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时报访谈丨李仙德:对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保持乐观

0
分享至


——访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仙德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娜

5月5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在此次随访欧洲的中国企业中,新能源相关企业是主力军,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仙德便是随访的民营企业家之一。在访欧之旅结束后,他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了此行的收获与体会,并就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优势、中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等热点话题发表了看法。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随访新能源企业代表,您此行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李仙德:在法国,中法企业家代表围绕产业创新与互信共赢、绿色经济与低碳转型、新质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研讨,同时就进一步深化中法经贸合作提出建议。我最大的体会是中国的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行业在技术和制造两个维度,都已经非常明确地处于全球的中心和顶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因地缘政治和竞争环境等因素,今后所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多。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了解到,此访期间,您还出席了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与法国企业的交流,您对于中法能源企业的需求和未来合作有哪些深入了解和期许?

李仙德: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确保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法国政府正在积极加快相关政策的落地。就在去年,法国更新了光伏发展目标,明确到2030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60吉瓦,到2050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00吉瓦。在政策驱动下,当地光伏产业发展潜力正在持续释放。于光伏企业而言,无疑提供了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发展机遇。作为五次位居全球光伏出货量第一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的竞争力在于高研发投入带来的持续技术领先,以及与供应商、客户维持密切的关系,共组大同盟打团体战。所以,我们可以把晶科能源的朋友圈、生态圈延展出去,比如晶科能源曾与法国电力(EDF)强强联手,联合中标了阿布扎比二期2.2吉瓦项目,这是迄今为止单体最大、已并网的电价最低的地标性项目,该项目中500兆瓦用的就是晶科的组件。

中国经济时报:近段时间,西方舆论场有关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论调甚嚣尘上。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仙德:我们一直秉持的观点是“优质产能永远不够,劣质产能永远过剩”,这一点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什么行业、什么时代。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此行中强调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您此行的观察,这将为国际市场带来哪些合作机会?

李仙德:中国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不仅展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也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于欧洲而言,与中国合作不仅是拓展市场的机会,更是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看,首先,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高科技领域投资的增加,这些领域的发展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欧洲国家在高端制造、环保技术、精密工程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因此,中欧之间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可通过技术交流、共同研发等方式实现互补,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革新。其次,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将更加注重环境标准,可为欧洲及其他国家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技术提供广阔的出口市场。同时,这也为中欧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创造了更多条件。双方可共同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推动全球经济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应如何发挥好中国能源企业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李仙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领域的企业作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可通过技术创新、扩大国际合作、参与规则制定、提升环境责任以及加强品牌建设等几大维度,确保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引领性,方能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比如技术创新与研发,中国光伏企业在聚焦提高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延长产品寿命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相关技术进行大力研发的同时,还应当研发更为环保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再如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中国光伏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以确保中国声音得到妥善代表,此举能够帮助塑造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规则,从而为全球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光伏企业还应当提升自身环境责任意识。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还应当关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国经济时报:2024年全球能源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李仙德:概括来说是“周期期间,价格承压”。装机总量依旧增长,竞争格局更为清晰。饱满订单保持高开工率,提升产品竞争力获得溢价机会。整体而言,我们对2024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保持乐观,预计将有20%以上的增长。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
国研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日报
36611文章数 63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