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首个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报告发布,应对气候挑战中国做了啥

0
分享至

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当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我国首个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报告《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六方面全面披露了我国当前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

“希望报告的发布能增进各方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了解,推动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和新的突破。”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说。他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以防范气候风险、强化适应行动、提升适应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


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我国首个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报告《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发布,报告披露哪些新进展?

中国是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之一。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温升水平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2年,气候暖干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2023年天气气候更加复杂,极端降水、台风、高温、寒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特别是汛期以来,区域性、阶段性洪涝干旱灾害明显。

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各国都要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为应对气候危机,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并出台多项适应气候变化政策,采取积极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时隔一年,我国在气候变化适应工作中有哪些新进展?在“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该报告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报告指出,我国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逐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效加强,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提升,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健康与公共卫生领域气候韧性持续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进程持续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已建立,报告披露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3%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曾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并首次列单章强调“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巢清尘曾表示,这以更为基础性的视角强化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前置的重要性。

新发布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也单列一章展示了我国近年来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工作的进展情况。据报告透露,我国目前已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00余部天气雷达站、120余个探空站、9颗在轨业务运行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建立了地空天协同的以大气圈为主的地球系统多圈层立体观测网络。

报告披露的另一组数据也显示了目前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率与精准性。报告指出,目前已实现提前一周准确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至3天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目前,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6.5%,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3%,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43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稳定在62公里左右。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水平分辨率达12.5公里,中国区域达到3公里,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达到8.1天。

可再生能源具有不稳定性,由于高度依赖天气情况,因此其更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对此,气候影响监测和风险预警也延伸到能源行业,建立常态化会商和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开展气象预报预测及对能源保供的影响分析,不断提高监测预测与预警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开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数据显示,目前已具备较为精确的全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电预测能力,总体预测精度在90%以上。

年利用京津冀84座大中型水库拦洪28.5亿立方米,减淹城镇24个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汛期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台风“泰利”“杜苏芮”“苏拉”“海葵”以及京津冀、东北地区极端强降雨造成广泛影响,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以及中小河流超警洪水等灾害频繁发生。国家气候中心统计,2023年“七下八上”期间(7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共出现7次暴雨过程,华北、东北分别遭受三次暴雨过程袭击。

报告显示,为应对极端降雨事件,截至2023年9月13日,共启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19次。报告还称,去年利用京津冀84座大中型水库拦洪28.5亿立方米,减淹城镇24个、耕地751万亩,避免462.3万人转移,调度卢沟桥枢纽等关键水闸工程有序分泄洪水,启用8处蓄滞洪区分洪蓄洪滞洪,最大蓄洪25.3亿立方米。

极端暴雨多发频发极易造成城区大面积积水,造成城市内涝。对此,报告称,将全面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持续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体系建设。2023年全国城市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网约1.8万公里;以应对城市内涝为重点,在6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在天津、重庆、济南等10个城市开展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进一步调整完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将“消除严重易涝积水点数量”“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抢险能力”等纳入指标体系,查找城市在抵御暴雨灾害等极端天气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实施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增发2023年国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补助资金140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城市排水防涝建设。

另外在汛期,通过联网联控系统、公共货运平台、互联网道路运政小程序,向驾驶员点对点推送恶劣天气信息和安全运营提示信息累计超过2亿条。保障汛期公路应急抢通资金,2023年汛期累计安排五批次共4.3亿元公路应急抢通补助资金。

在提升交通运输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方面,我国持续开展国家干线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和灾害防治三项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农村公路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22年以来,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8万座,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4万公里。

如何保障灾后重建,尽量减少民众损失?

2023年,国内部分地区受极端降雨、洪涝、地震等灾害影响,不少居民受损严重。

新发布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也披露了适应气候变化的保障机制。报告透露,在保障防灾减灾方面,截至2023年9月,已有71.6万户次农户获得赔款15.4亿元。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下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8.2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5.3亿元、水利救灾资金38.7亿元、中央基建投资预算资金101.5亿元。通过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安排受灾地区6亿元,支持公路应急抢通。其中安排汛情受灾地区4.3亿元,安排寒潮受灾地区1.4亿元,安排地震受灾地区0.3亿元。

报告还透露,将持续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出台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管理办法、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管理办法等。

另外,报告指出,依据《洪涝灾区农村住房安全应急评估指南》,指导受灾省(区、市)迅速启动灾后农房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组建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专家指导组,指导各地开展农房恢复重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根据评估鉴定结果,合理确定恢复重建方式。

另外,在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报告称,目前已形成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相关制度,要求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在注册发行阶段披露包含气候变化影响在内的环境效益目标、绿色项目遴选标准、环境效益测算标准等具体内容,并督导发行主体在存续期定期披露募集资金绿色项目投放情况及对应环境效益目标进度。

报告还强调发展中国家在适应领域赠款资金需求,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敦促发达国家在2019年基础上,实现到2025年适应资金至少翻番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重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谈判进程,推动《巴黎协定》下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制定工作,积极发挥大国建设性引领作用。

采写:南都记者王玮 发自江苏常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卢卡库不可饶恕,丁丁怀疑人生!曼城飞翼送礼,比利时0-1翻车

卢卡库不可饶恕,丁丁怀疑人生!曼城飞翼送礼,比利时0-1翻车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4-06-18 01:59:17
5年前他撂下狠话:等我长大后灭你全家!五年后他上门兑现诺言!

5年前他撂下狠话:等我长大后灭你全家!五年后他上门兑现诺言!

艾美讲故事
2024-06-18 06:00:27
怎么会有这么邋遢的女艺人

怎么会有这么邋遢的女艺人

刘空青
2024-06-16 20:06:28
解放战争中,如果国民党获得胜利,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解放战争中,如果国民党获得胜利,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史诗长歌
2024-05-13 13:34:32
两省公安厅迎来新任“一把手”,其中一位刚上过热搜

两省公安厅迎来新任“一把手”,其中一位刚上过热搜

上观新闻
2024-06-17 19:52:09
萨尔拒绝老鹰!火箭捡漏状元签,斯通酝酿4换2交易,六子变七子?

萨尔拒绝老鹰!火箭捡漏状元签,斯通酝酿4换2交易,六子变七子?

小鬼头体育
2024-06-18 08:41:27
中国宣布对澳免签,中澳游客开启“双向奔赴”

中国宣布对澳免签,中澳游客开启“双向奔赴”

观察者网
2024-06-17 14:29:05
国家统计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7 11:50:45
2年6000万,3年1.3亿,哈登做出正确选择,我现在只想要冠军!

2年6000万,3年1.3亿,哈登做出正确选择,我现在只想要冠军!

邮轮摄影师阿嗵
2024-06-17 23:35:09
创造64年耻辱纪录!韩国体育迎来黑暗时刻,网友:还敢放豪言吗

创造64年耻辱纪录!韩国体育迎来黑暗时刻,网友:还敢放豪言吗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8 06:10:03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令人作呕的一幕出现了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令人作呕的一幕出现了

琪琪故事记
2024-06-14 09:42:01
爷孙恋女主林靖恩被曝疯癫后首露面,坐天桥报平安!疑仍流落街头

爷孙恋女主林靖恩被曝疯癫后首露面,坐天桥报平安!疑仍流落街头

阿桥侃娱乐
2024-06-18 08:29:26
俄朝关系有变?普京上飞机前,朝方对俄称呼变了,中方突然表态

俄朝关系有变?普京上飞机前,朝方对俄称呼变了,中方突然表态

诉人世间
2024-06-18 03:40:02
韩国演员宋智孝断崖式衰老,双马尾辫的她还是RunningMan女神吗?

韩国演员宋智孝断崖式衰老,双马尾辫的她还是RunningMan女神吗?

娱乐白名单
2024-06-18 10:39:02
杨幂初中无人敢表白,看了初三照片,网友:就这长相谁敢追?

杨幂初中无人敢表白,看了初三照片,网友:就这长相谁敢追?

虾剪说剧
2024-06-18 06:30:02
官宣退出,姆巴佩摊牌发声,官宣决定,法国队遗憾,齐达内祝福

官宣退出,姆巴佩摊牌发声,官宣决定,法国队遗憾,齐达内祝福

东球弟
2024-06-17 09:28:20
8名女性冷藏车内死亡,其身份曝光,事因披露,罪魁祸首浮出水面

8名女性冷藏车内死亡,其身份曝光,事因披露,罪魁祸首浮出水面

温柔看世界
2024-06-17 14:13:54
河南8人在冷藏车内窒息身亡!8人身份全曝光,家庭情况令人心酸

河南8人在冷藏车内窒息身亡!8人身份全曝光,家庭情况令人心酸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4-06-17 09:59:31
俄罗斯加快从克里米亚撤离,军人家庭和博物馆展品下架撤离

俄罗斯加快从克里米亚撤离,军人家庭和博物馆展品下架撤离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16 16:28:59
第一财经说最近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这不是个好消息

第一财经说最近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这不是个好消息

火星宏观
2024-06-17 18:08:49
2024-06-18 11:10:44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9375文章数 35712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市公司董事长"诉苦":为公司抵押了自己和孩子的房

头条要闻

上市公司董事长"诉苦":为公司抵押了自己和孩子的房

体育要闻

24年后,他们终于又在欧洲杯赢球了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广汽也想“掀桌子”了?

科技要闻

低价“6·18”没有狂欢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数码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AMD 迎接微软 Win11 24H2,已放出全新主板驱动

手机要闻

华为麒麟芯片供货充足 新品手机将全线普及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