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绪独爱的珍妃,却被慈禧扔井里淹死,一年半后才被打捞上来

分享至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临走前一天的下午,慈禧午睡醒来后,径直走出乐寿堂。到了西边的廊子中间时,慈禧对跟随的宫女说:“你们不用伺候。”随后慈禧独自走进了颐和轩。



颐和轩里,慈禧心腹太监崔玉贵带着珍妃早已等候多时。珍妃见慈禧进来,连忙跪下行礼。慈禧沉默一会才说:“洋人要进城了,你年纪轻,万一受到屈辱,那就对不起列祖列宗。”

珍妃听完后不卑不亢地回道:“我从来没有给祖宗丢人。”

慈禧不耐烦地说:“我们要避一避,不能带你走。”

珍妃说:“您要走可以,但皇上不能走。”

慈禧听后勃然大怒:“死到临头了,还敢一派胡言。”

珍妃不甘示弱:“我没有死罪,我要见皇上。”

慈禧脸色一沉,立即命崔玉贵和另一个太监把珍妃推到了贞顺门内的井里。

临死前,珍妃大声喊着“我要见皇上”,但最终光绪也没能出现。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直到1902年1月,慈禧和光绪才回到北京。珍妃虽然曾被打入冷宫,但她毕竟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为了安抚光绪,慈禧只得谎称珍妃是怕八国联军进京后,自己被洋人侮辱,这才投井自杀。

慈禧安排珍妃的娘家人来打捞遗体,过了一年多,当珍妃的遗体被打捞出来时,已经面目全非,一条腿还蜷曲着。珍妃的弟弟志锜看着姐姐的惨状,流着泪把姐姐的腿捋直了。



随后,珍妃被追封为珍贵妃,但这也只是口头上的荣誉,最后慈禧还是把她葬在了西直门外的宫女墓地。

有人说珍妃曾大力支持光绪帝“戊戌变法”,她有安邦救国之志,也有辅助明君之才。因此,许多人痛恨慈禧的谋杀行为,为珍妃惋惜,也为光绪惋惜。

事实上,珍妃刚入宫的时候,曾深得慈禧喜爱,为何短短10年,慈禧就对她痛下杀手呢?难道仅仅因为那千年不变的“婆媳矛盾”吗?一起走百年前的那段历史。

1、13岁入宫宠冠后宫,深得慈禧喜爱

1889年,19岁的光绪到了适婚年龄,在慈禧的授意下,光绪娶了自己弟弟的女儿为皇后,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同时,光绪又纳户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分别为“瑾嫔”和“珍嫔”。

“珍嫔”就是后来的珍妃,入宫这一年,她年仅13岁。珍妃和姐姐从小在广州的伯父家长大,接触了许多先进的思想。此外,伯父还专门为两姐妹请了一名老师。

13岁的珍妃思维活跃,琴棋书画皆精,又来自开放的广州。当时的大清内忧外患,光绪本就有师夷长技的想法,不自觉地就被珍妃吸引了,独宠她一人。



就连向来古板的慈禧也对珍妃颇有好感,并希望把珍妃培养成自己人,借由她去进一步控制及影响光绪。

有一段时间,慈禧专门让才女缪嘉惠做珍妃的书画老师,以提高她的书画水平。那时,慈禧赐给群臣的字,都是由珍妃代劳的。不仅如此,珍妃还曾替隆裕皇后主持过继嗣典礼。1894年,年仅18岁的珍嫔,晋升为珍妃。

丈夫对自己宠爱有加,婆婆又很喜欢自己,按照这个套路发展,珍妃的一生定会相当顺遂,可事与愿违,很快珍妃就和慈禧结怨了。

2、珍妃恃宠而骄,婆媳关系恶化

珍妃虽然聪明活泼,可她不懂宫里复杂的权力布局,以为有了皇帝的宠爱就能肆无忌惮。

比如说,慈禧认为从西方传进来的拍照是一种妖术,可珍妃不仅买了相机,还在宫里随便拍照。

此外,慈禧最注重妃嫔的贞洁,珍妃却喜欢穿着男装在宫里走动。再加上珍妃无法按照慈禧的意愿去影响光绪,久而久之,慈禧对珍妃的好感被消磨殆尽。但两人关系的恶化还是珍妃咎由自取的。



珍妃出生于满族权贵家庭,从小锦衣玉食,进宫后花钱仍旧大手大脚。当时后妃们每月用度,都是配额供给的,皇后是每年一千两,“妃”是三百两。三百两银子,按道理是够花的。但珍妃生性大方,打赏下人出手阔绰,再加上她喜欢照相等各种西洋玩意儿,钱就不够花了。

一开始,珍妃想方设法向姐姐瑾妃借钱,还主动问光绪要钱。一次,光绪用国库的珍珠、翡翠制作了一件珍珠旗袍送给珍妃。珍妃开心地穿着衣服在花园散步,正好碰上了慈禧。

慈禧大声呵斥:“我都舍不得用这么多珍珠,来人,把她的衣服给我扒了。”

珍妃吓得立马跪下请罪,即便如此,慈禧还是叫太监把旗袍扒了下来,甚至还打了珍妃30竹竿子。

甲午战争期间,巨大的战争成本压得大清朝喘不过气,后宫便开始缩减开支。这下,珍妃的收入就更少了。珍妃为了创收,竟然开始卖官。并且还组织了一条“买官——卖官”的产业链。

其堂兄志锐负责联系买主,珍妃就负责给光绪吹枕边风。在尝到甜头后,珍妃的胆子越来越大,买卖的官职也从县官上升为道台知府。

一次,珍妃收了4万两白银,把四川的一个官衔卖给一个叫做玉铭的人。地方官员上任前要进宫面圣,接受皇帝的关怀,这一关怀就出事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