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宣布“历史性”楼市政策引关注

0
分享至



本报驻德国、日本特约特派记者 青 木 岳林炜 本报记者 李炫旻 唐 亚 ●王 逸

“中国央行宣布多项楼市提振措施”“中国出台‘历史性’措施以稳定受危机打击的房地产行业”“中国宣布迄今最大胆的房地产救市措施”……中国政府17日推出的提振房地产行业的一揽子政策引发《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彭博社等国际媒体广泛关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将当日出台的重磅政策总结为全国购房政策“四把斧”,即购房首付比例下调至15%、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房贷利率取消下限、收购库存房源充当保障房。他认为每条都具有非常强的市场震撼力,也有助于后续包括新房在内的库存进一步消化。据法新社17日报道,相关消息出台后,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股价应声大涨,上海和香港股市当天收盘分别上扬1.0%和0.9%,新加坡、曼谷和雅加达股市也收高。

17日上午,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会议并指出,当前,要着力分类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相关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宣布首套和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别从不低于20%和30%降至不低于15%和25%。中国人民银行还宣布,取消全国层面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五年以上首套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为2.85%。1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多个部门官员对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前各地已开始纷纷对房地产松绑,采取了一系列例如放开限购、支持地产企业等相关政策,17日公布的政策主要从宏观方面着力,是总结了地方经验和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之后推出的,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组合拳”,是政府主动作为、主动出击来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重磅措施。目的是从供给端对房地产相关企业进行支持,从需求端刺激和扩大消费,同时发力促进国内消费,推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预防性地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

中国政府推出的新政策也引发外媒关注。西班牙《经济学家报》17日将中国宣布的房地产市场新政称为“迄今最雄心勃勃的计划”。该报称,中国政府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工具是“全面放宽抵押贷款,并鼓励地方政府购买未售出的房产,将其转化为人们负担得起的住房”。报道称,这标志着中国政府解决经济增长最大障碍的行动进入新阶段。《日本经济新闻》在报道中也特别关注到地方政府可酌情收购住宅用地和商品房这一点。该媒体客座编委泷田洋一认为,“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解决方案”,这是中国政府的住房管理部门贯彻“共同富裕”的一种体现。

“中国宣布强劲措施拯救房地产市场”,德国华尔街在线网站17日称,政府的措施是迄今支持房地产行业最强有力的措施。报道称,中国周五的官方数据显示,4月份房价出现近十年来最大月度跌幅。尽管股市反应积极,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具体影响将取决于消费者是否获得信心。

严跃进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天发布的政策是40年房地产发展历史上最宽松的一次。他认为,这些政策会持续产生影响,对于本周的市场交易、下周的地产股、今年全年的楼市行情、购房者市场信心的提振、房企资金状况的全面改善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充分体现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重视和支持,也充分体现购房市场向好发展的基础正持续增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时报国际
环球时报国际
纵览军情,聚焦热点
31956文章数 3246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