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咖观点汇总,畅谈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盛况回顾

0
分享至


出品|搜狐科技

运营编辑|王一晴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由搜狐主办的2024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激发智慧的深度碰撞,奔赴科技的星辰大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邬江兴剖析如何让AI安全向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畅想6G创新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建荣阐述如何“驯服”机器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从“中国天眼”到“宇宙触角”,探索宇宙运行新的基础原理;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博士、博士生导师贾阳讲解怎么去火星办奥运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普作家罗会仟现场演示室温超导小实验;清华大学为先书院院长、医学院教授洪波通过真实案例,说明脑机接口能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感觉的能力;资深芯片研究专家、《芯片简史》作者、文津图书奖得主汪波分析芯片是如何诞生并改变世界。

在AI圆桌环节,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北京智源研究院文澜团队成员卢志武,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以及境成资本管理合伙人、澳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向江旭,针对“奥本海默时刻”、大模型技术派与市场派之争和大模型该开源还是闭源等话题,展开激烈争辩。

峰会嘉宾在2024搜狐科技峰会上都带来精彩发言,现场金句频出,搜狐科技带你一文揽尽大咖精彩观点。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


我们现在都在说人工智能是大模型时代,大模型好像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大模型是AGI,但是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我赞成有一些比较冷静的科学家的认为,大模型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靠的是暴力计算。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邬江兴:


我在十年前提出了内生安全理论,已经成为中国学派的引领者。现在要关心的问题是AI的个性化问题,AI内生安全个性问题是当前AI应用推广中的最大障碍。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


6G网络要想实现信息服务,需要重大概念的突破,就是通信、感知、计算、AI等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应用。6G跟5G非常不一样,可能是一种革命而非改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建荣:


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空间、拟人化机器人三项技术交叉融合汇聚,将产生真正的颠覆性变化。颠覆到什么程度?有人预言将会产生“人类2.0”版本。是不是危言耸听?不是,因为人类的发展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的。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


目前讲开源或者闭源,源代码是开源,但数据开源的并不多。科技可以全部开源,但那样就没有动力去创新,为了有动力去创新,我们有专利制度,今后可能这是一个方向。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


从“中国天眼”到“宇宙触角”,要有更高的发现率,计算是在聚焦,但底层的逻辑都是用技术创新带来对宇宙新的发现,然后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融合,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能够找到宇宙运行新的基础原理。

️清华大学为先书院院长、医学院教授洪波:


医学上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脑机接口,比如盲人、聋人和瘫痪患者,脑机接口能帮助他们恢复运动感觉的能力。作为一项技术它不是科幻,已经变成实验室临床里的现实。

️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博士,博士生导师贾阳:


怎么去火星办奥运会?首先运动员出发坐一个小飞船,再和大飞船对接,刚开始大飞船高速自旋,感觉到的重力和地球一样。等到火星附近时让飞船转得慢一点,和火星的情况接近,这样到了火星不用安排他们调整直接可以参加比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


大模型只是动动口而已,说说话而已,可能会有幻觉。但是AI Agent需要采取行动,那么在缺乏对人类价值观伦理的充分理解和合规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当的有害行为。

️资深芯片研究专家、《芯片简史》作者、文津图书奖得主汪波:


芯片当时发明的出发点是为了降低成本,因为硅是来自于沙子,也是非常低廉的。摩尔定律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也是“成本最低”原则。贝尔实验室错失了这样重要的发明,因为他们过分谨慎,芯片早期的发展离不开外部行业包括航天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普作家罗会仟:


找到室温超导的科学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代表着人类有不断突破极限的能力,我们不知道一个超导材料看似像量子一样的东西居然室温就可以出现。室温超导是终极的梦想,只要大家心存梦想,不断努力,就一定会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北京智源研究院文澜团队成员卢志武:


现在是大模型时代,基本上是数据碾压一切,让普通的高校团队或者小的创业公司还有没有机会?小团队有机会,并不是大厂就说了算的。

️境成资本管理合伙人、澳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向江旭:


看到GPT4o最近几天的演示,那种多模态可以看可以听、看、说而且带情绪跟人交流,很难想象是跟机器人在交流,所以我觉得未来5-10年通用人工智很有可能实现。

️人工智能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委执行委员、搜狐视频关注流播主高庆一:


生成式AI是一项所有人都能够触手可及的技术,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安全挑战。但技术是无罪的,有罪的应该是错误使用技术的人性。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


AI的发展,我觉得中国占据了先机,当然还有实体行业还有制造业我觉得这是中国非常大的规模优势,学界、产业界都有很多的机会,我觉得不过分纠结于此时此刻点位。

️阿里云智能副总裁安筱鹏:


大模型是人类社会第25种通用目的技术,它掀起了三场重要革命:人机交互革命、认知协作革命和计算范式革命。它正在驱动一切智能硬件,并会重构一切软件系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团天体物理组组长苟利军:


在所有的探测星球中,最有希望的就是火星,但目前在火星和其它星球上都没有发现生命的迹象。不过,我们相信地外生命应该是存在的,所以搜寻还正在进行当中。

️蛟龙号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搜狐视频关注流播主唐立梅:


我点燃了很多人的梦想,长大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人生不设限,要勇于探索,无畏前行。感恩祖国和时代,成就科技女性,我们也积极努力地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长寿投资人、Bold Longevity Growth Fund基金联合创始人、XPRIZE基金会创新委员会成员、畅销书《年龄革命》作者谢尔盖·扬:


我们所有人都将参与到长寿革命当中,这将重新定义什么是人类。今天人类是生物结构,但从现在起的20年后,人类将被“改造”,它将是人和技术的结合,社会和监管都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搜狐科技
搜狐科技
搜狐科技官方账号
3943文章数 90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