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49年胡勾结青、宁二马欲反扑西安,彭德怀为何决定先打胡宗南?

0
分享至



1949年7月6日,咸阳,第18兵团司令部,一场紧急前委扩大会议在彭德怀的主持下召开。当时彭德怀任中共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出席会议的还有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

此时本已逃窜的胡宗南,在接到蒋介石电令后,不得不改变原准备逃往汉中的部署,转而勾结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不惜全力,组织了20余万人,分三路大军东进,企图一举攻占咸阳,进而对西安实施联合反扑。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发出进军命令

面对来势汹汹的胡、马联合军,彭德怀心里明白,与胡、马的首次较量已避无可避,必须有一场面对面的硬碰硬。但鉴于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只占相对优势,要想一口把胡、马主力消灭吃掉是困难的,所以必须把对方分割开来,区别先后,集中力量,各个歼灭。

会议上,彭德怀将中央军委的作战意图以及自己的想法做了详细的述说,随后发动扶眉战役的决定形成,总的作战方针定为:钳马打胡,先胡后马。

那么为什么彭德怀决定先打胡宗南呢?扶眉战役的最终结果如何呢?

▶破败的蒋家王朝

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自诩全军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迅速土崩瓦解,向南逃窜。硝烟裹挟中的蒋家王朝,在接连的失败中走向穷途末路。4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出了“宜将剩勇追穷寇”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更是为蒋家王朝敲响了加速的丧钟。



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4月21日,人民解放军二野、三野发起了渡江战役,在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了蒋介石煞费苦心部署的长江天险防线,向着南京挺进。4月23日,五星红旗插上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

长江防线被攻破,华中“剿总”白崇禧见势不妙,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率领部下不战而退,先退守湘中,后撤到湘南,最后急呼呼奔回他的老巢广西。

紧随其后的是林将军率领的第四野战军的40万大军,一路追击,一路横扫。长江以南地区的完全解放已指日可待。

此时的蒋介石,从南京退到上海,从上海退到广东......他心里清楚,华南地区的翻盘已经没有希望了,但他又不甘心将曾经的地盘拱手相让,俯首称败。他的目光转向了西北地区,因为那里还有40万国民党军队,还有骄横、贪婪和残忍的马步芳、马鸿逵等。

“也许翻盘的机会就在西北。”蒋介石心里想到。

▶西安解放

当蒋介石把充满期盼的目光投向西北这块苍凉而又辽阔的土地上时,掌控全局的毛主席早已关注到这里。

1949年2月1日,《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颁布,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此前,彭德怀已经上报中央军委,在西北对胡宗南部发动“春季攻势”。

2月12日,一道急电从北京发往第一野战军的指挥部。在电报中,毛主席要彭德怀“2月28日前必须到达中央”,出席七届二中全会。“春季攻势”改由第一野战军副张宗逊、赵寿山等人负责指挥。2月18日,一野在张宗逊的指挥下,挥师南下,发动春季攻势。



“春季攻势”形势图

毛主席之所以要求彭德怀宁可放弃“春季攻势”的指挥也要回京参会,一是因为七届二中全会的重要性,二是因为他重视信任彭德怀,三是因为关于西北战场有很多事情需要当面沟通,因为毛主席的关注点已不再只有“西安”。

七届二中全会后,彭德怀受命前往太原前线,协助病重的徐向前攻打太原。4月24日,太原战役胜利结束。4月25日,毛主席就致电徐向前及彭德怀:“18及19兵团改隶第一野战军建制,尔后行动整训及补给等统听彭德怀同志指挥。”

太原解放的消息一传到胡宗南的耳朵里,他就意识到大事不妙:解放军很有可能要往西北调遣大军,扩充第一野战军来解决西北问题。4月26日、27日胡宗南开始下令其主力部队开始向西南方向撤退,从而形成了跨泾河、渭河,包守西安的弧形防御地带。

第一野战军按照预定计划立即对胡宗南部展开追击。5月初,彭德怀回到陕西,随即指挥对古都西安的解放战斗。5月17日,第一野战军第六军接到解放西安的命令,连夜战前动员,整装待发。5月18日下午,部队出发,急行军抵达咸阳,5月19日打下咸阳城。

5月20日拂晓,第六军在军长罗元发的率领下,强渡渭河,向敌人发起进攻。本以为会遇到激烈反抗,没想到5月17日,胡宗南便率部西撤,把主力撤到秦岭以南,留守西安的任务交给了17军以及西安的地方武装。



第一野战军六军指战员强渡渭河

上午11时,解放军进攻到西安西门,随即展开攻城战斗。上午12时,五星红旗便飘扬在钟楼楼顶,到下午2时,古都西安就完全被解放军控制,西安解放。

▶心惊胆颤的青、宁二马

古城西安的解放,对胡宗南及蒋介石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对于第一野战军来说,西安解放为后续大兵团作战所需物资及运输的保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时,为解决西北问题而从太原战场调来的第18、19兵团西渡黄河,相继入陕。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逼近宝鸡,以势不可挡的气概直冲马步芳、马鸿逵盘踞多年的甘肃、宁夏和青海。

【马步芳】



马步芳

字子香,回族,甘肃临夏人。他是中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军阀马家军的重要人物,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马步芳曾担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参与过多次军事行动,包括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和参与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反共内战。

【马鸿逵】



马鸿逵

字少云,小名三元,回族,甘肃河州人。他是宁夏的军阀,国民党西北军高级将领,先依附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马鸿逵集团在西北地区实行了残酷的封建统治,与解放军有过多次对抗。1949年9月底马鸿逵逃到台湾。

听闻第一野战军进军的消息,青、宁二马顿时心惊胆颤,因为在此前他们都曾对红军犯下过滔天罪行。为了不使自己孤立和被歼,他们想到了妙招:拖住南逃的胡宗南,将三人拴在一条绳上。

此时的蒋介石正在为丢掉西安的胡宗南而恼怒不已,一份马步芳的急电摆在了他的面前。电报中马步芳承诺,只要胡宗南不撤退,与他们配合,他保证夺回西安,保住陕西。这份电报就像一阵强心剂,瞬间让蒋介石精神大振。于是一道急电飞向胡宗南,命令他与马步芳、马鸿逵迅速协力出击,务必“收复”西安。

一时间,渭河两岸与陕、甘、川三省之地带接壤的扶风、眉县地区,黑压压布满了胡宗南的第18兵团辖第38军、65军、90军和第5兵团第36军。乾县、礼泉地区云集了青、宁二马的陇东兵团(青海马步芳的第82军和129军)、宁夏兵团(宁夏马鸿逵的第128军、11军、81军及两个骑兵团、两个炮兵营)和陇南兵团(第119军),共计20余万人。

▶先打胡宗南

当时华北第18、19两个兵团来到西北以后,第一野战军的兵力增加到了12个军35个师,共34万余人,与来势汹汹的胡、马敌军的总兵力相比,数量大体相等。但对于彭德怀来说,一个有利的条件是,第一野战军可以集中兵力,敌军却分散在西北各地。集中在一野对面的敌军主力,只有胡宗南的7万余人,青、宁二马的8万余人,合计15万余人。

之所以在会议上决定先打胡宗南,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打胡宗南有经验

1947年2月,蒋介石飞抵西安,亲自部署进攻延安,决定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为主力,并率马鸿逵、马步芳、邓宝珊等部共34个旅25万余人,100余架飞机,由南、西、北三面对陕甘宁边区实施重点进攻。

此时的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则不到3万人,而且装备极差,补给困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彭德怀率部与胡宗南展开对峙、周旋、作战,虽然先后放弃过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大部分地区,但最终彻底粉碎了敌人消灭中共中央机关和西北野战军的目的。



延安保卫战中人民解放军行军

彭德怀临危受命,先后发起了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不断袭扰国民党军,给予胡宗南多次“不可思议”的沉重打击,致使其损兵折将10万余人。以胡宗南部为首的国民党军疲于奔命,损伤惨重,连中共中央指挥中枢的毫毛都未能碰到,最后不得不狼狈地逃出陕甘宁边区。

到1949年,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西北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贺龙以及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在敌我力量悬殊、武器装备差距大、物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转战千里黄土高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多次胜利。

三年了,胡宗南和彭德怀打了三年,也被欺负了三年。对于在西北盘踞多年的胡宗南,与会各战将都十分熟悉,双方交战多年,也总结出了不少的克敌经验。

2、胡宗南逃跑更有经验

4月24日太原解放,4月26、27日胡宗南就开始转移主力部队向西南方向撤退,并随时准备继续撤退陕南、川北。5月17日,第一野战军还未攻打西安前,胡宗南就率部全部西撤。随着西安解放,一野西进,胡宗南已经开始逃窜。只是后来迫于蒋介石的压力和自己的不甘心失败,才掉头回攻。



胡宗南的精锐部队

尽管胡宗南部目前仍有17个军41个师20余万人马,但连年的一路备受打击,战斗力大大削弱。尤其是面对老对手第一野战军,前面几次都是望风而逃,士气可想而知。

3、胡宗南更容易被一击而中

可以说,胡宗南是被第一野战军一路追一路打过来的,而拥有10个军33个师、旅18万人马的青、宁二马却未受到第一野战军歼灭性的打击,因此他们的气焰更加嚣张,既反动又顽固。对于青、宁二马需要寻找有利战机,发动几个战役,给予他们歼灭性的打击,彻底打趴他们。而此一战不是一个有利战机。

4、毛主席的作战意图

早在召开会议之前,就西北战场的情况,彭德怀已经与毛主席反复交换过意见。经过中共中央军委的多次讨论、推演,分析利弊,最后决定发动扶风、眉县战役,先打胡宗南。

柿子专拣软的捏,既然胡宗南掉头又回来,那就好好收拾他一顿,省得还要到处追着打。

▶扶眉战役

随着“先打胡宗南”的确定,彭德怀命令第19兵团钳制青、宁二马,第1、第2、第18共3个兵团全线出击,聚歼胡宗南主力于扶眉地区。

7月10日,杨得志率领第19兵团到达青、宁二马军所在乾县、礼县以北的高地,构筑工事,准备阻击敌军的进攻。解放军第61军则向南山秦岭佯动,迷惑敌军掩护主力部队行动,并钳制马军及秦岭胡军,保障解放军主力侧翼的安全。扶眉战役至此开始。



扶眉战役双方位置示意图

此时的胡宗南因为有青、宁二马答应的全面配合而沾沾自喜,梦想着当第一野战军全力进攻他们时,自己向解放军发起侧面攻击,从而取得胡、马联合作战的胜利,进而收复咸阳、西安。

可他没想到的是,彭德怀根本就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第18、19兵团入陕后并没有过多修整就开始投入战斗。而且彭德怀的胃口很大,打算一口吞掉他的5个军,彻底击溃他的信心。

7月11日拂晓,第一野战军主力部队开始向胡宗南部发起进攻。许光达率领第2兵团,悄悄地隐蔽行军,从胡宗南部和青、宁二马军之间的空隙穿过,迂回至胡宗南部的侧后,伺机发起合围攻击。

周士第率领第18兵团,沿着陇海铁路和咸阳至凤翔公路,由东而西直插敌纵深。王震率领第第1兵团,以渭河南岸沿长安至益门公路及秦岭北麓向西钳击敌人。

“轰”,一声炮弹的响声将正在做美梦的胡宗南惊醒。“解放军来了!”“敌人打过来了”,惊呼声、慌乱声像传染病一样传遍了整个胡宗南部。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对胡宗南发动了全线攻击。



扶眉战役

“这么快?怎么打我呢?不是打马步芳他们吗?”被打醒的胡宗南脑子里乱哄哄的,十万个为什么也无法解释眼前的一切。猝不及防的他,一天之内就被第一野战军团团包围住,陷入绝境之中。

两昼夜的激战后,胡宗南部43000余人被歼灭,只有少部分敌军穿过秦岭而溃逃。此前信誓旦旦联合的马步芳、马鸿逵的三大兵团,也充分继承了胡宗南的“逃跑”传统,丢下胡宗南,转头慌忙向着山高路险的平凉地区逃窜。



扶眉战役示意图

扶眉一战取得重大胜利。当胜利的消息上报到中央军委时,毛主席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亲自致电给彭德怀:“歼胡4个军甚慰。”

而此时的蒋介石却接到了胡宗南的告急电。“娘希匹,娘希匹!娘希匹.....”看完电报的内容,蒋介石骂不绝口。扶眉一战打开了解放军西进的一扇大门,这才是让他最为痛心和恼怒的。

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版)

2、《解放大西北》(黄江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

3、彭德怀与胡宗南在西北的较量--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 [引用日期2021-07-05]

4、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四集),王成斌,刘炳耀,叶万忠,范传新,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5、扶眉战役:西北决战的第一仗---陕西党建网【引用日期2023-02-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阿讯说天下
阿讯说天下
欢迎关注哦
1231文章数 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