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李敏致电毛主席副卫士长:你怎么还不来北京悼念爸爸啊?

分享至

1976年,毛主席与世长辞,当这个噩耗传出后,全国百姓都为之悲恸,不愿意接受现实。

李敏收到消息后,难以置信,怎么爸爸会走得这么快?她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大抵是世界上最让人难受的事。

随着消息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来看望毛主席,与他告别。

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李敏却没有看到最想见的那个人。

她致电毛主席最后的副卫士长张仙朋:“叔叔,你怎么还不来北京悼念爸爸啊?

为什么毛主席逝世后,李敏会给他打电话呢?他和李敏之间是什么关系?



没见上最后一面

9日下午3时,广播电台播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远在青岛的张仙朋以为他听错了。

可是紧接着广播里传出哀鸣的音乐,让他不得不接受现实,毛主席真的走了。

由于不在北京,毛主席去世后,他没能第一时间赶到,李敏才会给他打电话询问。

当他到达北京后,看到躺在水晶棺里的毛主席,他多想扑到主席身边,见他最后一面。

看着毛主席安详的面容,他不住叹气,以前总希望主席能多休息,却不想是以这样的方式。

一想起过去十几年相处的细节,他就无法控制眼泪。

与毛主席相遇



1949年9月,张仙朋工作发生调动,上面让他到沈阳文化宾馆担任接待员,当时的他还不满18岁。

在此之前,他在大连的一个牙科诊所当一名学徒工,也负责街道上的管理工作。

他没想到,这份工作竟然能改变他一生的轨迹。

新中国成立不到3个月,毛主席到苏联访问,学习苏联的先进制度,顺便给斯大林贺寿。

经过东北时,毛主席决定在文化宾馆稍作停留。

12月的一天,宾馆领导通知招待部门的所有人员,这几天要格外注意,准备迎接一位神秘嘉宾。

对于这位神秘嘉宾,宾馆领导人没有多介绍,但是却一再强调他们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鉴于张仙朋在宾馆的突出表现,上面指定他来负责招待工作。

对于这一项神秘又重要的任务,他内心既激动又紧张,还充满了好奇。

到底是哪一位首长要来?要不然上面领导不会如此郑重其事。

看着毛主席神采奕奕的样子,张仙朋激动得心跳都加快了几分,他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近距离接触主席,为他服务。



平复心情后,他端着热茶走进会议室,轻轻把茶杯放在毛主席旁边的茶几上,说了句:“主席,请喝茶。”

毛主席面带笑容地看着他:“谢谢小同志,辛苦了。”

张仙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中国最伟大的领袖竟会如此平易近人,还这么客气,一点也没有国家领导人的架子。

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袋里一直在回想白天和毛主席相处的画面。

两个月后,毛主席再一次来到文化宾馆,这一次不是短暂的休息,而是停留了三天。

短暂的三天,拉近了张仙朋和毛主席之间的距离。

那是1950年3月1日,结束访问的毛主席回到东北,再一次选择住在文化宾馆。

当天晚上,卫士李家骥吩咐张仙朋准备洗澡水,当他放好水准备离开时,毛主席叫住了他。

“小同志,你今年多大了?是哪里人?”

张仙朋停下脚步回答:“主席,我今年16岁,家里穷没读几年书,小学还没毕业,山东人。”

当听到他小学还没毕业,毛主席的眉头皱了一下,继续问道:“这个工作辛苦不辛苦?每个月能发多少钱?”

作为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很关注百姓的生活,只有走进他们,才能了解得更加透彻。

张仙朋笑着说:“主席,这份工作很轻松,所有人都是供给制,每个月能拿到一块钱。”

虽然当时的张仙朋只有十六岁,也没经历过太多,但毛主席平易近人,和他谈话一点也不拘束。

毛主席在即将离开的时候,派人找到他,询问:“主席想问一下,你愿不愿意到北京来?”



张仙朋从未想过还能到北京工作,他很渴望这样的机会,但不好意思表现得太激动,只是回答:“我听组织的。”

提心吊胆地工作

虽然之前和毛主席接触过,也接待过主席,但真的到他身边工作,张仙朋还是很紧张。

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道:“在我身边工作虽然说起来很好听,但是工作也很辛苦,你们会休息不好的,你愿意吗?”

众所周知,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养成晚上工作,白天休息的习惯,他工作的时候,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要被迫“加班”。

听到毛主席如此关心的话语,张仙朋紧张的心情一扫而空,他立刻回答:“我不担心吃苦,愿意到主席身边工作。”

1951年4月的一天晚上,毛主席一边喝茶一边批阅文件,听到有人进来,他操着湖南口音说:“弄个蜡烛来吧。”

张仙朋刚到毛主席身边工作,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湖南话,以为主席是想要吃辣椒。

他着急忙慌跑到厨房,吩咐厨师做一盘炒辣椒。

当他把辣椒送给毛主席才发现,他误解了主席的意思。

原来毛主席是想要一支蜡烛,屋子里光线昏暗,不太方便查阅文件,谁知张仙朋跑去厨房做了盘菜。

毛主席见他一直没回来,便吩咐其他同志去寻找蜡烛。

做错事的他站在旁边,大气也不敢出,担心毛主席会责怪他。

似乎是察觉到他的小心思,毛主席并没有责备他,也没有生气,反而还吃了几口菜。



毛主席说话带着浓厚的湖南口音,不了解他的人难免会弄错,就连警卫员也时常闹笑话。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有人给毛主席送了一些桃子,工作人员洗干净后放在办公桌上。

毛主席睡觉前让张仙朋拿几个桃子来吃。

结果张仙朋把“桃子”听成“刀子”,还一脸疑惑:“什么时候毛主席开始使用刀子了?”

想要问得清楚些,毛主席却又埋头批阅文件,他只能在办公室寻找,可办公室没有。

他又不敢打扰毛主席,只能把李银桥找来:“主席说想要刀子,可我找不到。”

李银桥也一脸疑惑,他仔细思考,问:“你应该是听错了,主席要的应该是桃子,我们洗干净后放在办公室里。”

张仙朋恍然大悟,拿了一个最大的送到毛主席卧室,小心翼翼询问:“主席,你要的是这个吗?”

“对,就是它。”此时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但毛主席一点也不着急,应该是沉浸在工作中。

还有一次,他去毛主席卧室打扫卫生,却未想到惊扰了正在休息的毛主席。

接连几次犯错,张仙朋有些惴惴不安,已经做好检讨的准备。

这天毛主席把他叫过去,聊天似的问道:“小张啊,我在你眼里很可怕吗?”

“这...”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毛主席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说:“你们整天照顾我,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又不是牛鬼蛇神,你们不用这么害怕,否则我会生气的。”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原来在毛主席身边也可以无拘无束地生活。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句话毛主席不是说说而已。

当听说谁遇到困难,毛主席都会伸出援手,帮他们度过难关。

1961年12月20日,张仙朋高烧不退,请了几天假。

毛主席让他休息几天,等养好身体再来工作。

当时毛主席身边只有两个人,张景芳刚来没多久,张仙朋担心他照顾不周到,给主席写信询问。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