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外婆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把她的人生经验讲给你听,在激荡飘摇的生活中,为你扬起帆,助你乘风破浪,痛快活一生。”
——作者 理微尘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是作者理微尘以对外婆的回忆为基础,写下的一段关于生活智慧和心灵成长的故事与启发。
初见书中的外婆,你会被她大胆的言行和前卫的思想所震撼。如此开明有趣的外婆并没有因时代的局限,让追求自我的声音泯灭,反而解开了禁锢“我”的大门,救“我”于成长的水火之中。
读完这本书,你会渴望像外婆一般活出不内耗的潇洒人生,也会想起同样爱你的老人家。
你有没有发现,常处于精神内耗的人,大多时候习惯把“自己”位列在被爱的末端,“爱自己”永远是斟满别人杯子后剩下的水。
对此,外婆的逻辑是“我很爱我自己,所以别人来爱我”,而不是“我很可怜,所以别人施舍给我爱”。
晚年的外婆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在身体恢复过程中容易胀气,需要多散步多排气。
一生讲究的外婆在公园散步时,自然而然地与别人交谈起自己的现状,交谈中如果突然来了“感觉”,便大方“说”出来,还温馨提示对方不要站在自己身后,避免“受伤”。这种松弛感不仅从没让外婆陷入内耗尴尬中,反而经常惹得对方开怀大笑。
心理学上有个“出丑效应”,指的是毫无忌讳暴露自己缺点的人,反而给人真实自然松弛的感觉,更讨人喜欢。
真正的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凡事先保证自己的生活不受影响,然后再去爱别人。不吃没必要的苦,才是对抗内耗最好的方式。
而在人际交往中,许多苦恼来自模糊不清的边界感,外婆从对己对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对待自己时,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爱别人必须先爱自己,否则无法守护爱的人。
外婆在年轻时受到多重变故,身体虚弱不堪,医生说她活不过40岁。
尽管当时生活不富裕,两个孩子经常饿肚子,但是为了保证自己可以活下来,外婆还是“独吞”了来之不易的牛奶。
因为如果外婆倒下,自己生前付出的全部都将付诸东流。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英俊的外公还是会续弦,自己的孩子会成为别人的孩子,自己亲手建立的家可能就不复存在。
正因为外婆有着长远的视角,所以她从不畏惧外界给她扣上“自私”的帽子,把爱自己放在首位,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在待人接物方面,她设立底线如有触碰,将毫不犹豫反击。
外婆80岁时,有两个穿着考究的富贵晚辈上门拜访外婆,对方两手空空,外婆并没有放心上,但是晚饭过后他们竟然私自打开外婆的酒柜,实在让人不悦。
对此,外婆没有正面爆发,而是换上破旧的衣服,拖着一个装满树枝的蛇皮袋亲自送他们去车站,说这是她给晚辈的母亲准备的治病礼物,引得来来往往无数人侧目。那两个富贵晚辈自然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从此不敢再与外婆来往。
外婆坚持“只吃一次亏”的原则:先相信对方,但只要确认对方不值得交往,就立刻远离。
人生需要建立起由内到外的原则,自己的利益需要自己去维护,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要用在自己和值得交往的人身上,这是人际交往中的经济学。
在《我的外婆,从不内耗》这本书里,有许多关于成长的参考答案。
作者理微尘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外婆的为人处世方法,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心理小故事,从认知觉醒、自我保护,身心发展、培养松弛感、人际交往五个方面来分享自己从一个90岁老人身上学到的心理智慧和人生哲理。
女孩应当温顺听话;妻子应该承担家务;妈妈应该兼顾家庭和工作;容貌焦虑也往往发生在女性身上……女性承受着更多的社会评判。
但是,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评判。女性不应该被局限于温顺听话的形象,她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声音,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妻子也不应该被认为是家务的承担者,家庭中的责任应该是共同承担的,丈夫和妻子应该平等地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妈妈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也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她们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社会期待和压力所束缚。
容貌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女性而言。社会对女性的外貌要求往往过于苛刻,这导致许多女性在追求完美外表的过程中产生焦虑和自卑感。然而,外貌并不是女性唯一的价值所在,她们应该被尊重和认可,不应该被评判和定义。女性应该被看作是有智慧、有能力和有价值的个体,她们应该被给予平等的机会和权利,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价值。只有当社会对女性的评判和期待发生改变,女性才能真正获得平等和尊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