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刑前喊冤不被重视,执行死刑被补枪,呼格吉勒图被捕后的62天

分享至

“呼格吉勒图案”,是近三十年来影响最大的冤假错案之一。

1996年6月10日,18岁的呼格吉勒图因流氓罪、故意杀人罪,被执行了死刑。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法院宣布:呼格吉勒图无罪。

十八年的沉冤昭雪,但来得太迟了。

“呼格吉勒图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呼格吉勒图被捕后又经历了什么呢?



厕所命案

1996年,呼格吉勒图只有18岁,是呼和浩特卷烟厂的工人。

4月9日晚上,他和工友闫峰一起出去吃饭,一人喝了一个口杯的白酒。

闫峰和呼格吉勒图是工友也是朋友,他们同时进的卷烟厂,在同一个车间工作。

早晚两班倒的工作,枯燥,但也简单。

检查切好的卷烟有无残次,没问题的就放进生铁兜里,拉到包装车间。

那天他们上的是晚班,也就是下午3:30到凌晨12:00,所以吃完饭后他们还要回车间干活。



但是烟厂规定,上班时间是不能喝酒的,闫峰就说得买个口香糖,至少能遮一遮嘴里的酒气。

于是二人在厂子门口分别,闫峰先回了车间,呼格吉勒图去买口香糖。

小卖店离得不远,呼格吉勒图来去应该很快才对。

但是那天他刚巧没带家门钥匙,毕竟是晚班,没钥匙的话,回家时肯定会打扰家人睡觉。

所以在路过毛纺厂的家属区时,他又回了一趟家去取钥匙。

回来路上他突然想要上厕所,就去了家属区旁边的公厕。

可一进去,呼格吉勒图就听到了隔壁有女人喊叫的声音。



他下意识地想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但毕竟是女厕所,他也不敢贸然闯进去。

不一会儿,喊叫声停了,女厕所很久也没有动静。

他走进去一看,只见厕所蹲坑的隔档上,有一个女人正仰躺在那里。

呼格吉勒图吓了一跳,转身就跑了出来。

回到车间时,呼格吉勒图一言不发,扔下两颗糖给闫峰后,就走向了自己的机床。

但没过几分钟,他又折回到闫峰的机床前:“你跟我出去一趟。”

闫峰一愣,问:“怎么了?”

呼格吉勒图表情很难看:“出事了。”

闫峰没多想就跟着走了,直到走到公共厕所附近,呼格吉勒图才把刚才的经过讲了一遍。



他刚才一时不知所措,这才魂不守舍地回到了厂里,可冷静下来又觉得这样不对。

他猜测那个女人很可能已经死了,但是还不确定,因此叫闫峰和他一起去看看。

而且自己遇到了这种事,要是装作没看见的话,也不会安心。

来到女厕所门口,闫峰先是朝里面喊了两声,没听到动静,这才往里面走。

两人壮着胆子走近去看,又拿出打火机来照亮。

结果就看见那个女人仰面躺着,头倒垂进蹲坑里,看不见脸,下半身还赤裸着。

两人吓得转身就跑。



跑到治安岗亭时,闫峰拦了呼格吉勒图一下,劝他先回去再说,但他仍是坚持要报案。

呼格吉勒图带着警察去了女厕所,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犯罪嫌疑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