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博物馆:传递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0
分享至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以及博物馆本身不断推陈出新、提供更多元化的展览和活动,博物馆已不再仅仅是收藏和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人们学习、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1

{博物馆成为教育的“第二课堂”、研究的沃土}

初夏的鲁迅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绿树成荫,古朴雅致。作为一个传承和弘扬鲁迅精神的重要场所,9万余件(套、册)藏品、新旧图书资料,展现了鲁迅先生光辉的一生。


△北京鲁迅博物馆一角。

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前夕,记者走进了北京鲁迅博物馆。在“鲁迅生平陈列”展厅,前来参观、学习的观众络绎不绝。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呐喊》的封面是由鲁迅亲自设计的……”解说员引导着前来参观的一队大学生,详细讲解着鲁迅先生的生平故事,从出生地绍兴到定居的最后一个城市上海,从文学创作到倡导新兴木刻艺术,从他“弃医从文”到积极为中国共产党人奔走……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诉说着一段段动人故事,令大家震撼不已。“听了讲解,深受教育。不仅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故事,更加深了对‘觉醒年代’内涵的理解;来到鲁迅故居,更像是穿越到了那个‘觉醒年代’,充满了昂扬向前的斗志。”一位大学生说。

“除了教育功能外,博物馆还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陈漱渝一生致力于鲁迅研究,著作等身。他告诉记者,鲁迅博物馆内的藏品丰富多样,既有鲁迅先生的手稿、书籍、照片等珍贵文物,也有关于鲁迅生平、思想的详细介绍和解读,还有故居的历史韵味。这些不仅是研究鲁迅的深厚沃土,还是进行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来源。通过研究这些珍贵的资料,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推动鲁迅研究的发展,为观众呈现更加丰富的成果,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走进鲁迅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书本以外的鲁迅‘第二课堂’,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次心灵深处的触动与启迪。”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知识的殿堂,也是向公众传播文化、促进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教育和研究是博物馆的两个基本功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在对博物馆的定义“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中,就明确了博物馆的职能定位,“教育是博物馆的目标,也是博物馆建设的根本目的;研究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今天,应如何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功能?郑茜举例说,比如中国民族博物馆此前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联合推出系列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对民族文化瑰宝进行展览展示,面向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开放,让公众在获得中华民族文化之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获得启发。

02

{发挥博物馆更大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席卷中华大地,在广袤的乡村,承载着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乡村博物馆正在蓬勃生长。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有一座乡村博物馆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这座乡村博物馆群的创办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馆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


△位于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的陈履生博物馆群。

“乡村博物馆的一大特点是自然与文化结合。”陈履生告诉记者,不仅是把藏品陈列出来,更重要的是契合乡村实际情况,使之成为今日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显现出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现在村民们看到从全国各地来的观众,特别是周边和市区的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交流,心里十分自豪。”陈履生说,博物馆群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教育基地。

如何让博物馆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乡村文化建设?陈履生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群众精神文化追求日益提升,丰富的乡土资源,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和记忆。乡村博物馆的建立,可以使乡土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发掘、保护与利用,以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还有助于让后人了解先辈的生活生产方式,汲取创造精神,以新的创造延续乡土文脉。同时,有些地域或民族文化资源远离城市,一方面连接着历史和乡土,一方面连接着现实和未来,要因地制宜,有效利用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办出特色,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03

{连接过去与现代,让“美”不只在博物馆}

博物馆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是连接着过去和现代的桥梁,向每一位观众讲述着历史文化的故事。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告诉记者,在“5·18国际博物馆日”这天,天津美术馆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推出全新升级的“图灵花园——一花一世界沉浸交互MR数字艺术大展”,举办“爱莲说——工笔国画扇面”活动;还联合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以中国铁道历史文化为主题,开展“火车的十万个为什么”文旅研学活动,从火车的视角,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沉浸式了解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天津美术馆以“社会大美育”为引领,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研究等功能,先后策划了“漂泊百年的钟声”“拆一封牡丹花信”“出发!去长城”“我做非遗‘盐’究员”等文旅主题研学,走进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黄涯关长城、汉沽盐场等红色文化遗址和工业遗迹,以及“吹吹北魏的风——大同文旅研学”“一壶清欢一丸泥——宝藏宜兴文旅研学”“散落边地的汉书——腾冲文旅研学”等跨省文旅主题研学活动,“让‘美’不只在美术馆。”卢永琇介绍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也使用数字化、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手段,打造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与研究平台,通过线上展览、虚拟导览、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历史与现代联结,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奇幻旅程——“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郑茜告诉记者,这是中国民族博物馆的一次特别策划,大展选用我国40多个民族、400件(套)展品,以服饰切入,通过人类学视角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进行全新解读与阐释。“相信观众会通过绚烂、丰富、多维度呈现的民族服饰,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精神。”郑茜表示,在博物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文物,更是文物背后承载着的文明发展历史和人的伟大创造,是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记者:郭海瑾

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
12062文章数 105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