和劳务合作社,将闲置的房屋、土地、山林等作价入股分红,把“不动产” 变成了来钱的“活资产” 。截至2022年底,示范区内有4个产业协会,村集体领办、创办、帮办各类合作社19个,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分享收益。


井冈山红色旅游点

(二)秉承红色理念兴人才。井冈山斗争时期,为持续壮大革命武装、积蓄革命力量,吸纳了袁文才、王佐等一大批本土人才进入革命队伍,通过步云山练兵、开展农民教育等方式培育一大批军事、经济、农业等方面的人才。新时期,井冈山延续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政策制定、人才培育、平台搭建等方面,不断壮大示范区人才队伍。 一是以策引才。在示范区建设中注重深化柔性引才机制,出台《井冈英才实施意见》等文件,启动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构建“校企地 ”三位一体引才模式,与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1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依托2个院士工作站,有针对性地招引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专业复合型人才20余名,帮助示范区建成陇上行度假村、鹭鸣湖景区、茶源古村民宿等各类乡村旅游、红色研学基地10余个,投资成立各类经济实地13家。 二是以需育才。在示范区大力开展“井冈工匠 ”培育工程,注重“双向” 培育,将在示范区建设中引入的县域人才中的种养能手、富带头人培育成党员或村级后备干部,将村党员干部培育成致富带头人,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 ”。 三是以能用才。聚焦乡村振兴需要,对示范区内200余名乡贤人才进行研判评估、建档入库,实现乡村人才工作室全覆盖,在有条件的村建设乡贤人才馆, 由村(社区)牵头成立人才乡贤联谊分会,发展会员200余人。


陇上行度假村

(三)弘扬红色精神兴文化。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井冈山注重传承和发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让示范区群众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一是丰富红色内涵,力求最完整。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依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井冈山精神研究会等平台,有序推进当地革命文物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一大批隐藏在村民的生产生活、村头巷尾之中的红色资源被挖掘出来,丰富了井冈山斗争史料。二是坚持红色资源引领,力求最有效。通过整合示范区项目资金和本地特色资源,创新打造了“红色讲习所 ”“乡村大讲堂 ” 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等宣讲平台40余个。三是强化红色教育,力求最广泛。有效整合示范区内各类宣讲资源,广泛开展井冈山精神宣讲活动,组建了井冈山精神宣讲团,成立了“小红军宣讲团 ”,各大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集市街头,将文化阵地向村民小组,向老百姓家门口延伸。

(四)建设红色家园兴生态。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井冈山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行了“文明积分银行 ”“红黑榜”等贯彻群众路线的创新做法,持续推进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点面结合,合理规划美丽乡村。分类编制h“特色村 ”“标准村”“整治村”的村点规划,以“六统·四联创”为抓手,每年在示范区安排30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实施沿线连片统一组织、统配定点、统管规划、统建项目、统筹资金、统揽管护推进。发挥示范区项目资金效益,全面开展以“ 四拆三清两改一管护” 为主要内容的“清洁村庄百日攻坚”,打造了全域全线串联的清净整洁示范带,成功迎接全国5G+长效管护现场会。二是梯次提升,打造全域红色风景。在示范区项目资金支持下,将茅坪村、大陇村、柏露村、长富桥村、古田村全部纳入“红色名村” 打造,按照“ 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 的要求,高标准推进“七改三网” 等基础设施建设,修缮茅坪旧居群等20余处国家级和省级旧居遗址,开辟大仓—古田—神山—坝上等13余条红色精品线路,逐步形成一个以示范区为中心,全山覆盖、全域循环的“红色综合体” 。三是激活动力,提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 的光荣革命传统,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建立红黑榜,曝光一批脏乱差典型,表扬一批先进代表,在比学赶超中营造“人人讲卫生、户户爱环境”的浓厚氛围。同时,组织环境“脏乱差”村点到示范村点参观学习,广泛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兑换激励机制”,群众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创建“美丽家庭”获得积分,再到指定地点兑换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五)打造红色堡垒兴组织。井冈山继承和发扬井冈山斗争时期“支部建在连上”等党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持续加强示范区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建强一辆“火车头”。2021年村“两委” 换届以来,茅坪村、马源村、大陇村、柏露村、长富桥村、古田村等示范区内6个村党支部均实现“一肩挑” ,发展党员11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8名。制定出台激励村干部的新时代担当作为“二十条”,激发村党组织和村“两委” 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柏露乡长富桥村党支部获评“全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 二是选优一批“领头羊”。通过实施学历提升、技能提升、政治素养提升和致富能手培养计划,选优培育村党支部书记41.2%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拥有大专以上学历,90%的村书记成为“双带” ,一批有思想、能带富、善治理的党组织带头人走上乡村振兴舞台。 三是蹚出一条“致富路 ”。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构建支部、公司和农户“三方得利” 利益共同体,推动村民从“站着看” 转变为“主动干” ,党支部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头雁效应” 不断释放。

3

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组织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井冈山实现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 充分运用党员干部的力量,下沉到脱贫攻坚的一线阵地上去。在示范区建设中,井冈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干部帮扶、群众共建的多元推进体系,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的能力,使其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示范区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发展态势。

(二)坚持井冈山精神赋能是乡村振兴最有力的动力源泉。伟大斗争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示范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始终坚守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的初心,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精神鼓舞人、用红色作风感召人、用红色故事激励人,引导党员群众不断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信念和力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让井冈山精神散发新时代光芒,成为井冈儿女投身乡村振兴战场的不竭动力。

(三)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最根本的目标引领。说一千,道一万,群众过上好日子是关键。示范区将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在产业振兴中,探索出以促进最广大群众共同富裕的“ 1+1+X”的共建共享模式;在生态振兴中,始终将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在人才振兴中,始终把提升本地群众致富技能作为重中之重;在文化振兴中,着力提振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在组织振兴中,全力打造一批真正能帮群众解难题、能带群众走上致富路的基层组织,努力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环境、城乡面貌、民生福祉“四个大提升 ”,实现“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

来 源: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乡村振兴
中国乡村振兴
由《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负责运营
9620文章数 158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