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为什么还有守陵人?谁给守陵人发工资?

0
分享至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被迫卷入世界潮流中,开始“睁眼看世界”。

然而清政府腐朽落后,无力同步世界的发展速度,国力每况愈下。

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傅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

到现在,清朝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但至今为止,还有许多守陵人世代守护着皇陵。



按理说皇陵的守陵人应当是清政府派遣的,为何在大清灭亡之后,依旧有人在守皇陵呢?

清朝灭亡后又没有人给他们“发工资”,这些人依靠什么生活呢?

一般地说,“陵”是帝王的坟墓的专称,普通百姓、臣民的坟墓都简称为“墓”。

皇陵,就是指皇帝的陵墓,是古代中国历代君主安眠长睡的地方。



通常皇陵里不仅葬有皇帝,皇后、后宫御女以及皇子女、少数获得皇帝宠信的臣子,都会安葬在这里。

这些帝陵大都风水选址十分了严格,建筑风格宏伟而精致,仿佛成了一代代皇帝的标志,无声彰显着皇权的无上尊严。

即使是他们死后的葬身之地——王陵或皇陵,也显得如此富丽堂皇。

每座帝陵的建造都要耗费数年工夫,需要全国倾力而为。



它们历史悠久,规模浩大,正如《阿房宫赋》中所写的,拥有“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磅礴气势。

加之奇巧的布局,精湛的工艺,有些皇陵慢慢发展成作为可后世供游览的名胜古迹。

无论是对中外文化交流还是我国的旅游事业,皇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们可谓见证了盛世的辉煌与荣光,也见证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的被称为“世界奇迹”。

皇帝陵墓的修建,需要表现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都是极为浩大繁杂的重要工程。



而建成之时,全国更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在中国的历史上统共有200多位皇帝,他们的皇陵风格不同,但都气派非凡。

不过在历史风尘之中,很多皇陵都遭到了偷窃,被盗墓贼挖掘惨遭破坏。

大约在西周后期,就开始有盗墓贼活动,盗墓的历史也大概从西周后期开始了。



其实每个朝代的皇陵都会派人去镇守,在建造过程中也会特意精密设置,就是为了防盗墓贼。

像我们熟知的刘豫、杨辇真珈、陈奉等人,都是靠盗墓出了名。

随着朝代的更迭,一代代守陵的人不复存在;而如今唯一现存的皇陵守护者,便只有清东陵。

清朝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年代与我们最为接近。

清东陵作为清朝的皇家陵园,是目前我国保存的最为完整的帝王陵寝。



清朝皇陵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北、辽宁两省,包括清东陵、清西陵和关外三陵等,其建筑和规划特色延续了明朝的一些传统,同时也融入了满族的文化元素。

其中清东陵规模宏大且保存完整,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大小共有15座陵园,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加上妃嫔、阿哥和公主们,共计有161人。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的遵化市,是清朝继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后主要的陵寝之一,第一位入葬的皇帝便是顺治。

后来如顺治、康熙等许多皇帝,也在此安葬。



这座陵墓从1661年开始修建,工程历时247年,几乎贯穿着整个清朝的历史。

这么重要的陵墓,不仅在建造上耗费大量的心力,守皇陵更是重中之重。

皇家天威不可冒犯,守卫皇帝的陵墓,就需要安排足够多的人——这就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守陵人

清朝的守陵人制度森严,在清朝统治者看来,只有同一血统关系的、皇帝的亲属,才会真心守护皇陵。

那么作为守陵的人,必须是身份尊贵的八旗子弟。



还要是八旗制度中属于正黄、镶黄、正蓝三旗的。

在我们看过的很多影视剧当中,“守陵的”都是犯了错的王孙子弟,不少人都觉得守陵应该是个苦差事。

但其实不然,不是谁都有资格当守陵人的。

古代守陵制度十分完善,前往守陵的人条件要求很高,其待遇比很多官员都要高。

在传统封建社会,人们通常信奉鬼神之说,尤其皇家,对血脉问题更是格外注重。

守陵人作为皇陵的守护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捍卫着皇室尊严,自然不能随便选人来担任守陵人。



清朝的守陵人大致可分为三类;

首先是内务府指派的专门的守陵人;其次是八旗制度中属于正黄、镶黄、正蓝三旗的八旗子弟。

以上两种都是从八旗的中下层当中专门挑选出来的,出身十分尊贵,基本都和皇家沾亲带故,专门从北京和满洲关外调派来为皇室守陵。

最后还有被派遣至皇陵的朝臣,多数也为皇室成员,不过这一类往往带有惩罚的意味。

清朝守陵人的待遇十分优厚,当时普通百姓一年都赚不到几两银子,而守陵人职位最高的,一年有1300两禄银,500多石米。

照清朝时期一两白银约等于200元来换算,那么就是26万。

年入26万还有公房住,衣食住行也全有人管,还拥有不收赋税和免除服役的特权。

这样的条件可以说是非常好了,基本相当现在的“铁饭碗”。

这种优良待遇其实也是起到激励作用,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远离京城,“去守陵”对那些皇孙公子来说,跟“流放边关”不差什么。

为了保证皇室尊严,就得让这些高门名贵出身的甘心去守陵八旗子弟自愿守陵,自然要给他们优厚的待遇。



守陵人的身份也是世代相传的,是一种世代沿袭的差事。

他们的职责便是世世代代守护皇陵,与皇陵共存亡。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守陵人逐渐形成了村落和氏族,俨然就是一个自由独立的“小社会”。

在今河北有个叫马兰峪镇的地方,他们就是“守陵人”的后代——祖先最初是给同治帝守陵的,如今一代代人口传承下来,也已经有上万人了。



如此庞大规模的守陵人,个个都需要高薪厚禄,对清王朝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到清朝后期的时候,国力衰微政治腐败,朝廷库存银两入不敷出,各种割地赔款搞得国库空虚。

慈禧曾多次下令削减守陵人的俸禄,守陵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1912年,清末皇帝溥仪退位,清王朝轰然倒塌,守陵人的俸禄供给被迫中断。



溥仪宣布退位时,曾经颁布《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的条约。

其中专门提到关于收皇陵的相关事项:“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

但计划不如变化快,国内局势变化复杂,一个退位的皇帝,再左右不了国情的变化。

后续随着军阀割据混战,溥仪本人很快被赶出了紫禁城,这一条约自然也失去效力。

民国政府曾经对守陵人承诺,每年对清东陵进行维护和修缮,他们的俸禄也照常支付。

但是民国也并不是太平盛世,民国政府在战火频飞、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也没有多余的功夫去管清东陵。



这段慌乱的时期给中国带来了太多变故,清东陵身在其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没有一技之长的守陵人们,纷纷为自己寻找生路。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面对如此处境,守陵人或变卖家产,或将陪葬品偷出来倒卖,已经完全将守陵管理制度抛诸脑后。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接管了清东陵,将这里作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机构,出钱进行修缮,还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那些少数的、挺过了艰难的时刻的、不愿意离开的守陵人们,也得到了作出了妥善安排:



他们当中有文化的一些人,被聘用成为清东陵的管理员,成为了新时代的“皇陵工作人员”,工资全部由国家发放,也算是“编制铁饭碗”了。

80年代,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清东陵成为了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来清东陵。

守陵人的后代们开始负责接待游客,并且为他们讲述清东陵的历史。

如今他们的工作不再是是守着皇帝的安宁,更是守着我们的文化根脉。

这份工作可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大富大贵,他们的生活也不像城市里高楼大厦的白领那样精彩,但他们的生活有着另一种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终于赢了!孙楠发挥稳如磐石,登顶冠军,汪峰助力那英重回亚军

终于赢了!孙楠发挥稳如磐石,登顶冠军,汪峰助力那英重回亚军

五四观娱
2024-06-07 22:44:38
华为“活该欠一屁股车”,看看问界M9这个底盘表现,难怪一试入定

华为“活该欠一屁股车”,看看问界M9这个底盘表现,难怪一试入定

看懂帝国
2024-06-07 12:09:13
俄乌第832天:俄军哈尔科夫面临失败,援乌升级,舒尔茨态度转变

俄乌第832天:俄军哈尔科夫面临失败,援乌升级,舒尔茨态度转变

山河路口
2024-06-04 16:56:23
短短24小时击落48架军机,1490人被就地消灭,急需征召十万大军

短短24小时击落48架军机,1490人被就地消灭,急需征召十万大军

军事在前沿
2024-06-07 11:52:57
4人伤亡!云南突发严重刑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捕,作案动机曝光!

4人伤亡!云南突发严重刑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捕,作案动机曝光!

饭桶说史
2024-06-07 05:31:24
黄健翔再谈拜合拉木庆祝:真的不合时宜,希望能够理解我们的心情

黄健翔再谈拜合拉木庆祝:真的不合时宜,希望能够理解我们的心情

直播吧
2024-06-06 22:18:12
拼多多商家单月被罚1882次:起初有多想挣钱,后来就被罚得有多狠

拼多多商家单月被罚1882次:起初有多想挣钱,后来就被罚得有多狠

天方燕谈
2024-06-06 20:49:48
40倍!穆帅冬窗在罗马预算仅150万欧,夏窗手握6000万欧引援

40倍!穆帅冬窗在罗马预算仅150万欧,夏窗手握6000万欧引援

法制社会报
2024-06-07 22:42:19
天快亮了,警惕狗急跳墙

天快亮了,警惕狗急跳墙

蜻蜓世音
2024-06-06 16:20:51
中国气象局:今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2.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中国气象局:今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2.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红星新闻
2024-06-06 20:48:25
哈里威廉发小威敏公爵大婚,威廉去帮忙,哈里直接跑了:不去,见我哥太尴尬!

哈里威廉发小威敏公爵大婚,威廉去帮忙,哈里直接跑了:不去,见我哥太尴尬!

英国那些事儿
2024-06-06 23:24:55
比亚迪的新车来了,竞争特斯拉Model Y,标配11个气囊,不足19万

比亚迪的新车来了,竞争特斯拉Model Y,标配11个气囊,不足19万

达人可以秀
2024-06-06 18:56:59
“毒教材”消失!新教材国风满满、五官端正,中国人的审美回来了

“毒教材”消失!新教材国风满满、五官端正,中国人的审美回来了

史小纪
2024-06-04 11:05:25
聂远晒女儿证件照惊艳!10岁天天高颜值,演戏基因传承有望大红

聂远晒女儿证件照惊艳!10岁天天高颜值,演戏基因传承有望大红

综艺不八卦
2024-06-06 15:51:26
邓超孙俪庆祝结婚14周年,娘娘高调秀恩爱,超哥14朵玫瑰花超浪漫

邓超孙俪庆祝结婚14周年,娘娘高调秀恩爱,超哥14朵玫瑰花超浪漫

麦香娱综艺
2024-06-07 13:11:26
副部级央企领导最新任命!

副部级央企领导最新任命!

新理财杂志
2024-06-07 16:34:32
越南的至暗时刻,终究还是来了

越南的至暗时刻,终究还是来了

派克斯研究院
2024-05-11 20:41:13
周鹏陈江华遗憾落选!43岁肇庆名帅执教广东青年队,杜锋表态

周鹏陈江华遗憾落选!43岁肇庆名帅执教广东青年队,杜锋表态

体育咆哮君
2024-06-07 15:05:32
吃“春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分享2个案例,告诉你真实感受

吃“春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分享2个案例,告诉你真实感受

奇妙的本草
2024-05-23 19:00:03
毛主席临终前,留下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毛主席临终前,留下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史说畅谈
2024-06-06 23:36:52
2024-06-08 00:18:44
艺述史
艺述史
专注传统文化,分享国学知识
449文章数 401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亲子
旅游
家居

接下来几个月,比看赛事更有意思的是......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亲子要闻

孩子长高黄金期,家长一定要牢记这三点

旅游要闻

上海迪士尼年卡最高档位卡种八折优惠改为满减

家居要闻

柔和婉转 让阳光洒满空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