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古代很多人出将入相、文武双全!而为何后世这样的人却越来越少?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古代历史上,许多人物不仅能领兵打仗,驰骋沙场,还能在朝堂上运筹帷幄,出将入相、文武双全。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样的全才却越来越罕见。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

是社会结构的变迁,教育体系的转变,还是个人价值观的改变?每一位出将入相的传奇人物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惊叹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风云人物的辉煌岁月,探讨为何后世再难见到他们的风采,揭开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秘密。



"文"与"武"的含义

从古至今,文武双全的人才辈出,誉满天下。比如三国时期那才华横溢的霸王曹操,其文采伟业虽然后世赞誉有加,但当时却常被视作"无学问"的俗人。

而后来的诸葛亮,更是以智谋征服了无数敌将,却也笔锋如电,声名远扬。这些人不仅身具过人的武勇,更能运筹帷幄、谋划远虑,可谓文武双全的典范。



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文武双全?这一问题本身就蕴含了不少的玄机。在东汉时期,大儒们普遍认为所谓的"文"即是对经典的精湛研习和注释能力,而并非单纯的文采。

曹操虽然留下了诗词佳作,但在当时不免被视为"无学问"。可见,"文"的定义在不同时代有了微妙的变化。



再说"武",有的人认为就是个人的武力和战斗力,如同霸王项羽那般无人能敌。但也有人如诸葛亮一般,虽然并非身怀绝技,却能谋略万千,运筹帷幄,为国家翻云覆雨。二者都可谓"武",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可见,所谓的文武双全,不仅仅是对"文"和"武"的简单掌握,更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与融洽。一个人可以在文学上造诣颇深,但若连基本的战术常识都缺失,也难称得上是文武双全。反之,纵然身手敏捷,却连一首登对的诗都写不出,同样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古代的文武并重

在古代的儒家思想中,所谓的"六艺"概括了一个人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其中既有书法、音乐等"文"的修习,也包括了射箭、驾车等"武"的训练。可见在古人眼中,文武并重乃是一种理想的人格修养。

事实上,在东汉时期,不少大儒就曾经向皇帝提议,增加军事学的学习内容,担心后世读书人只会死读书,而对兵法一窍不通。可见当时的文人并未像后世那般,将"文"与"武"划分得如此泾渭分明。

这种全面发展的理念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诚如前文所述,曹操在年轻时期就常被视为"无学问",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不擅长那些经典注释而已。而在实际的文化修养上,曹操无疑也是博学多才的。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广义的"文武双全"还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科举制度的兴起

但这种理想局面,到了宋朝之后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就是科举制度的兴起。科举制度确立之后,考试内容与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原先儒家经典中涉及的军事知识,在科举考试中逐渐被边缘化。相反,对于四书五经的精深理解和标准化的文章写作,反而成为了考试的重点。

这种变化,势必会影响到应考者的学习取向。毕竟,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基于实际需求的。既然科举考试不再涉及武学,那么绝大部分应考者自然也不会把精力放在这一块。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人和武将的界限也越发明确。正如前文所述,在宋朝之后,文官和武将的界限就变得泾渭分明,很难再有人兼备两者。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宋代之前的很多文人,都曾经接受过一定的武学训练。比如东汉时期的大儒纷纷建议增加军事内容的学习,可见他们并未完全将"文"与"武"对立起来。但到了宋朝以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逆转。



科举制度的影响

事实上,科举制度的影响不止于此。它还造成了一种"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人们更容易产生一种对武学的轻视情绪,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文武之间的隔阂。

对此,我们不妨以明朝的两位大儒-于谦和王阳明为例。两人无疑都堪称文武双全,但在个人武力方面,他们显然都不如当时一些军功赫赫的武将。这就说明,即便在明朝这样的文治时代,能够真正做到文武并重的人物,依然是凤毛麟角。



那么,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承认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要想在文化和武学两方面都有所建树,无疑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者,随着社会的变迁,文人和武将的职责也明确分工了。以前,即便是大儒,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但到了后来,这种全面发展的理念已经被遗忘,文人们更多地专注于经典学习和文章写作,而武将们也更专注于军事技能的修习。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不同时代对于"文武双全"的定义也并非完全一致。比如在东汉时期,"文"的内涵主要指对经典的精湛研习,而后来则更多地被理解为文采出众。这种定义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于古今文武双全之士的认知。



明清时期的文武双全

尽管在宋朝之后,文武之间的界限越发清晰,但也依然有一些杰出人物能够突破这种桎梏,实现真正的文武并重。

比如明朝的岳飞,他兼具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文化修养,不仅带兵打敌如神,而且笔锋如刀,诗文俱佳。这种文武双全的表现,直接决定了明代国运的向好。

又如同时期的于谦和王阳明,二人虽然不擅长肉搏,但在经学和文学造诣上却堪称大儒。而在军事决策和战略规划上,二人更是出神入化,可谓文武双全的典范。



之所以在明清时期依然能够出现这样的文武双全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并未完全摒弃武学的地位。相反,他们甚至还主动鼓励文人学习军事知识,以求在必要时刻能够统帅军队。

于是,即便在这个文治为主的时代,依然有一些人才能够兼擅文武。只不过,相比之前,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之又少。



现代社会的变迁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文武双全的人才就更加少见了。这其中,除了前述的种种原因之外,现代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各个领域的知识日益深化和专门化。要想在某一个领域真正出类拔萃,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做到事业有成,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最大的目标。

在这种环境下,像曹操、诸葛亮那样的"全才"自然就更加罕见了。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真正做到文武双全,几乎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何况,现代社会的分工已经非常明确,文人和武将的界限也更加清晰。大多数人要么选择从事文职工作,要么选择从事武职。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难以出现兼备两种才能的全能型人物。

这也让我们不禁要问,在当下这个社会,是否还存在着真正的文武双全之士呢?抑或说,这样的人物终将只存在于那些久负盛名的历史故事之中?



一线生机

事实上,即使在当代,仍然有一些少数人能够在文武两方面取得非凡成就。比如前些年去世的著名军事家刘志丹,他不仅对军事理论有着透彻的研究,还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但在文学艺术方面,他同样有着出众的造诣,曾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

又比如当下同样活跃于军事和文化两个领域的崔永元,他既是一位军事专家,又是一位颇有文采的新闻学家。在他的笔下,不仅能看到对军事问题的深刻见解,也能感受到对人文关怀的兼顾。



这样的人物也许并不多见,但依然能说明,在变迁的时代中,文武双全依然不是一种绝望的理想。相反,只要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决心,这样的全能型人物依然有可能出现。

这也让我们庆幸,历史并非完全线性的演进。即使在如今这个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依然有少数人能够突破藩篱,实现真正的文武双全。这或许意味着,这个世界并非一成不变,我们依然可以期待未来会出现更多杰出的文武双全之才。



结语

所谓文武双全,从来都不是一种简单的拥有。它不仅需要突出的天赋,更需要持续的奋斗和不懈的追求。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或许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

但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勇气,文武双全依然不是一种绝望的幻想。正如我们所见,即便在当下这个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依然有少数人能够在文化和武学两个领域皆有建树。

这无疑给了我们一线生机,也让我们相信,只要敢于追求,伟大的文武双全之士依然会在未来的时空中绽放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你经常去同一家饭店吃饭,和店老板熟悉起来后产生的一些默契

当你经常去同一家饭店吃饭,和店老板熟悉起来后产生的一些默契

新动察
2024-06-16 11:49:10
苏纳克骨子里还是流淌着三哥的血脉,突然明白为啥不让韩国参会了

苏纳克骨子里还是流淌着三哥的血脉,突然明白为啥不让韩国参会了

芯怡飞
2024-06-17 00:25:38
突发!福建武平县中赤镇求救,整个村通讯中断,整个镇都泡在水里

突发!福建武平县中赤镇求救,整个村通讯中断,整个镇都泡在水里

火山诗话
2024-06-17 06:33:17
智利正式申请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智利正式申请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界面新闻
2024-06-16 07:10:30
北大吴谢宇弑母通灵记录:通灵人自曝与其交流,得知弑母真实动机

北大吴谢宇弑母通灵记录:通灵人自曝与其交流,得知弑母真实动机

古今档案
2024-05-29 18:42:08
新能源车下乡正式启动

新能源车下乡正式启动

电动知家
2024-06-15 13:27:45
二手房太难卖了,某一线城市从1000万降至520万都卖不出去

二手房太难卖了,某一线城市从1000万降至520万都卖不出去

有事问彭叔
2024-06-14 15:16:44
以色列把真主党的2号领导送“走”了

以色列把真主党的2号领导送“走”了

近距离
2024-06-14 19:28:25
毛主席的命令:除大将外,从上将到少校,明年和我一起横渡长江!

毛主席的命令:除大将外,从上将到少校,明年和我一起横渡长江!

陈冠任
2024-06-16 09:02:20
NBA官方更新FMVP排行榜!凯尔特人占据三席,最终归属已有答案

NBA官方更新FMVP排行榜!凯尔特人占据三席,最终归属已有答案

奕辰说球
2024-06-17 11:00:15
姜萍表叔说了一句大实话!以她的家庭学技术更好,上大学未必圆梦

姜萍表叔说了一句大实话!以她的家庭学技术更好,上大学未必圆梦

快乐娱文
2024-06-17 10:33:50
美媒:美国中央司令部宣布,已成功摧毁7台雷达

美媒:美国中央司令部宣布,已成功摧毁7台雷达

新时光点滴
2024-06-17 07:52:17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百晓史
2024-06-02 09:09:36
马英九办公室:赖清德倾向寻求战争

马英九办公室:赖清德倾向寻求战争

直新闻
2024-06-16 19:58:35
白酒为什么不能冰镇之后喝?网友:在医院门口喝都赶不上趟

白酒为什么不能冰镇之后喝?网友:在医院门口喝都赶不上趟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15 14:31:42
中国经济巨大成就的背后:有两个痛点,是什么痛点?

中国经济巨大成就的背后:有两个痛点,是什么痛点?

永不出场的戈多
2024-06-15 07:58:52
笑不活了,新加坡门将桑尼来上海了,我却笑死在网友评论区里

笑不活了,新加坡门将桑尼来上海了,我却笑死在网友评论区里

小豆豆赛事
2024-06-16 23:31:49
真核退役皇马因祸得福,德布劳内告别曼城,冲击金球,与瓜帅闹翻

真核退役皇马因祸得福,德布劳内告别曼城,冲击金球,与瓜帅闹翻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4-06-16 18:10:20
广州市最大城中村,市政府却不敢拆?原因其实是房价高得离谱!

广州市最大城中村,市政府却不敢拆?原因其实是房价高得离谱!

林子说事
2024-06-17 07:15:09
姆巴佩:我不会去参加奥运会 皇马的立场很明确

姆巴佩:我不会去参加奥运会 皇马的立场很明确

雷速体育
2024-06-17 10:26:10
2024-06-17 13:36:49
钟裹杂谈历史
钟裹杂谈历史
资深历史学者
1040文章数 2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手机
亲子
家居

夏季流行浅色系穿搭,这些技巧你要学会

教育要闻

【买大送小】九九乘法除法口诀表小学一二三年级算术99口诀卡天天练

手机要闻

一加冰川电池沟通会官宣!定档6月20日 锂电宁王助阵

亲子要闻

终于能抱动妹妹了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