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前言
"秦始皇为何把“寡人”改成“朕”,把“朕”字拆开看,你就懂了!这位统一六国的帝王究竟在文字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奥秘?
一、先秦君主的自我称谓:从“予一人”到“称孤道寡”
在上古时期,君主们常以“予一人”来称呼自己,这一称号强调了君主地位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正如《礼记》中所云:“所以大帝曰一者,以其独也。”
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年代,人们更加重视大地的单一性。正如天上唯有一轮太阳,大地上也只能有一个真正的主宰。这“一”字,体现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也预示着君主必然孤独、唯我独尊的政治属性。
随着商周时期的发展,君主地位的神圣性被进一步强化。他们不再仅仅是部族首领,而要成为连接天地、转运阴阳的中枢。于是,“予一人”的自称也变得过于直白,失去了必要的神秘感。
取而代之的是“孤”“寡人”的双重自称。“孤”意为失去父母,形单影只;“寡人”中的“寡”,意为独处,无人相依。二者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高深孤寂的图景,正符合君主崇高圣洁的形象。
不仅如此,这种清高脱俗的孤立感,也强调了君主独特的政治属性:他高于常人,度外物外;他集政治、军事、宗教大权于一身,权力无边无际;他位高不可侵犯,责任非常人可以想象......正是这层层意蕴构成了“称孤道寡”的内在张力。
于是,从商周到春秋战国,“称孤道寡”成为了君主最常见的自我称谓。它体现着君主的至高无上地位,也蕴含着中国古代特有的“威权型”政体特征。
然而,“孤寡”的含义并不总是被历代君主所理解。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他们仅将其视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而未真正追求其背后所蕴含的君主形象。
当政者的私心与爱憎也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权臣掣肘朝政、君主专横跋扈的历史更是数不胜数。“亲亲贵贵,疏疏寒门”,这已成为当权者们默认遵循的政治规则。
可见,尽管“寡人”在名义上的意义深邃,但真正将这一内蕴付诸实践的并不多见。有心者遵循之,无心者漠视之,这便是这一独特自称的隐忧。
二、东周诸侯称王泛滥,“寡人”大贬值
然而好景不长。在东周之世,因为王室衰微,诸侯势力抬头,越来越多的诸侯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君。他们照例也要自称“孤”“寡人”,以示正统。
这样一来,“寡人”的称号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稀缺性和独特尊贵感。到了战国时期,各路霸主更是争相称王称帝。原本价值连城的头衔,现在已经一文不值了。
对一个极其重视权力与地位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无法容忍的。更何况,他还有着要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雄心壮志。
我们不妨细细品味一番,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政治场景:战国初期,楚国的霸主身份尚在。然而,其矜贵的“孤”“寡人”自称,也开始受到旁系诸侯的模仿与冒犯。韩、赵、魏等国,不过小小的藩臣,也开始自称孤寡与楚国平起平坐。
繁盛一时的齐国,曾以轻裘缓带、风流才子的形象闻名天下。然而到了战国中期,其国力已日益衰微。这时,即便是后起之秦也敢同其反目,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曾几何时,西周分封的诸侯们还唯唯诺诺于王室,朝贡入贡,规规矩矩称臣自居。到了战国末年,天下已无王法,诸侯称王称帝者如过江之鲫,遍地开花。
在这无比混乱的背景下,中原诸侯无不危若累卵。而一心要实现大一统梦想的秦国,更是难以忍受这般胡乱窃国之风。
政治权力的涣散无序,势必会造成对秦始皇日后称帝的心理障碍。这也是我们在分析这段历史时,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角度。
三、秦始皇称帝:改“寡人”为“朕”,显示至高无上的权势
公元前221年,嬴政消灭了最后一个对手齐国,正式建立秦朝,自封为帝。“嬴政”这名字也正式画上了句号,取而代之的是“秦始皇”。
在其统治的头几年,他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除了测量山川、统一文字单位,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他废除了“寡人”的自称,改为了“朕”。
这一举动意味深长。“朕”本是先秦时期的一种人称代词,其小篆字形描绘了人们为帝王举火照明的场景。它或许在秦国就有作为王室自称的传统,但远不及“寡人”那般世代相承。
那么,秦始皇为何要舍近求远,抛弃“寡人”而据“朕”为专属呢?首先,这是他彰显皇权,确立君主至高地位的需要。
改“寡人”为“朕”,正显示了他的权势已经远超过所有先秦诸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打破了所有的历史惯例,也消除了和别的诸侯国君自称上的相似和重复。
这就好比一个小商贩突然成为了世界首富。他必然会抛弃过往的渴露生活,住进高级豪宅,身着名牌西服,开豪车游街,以昭示自己与往日的不同。
秦始皇改朕,正有此意!其次,这也体现了他要打破先秦以来地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帝国的决心。如果连称号都和别的诸侯雷同的话,又如何能彰显天下唯一共主的地位呢?
这就好比一个小区业主宣布要收购全居民的房子,成立一个占地万亩的超级乐园。这时,怎会甘心跟其他业主用同样的头衔与称呼呢?那只会严重削弱他魄力与气势!
再则,“朕”这一字面看似平常,实则高雅脱俗,很符合他一统六国后的身份。它既起到了昭示地位的作用,又不会像“寡人”那样落入俗套。正应了他力图在各个方面显示自己不同凡响的个性。
这就如同一个普通人忽然出任世界500强公司的CEO。他不能再沿用过去朴实无华的打扮,而要根据职位与形象的要求,选一身高定西服,佩戴名表,开豪车上下班,以显示身份的变化。
不仅如此,从内在含义上说,“朕”显然也更契合秦始皇的个人品性。“寡人”所体现的高深幽远与清心寡欲,与他进取心极强、野心勃勃的个性相去甚远。他渴望的那种视天下为私产,建立子孙万世一系统治的盛世愿景,与“孤立无依”的“寡人”之称显然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