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次,我们从山西博物院的三棱大尖状器开始…

0
分享至



万物都有由来,当时光被收拢聚集,一件件器物归藏在一座座博物馆里。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运城博物馆考察时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

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文化有根,文明有源,在山西这片土地上,许多珍贵的文物,为百万年的人类史提供了实证。

5月9日上午,“十大博物馆大联播·让‘国宝’实证文明”山西主题活动第一站走进山西博物院,探访“百万年人类史”之“早期人类”。在一个小时的联播里,观看量超过170万人次。



专家+主播齐上阵彰显山西文化自信

“十大博物馆大联播·让‘国宝’实证文明”的首场,主要围绕“百万年人类史之早期人类”这一主题展开,探寻山西博物院藏文物的文明密码。

为了让这次联播更具知识性及趣味性,采取了业内专家与讲解员共同出镜的方式,从专业理论知识和大众科普,让网友详实了解百万年人类史中,“早期人类”在山西的发展史和研究成果,展示丰富的历史内涵——这不仅仅是一次文博人的真情之约,也是来自山西的文化邀约,邀请各方朋友走进山西,了解山西,读懂中华文明中的山西贡献。

9日上午9时许,参与本次联播的业内专家、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就早早来到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现场,跟一起进行联播的讲解员刘琳共同商量细节,从站位,语速快慢,再到彼此衔接过程中的话语,两位“主播”精心打磨,力求奉上一场完美且精彩的知识输出。记者站在“文明摇篮”展厅的序厅内,一种庄严感油然而生……在这里,众多旧石器遗存,体现了中国早期人类在山西的足迹;在这里,新石器时代文物,体现了山西是华夏文明的直系根脉。“文明摇篮”就像是打开了公众通往山西历史长河的大门,越深入了解,越热爱它质朴的模样。

在历时一个小时的直播里,赵志明贯穿古今,侃侃而谈;刘琳温文尔雅,徐徐道来,两位主播通力合作,让一段段历史变得有趣起来。镜头前,你或许只看到了两位主播的风采,但是在镜头之外,前来游览的公众都默默聚拢起来,在现场感受着这段有温度的讲解和对话,一件件文物也在主播的阐述下“活”了起来,架起了历史与公众、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实证百万年人类史推进解决人类起源课题

了解人类的百万年历史,应该从哪里开始呢?赵志明副院长介绍,要从距今243万年的山西西侯度遗址说起。



▲“文明摇篮”展厅

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摄

走进晋博“文明摇篮”展厅,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西侯度遗址的相关介绍。西侯度遗址位于运城市芮城县西侯度村,是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早在1988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在1961年和1962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发掘,获得一批动物化石,以及包括石制品、烧骨、带有切痕的鹿角在内的文化遗物。在2005年4-6月的抢救性发掘中,发现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



▲“文明摇篮”展厅

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摄

西侯度遗址对于探讨人类起源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赵志明介绍,在法国《人类学》杂志(2020年第11期)中,曾刊登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益人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美国普渡大学教授达利尔·格兰杰、南非金山大学教授凯瑟琳·库曼等人合作的论文《西侯度遗址26Al/10Be等时线埋藏年代:中国北方最早人类聚居地的证据》,证实西侯度遗址的同位素年龄为距今约243万年。这一测年数据,使得该遗址的石器成为了欧亚大陆目前所见最早的、有科学的同位素测年证据支持的古人类遗迹。

“西侯度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人为加工石器的历史从最初的180多万年前提到了243万年前,足足向前推进了60万年!”对于文博工作者来说,这一消息无疑振奋人心。赵志明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当山西博物院工作人员得知这项最新研究成果时,恰逢该院进行展陈提升改造,“文明摇篮”展厅也就以此为开篇,对该遗址的探年时间进行了更新,并单独开辟展柜,展现了最新的、较全面的考古成果,为公众提供更为准确且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西侯度遗址出土的三棱大尖状器

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摄

西侯度遗址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就是三棱大尖状器。它的制作目的和作用,主要用来挖掘根茎类植物,就像锄头;也可用来肢解动物,就像匕首。这是早期人类获取食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也正是因为它的“出现”,得以让现代人一窥人类先祖漫长而艰辛的采集生活。这件器物原料为石英岩(或二长斑岩),原为一个呈三面和三缘的尖形砾石,尖端有很清楚的人工打击痕迹,重1365克,主要用于起土挖掘。

赵志明说:“这类三棱大尖状器是我国石器时代的一种传统性工具,在山西的匼河、丁村也都有发现,甚至在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山西北部地区怀仁县鹅毛口遗址,也还有相同类型的石器存在。这也说明了大石器文化在山西地区是不断传承发展的,而且影响力很大,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文明摇篮”展厅内,西侯度遗址的考古成果为人类起源课题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大家还可以看到该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多达22种。从动物群证明,当时西侯度附近一带应为疏林草原环境,周围还有广而深的水域,早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而动物们也在自己的“乐园”中生存。早期人类也很聪明,他们早已懂得去利用这些动物资源。

刘琳说,“西侯度遗址中发现了带有人工砍砸或刮削痕迹的鹿角和用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其中烧骨化石的发现十分重要。人们普遍都知道距今70万年的北京猿人开始用火,但西侯度烧骨化石的发现,则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推前了,毕竟放眼全世界,还没有发现过如此古老的烧骨化石,所以它又为探讨人类用火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文明摇篮”展厅犹如一部立体的历史长卷,承载着华夏文明演进的厚重足迹。它以独特而丰富的出土文物,生动再现了黄河流域尤其是山西地区自远古至新石器时代的辉煌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祖先如何在这片热土上孕育出灿烂的文化与先进的技术。

山西博物院的精彩绝非如此单一,作为山西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基本陈列展“晋魂”,循历史文脉,汇三晋珍粹,以七大历史专题和五大艺术专题,架构起时代亮点突出、文化特色鲜明和艺术创造独特的大型主题展览体系。2005年开放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等多项荣誉。最新的好消息是,在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初评中,“晋魂”已经入围。近二十年经典咏传,它已成为讲述山西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山西博物院外景

山西博物院供图

专家解读

特邀专家:石金鸣,二级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石金鸣先生

早期人类起源重大课题中有山西贡献

作为山西文博界资深专家,石金鸣曾主持过多项旧石器时期考古工程,并多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誉。时至今日,提及西侯度遗址,他依然认为这是一处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因为这里是目前中国乃至东亚旧石器时代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西侯度的石器,整体上显示了古老而原始的性质,但也显示多种制作技术和方法,工具也有了一定的类型和分工。“三棱大尖状器,显示了人类早期石器简单、古朴的原始技术和风格;刮削器,是一件典型的石片石器,毛坯是红褐石英岩石片,在它的破裂面上能看到很清楚的人工打制特征,在石片的一边实施了第二步加工,其刃口可以刮削,也可以切割,而红褐色石料的取向,也可能蕴藏着早期人类审美意识的觉醒……”石金鸣说。



▲西侯度遗址出土的石器

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摄

20世纪,山西旧石器考古工作中,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著名古遗址就有早期的西侯度、匼河,中期的丁村、许家窑,晚期的峙峪、柿子滩、塔水河等遗址,山西也成为上个世纪中国旧石器遗址发现最多的省份,成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两大传统的重要代表。此外,西侯度遗址出土的石器类型、技术、功能等综合文化特征普遍影响了黄河中游、汾河流域、渭河流域等地域的旧石器文化,从旧石器早期开始,逐渐形成薪火相传、特质鲜明的文化传统,并通过中期的发扬光大和晚期加速发展,为新石器农业文明的到来以及后来华夏文明的诞生,做出了中国北方早期文化产生、积蓄、传播、发展的山西贡献。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山西为何显得如此重要?石金鸣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山西拥有古地理环境优势和古生物、古文化资源优势。“南部垣曲盆地发现了距今4500万年前的世纪曙猿,它是现代所有高级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共同始祖,表明山西南部应该是探索人类和古猿在内的高级灵长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地区。”

山西的黄河沿岸、黄土高原及大同盆地、榆社盆地、临汾盆地、垣曲盆地、太行山洞穴等,分布着上新世以来与古猿、古人类及其文化诞生及演化相关的地质环境,积累了一些古生物古文化遗产的考察研究信息,为山西百万年人类史的重点考察与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石金鸣表示,“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相信中国考古人在早期人类起源的重大课题上会有更大的突破”。



▲柿子滩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

山西博物院供图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轶琼

图|山西博物院

现场图|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六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山西晚报
山西晚报
山西晚报多媒体,晋在眼前
19527文章数 819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