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粟裕临终将手枪放毛主席照片旁,楚青:他下辈子还想当毛主席的兵

0
分享至

前言

1984年,粟裕病重,在去世之前他做了一个令人不解的举动,将自己珍爱的手枪放在了毛主席照片旁边,最后还是他的妻子楚青解开了大家的疑惑。

“他的意思,是下辈子还想当毛主席的兵啊!”

粟裕和毛主席,究竟有着哪些传奇往事?楚青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解读呢?



一 、跟着毛、朱学打仗

粟裕和毛主席的故事,要从1929年说起。

当时毛主席卸去了前委书记职务,去福建永定养病,粟裕和他麾下三连就肩负起了毛主席等人的保卫工作。

这是二人首次长时间相处,也为两人后来的交情奠定了根基。

不过粟裕的性格比较“木讷”,所以这段时间的相处,并没有引起毛主席太多注意。

毛主席甚至没有察觉到,身边有个潜力惊人的“好学生”。

不过这也属正常,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可粟裕当时一无“文凭”,不是黄埔军校学员;

二无“战绩”,只是兵头将尾的连党代表,不算出彩,他给毛主席留下的印象就是八个字——

“细心周到,踏实可靠。”



真正让粟裕走入毛主席视线的,还是他在1930年出任师长后的一系列表现。

当时,蒋介石调动10万国军围剿苏区,毛、朱二人诱敌深入,边打边退,没想到敌人有所察觉选择了分兵。

毛、朱二人商量后,决定先打掉张辉瓒一部,可几次设伏都没成功。

关键时刻,粟裕亲自乔装成敌军排长,带人前去侦察。

在与张辉瓒一部迎面撞上之后,粟裕巧妙地混了过去,同时打探清楚了敌军相关情况,回来后将消息汇报给了毛、朱二人。



同时他还提出了建议:

“敌军求胜心切,我们可以再派一支小分队去引诱,在龙岗歼灭敌人!”

这个计划得到了毛主席和朱德的认可,于是我军派出一个营当“诱饵”,把张辉瓒等人引入了4万红军的包围圈里。

张辉瓒自以为小心谨慎,殊不知我军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最终张辉瓒被俘,他麾下一万多人被全歼。

此战,粟裕的侦察和建议立了大功,而他也从毛、朱二人的统兵过程中汲取到了经验。



等到第二次反“围剿”的时候,他已经从“提建议”变成“主动出击”了,同时也在接下来几次反“围剿”斗争中立下了卓越功勋。

旁人都在夸赞他,粟裕本人却十分谦逊。

“战争有内在规律,想赢就得找到它,这是我跟着毛、朱学会的东西。”

粟裕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崛起的条件。

只是他后来在“师”级岗位上又盘桓了八年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 、千里马终遇“伯乐”

原来,1932年宁都会议后,毛主席遇到了一时的困难,没能顾得上粟裕。

直到1935年问题才差不多解决,而此时的粟裕还在南方丛林里打游击。

等到毛主席多方打听,想对粟裕委以重任的时候,却意外得知一个消息:

“粟裕同志可能已经牺牲了!”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流血牺牲是常有的事情,毛主席来不及悲痛,就要重新投入到忙碌的革命工作中去。



当然,对粟裕的纪念肯定是有的——

1937年,陕北苏区会议哀悼牺牲同志的时候,粟裕被列在了名单的第34位。

结果就在这次哀悼会议七个月后,毛主席又得知了粟裕并未牺牲的消息,原来粟裕一直在南方打游击,所谓牺牲不过是国民党反动派放出来的烟雾弹。

毛主席为粟裕的幸存而高兴,不过却并没有给他安排新的职务。

但此后毛主席一直关注着粟裕,每逢捷报必有嘉奖,有时候粟裕遇到问题,毛主席还会亲自通过新四军军部给他打气,可以说对他极其重视。



1945年,粟裕在天目山“披荆斩棘”,豪取连胜,毛主席得知之后感慨道:

“粟裕了不得,我看他以后能够指挥四五十万人!”

事实上,解放战争中的粟裕的确达到了毛主席的预期。

而我军中带兵数量达到这个规模的将军一共就三位,除粟裕外,只有林彪和彭德怀元帅。

抗战结束后,粟裕被任命为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野战军司令员。

他本是能当华中军区司令的,不过他得知消息后拒绝了,转而推荐了张鼎丞。

党中央一开始认为,粟裕比张鼎丞更合适,粟裕这么认可张鼎丞,可以让张鼎丞同志给他做副手。

不过粟裕屡辞不就,最终党中央才同意了他的意见,而且还只是他“二辞司令”“第一辞”。



粟裕的“第二辞”,是1948年辞让华东司令

毛主席等人原本的打算是让陈毅到中原军区工作,华东野战军司令和政委的职务就交给粟裕兼任了。

可是粟裕听到任命后十分着急,反复恳请让陈毅留下来。

得知中央已经作出决定后,粟裕依旧请求保留陈毅在华东野战军的职务。

粟裕不慕权势,属实令人钦佩,不过以他的才能如果只挂个副职,也实在是有些“浪费”了,所以毛主席最终还是把战役指挥权交到了粟裕手里。



粟裕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从宿北到鲁南再到莱芜,三个月内转战南北,几无败绩。

七战七捷振奋人心,孟良崮战役更是一举打掉了国民党五大王牌师之一,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正如毛主席所说:

“程普虽是老将,赤壁之战却是周瑜挂帅,可见行军打仗不能排资论辈,要大胆地任用英才!”

粟裕这匹“千里马”,终于在毛主席这位“伯乐”的手下彻底绽放光彩,而粟裕与毛主席的情谊,还远远不止于此。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情谊绵延

时间来到1950年,毛主席有意收复台湾。

粟裕曾提议让林彪指挥这场战役,不过毛主席还是决定由粟裕来负责,抗美援朝爆发后粟裕也是挂帅人选。

1950年7月,毛主席专门发出电报,告知有“重要任务”交予粟裕执行。

而这项重要任务,其实就是让他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为出兵朝鲜做准备。



之所以选择粟裕,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粟裕在解放战争期间,表现出了极其优秀的大兵团指挥作战能力。

尤其擅长以弱胜强,曾多次在人数和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粟裕尽打神仙仗!”

其二,粟裕和萧劲光、萧华关系不错,这二人过去长期在南满作战,对于东北和朝鲜的风土人情比较了解,有他们配合粟裕打仗时更加如鱼得水。

毛主席让周总理把这两个人调给粟裕当副手,又把三野九兵团、四野十三兵团和一野十九兵团这几个粟裕比较熟悉的兵团调为东北边防军,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后来粟裕没有挂帅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粟裕的身体不支持。

除了患有高血压和肠胃疾病外,粟裕当年还患有美尼尔氏综合症,就连日常工作都难以完成,需要健脑器充当辅助。

毛主席一开始的打算是“等一等”,等粟裕疗养差不多了,再请他带兵上阵。

可粟裕的病情迟迟不见好转,甚至有恶化趋势,最终也只能换人。

粟裕曾经在战场上六次负伤,有两次更是伤到了脑袋,这为他的健康状况埋下了隐患;

再加上解放战争期间,他指挥大兵团作战,夜以继夜工作,缺乏足够的休息。



尽管粟裕错过了这次“挂帅”,可毛主席对他军事能力的认可丝毫不减。

1961年与蒙哥马利元帅交谈的时候,蒙哥马利元帅夸赞毛主席用兵如神,毛主席却笑着摇摇头:

“我有个战友叫粟裕,他才是最会打仗的那个……”

凡事加上一个“最”字,其中意味便是截然不同的。

根据原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师哲与石征先的回忆来看,毛主席的确是说粟裕“最会打仗”,由此也可见毛主席对粟裕的认可。



1955年授衔的时候,毛主席本来是有意授予粟裕元帅军衔的。

不过就像过去两度辞让司令一样,粟裕这次又是坚决不要,最终才授予了他大将军衔。

“两让司令一让帅,令人钦佩,实在难得!”

无论是从军事家、战略家还是从革命家的角度看,粟裕都称得上是楷模,他是全党全军学习的光辉典范,也是曾叱咤风云的战场悍将。

不过,在粟裕心中这些荣誉或许都不算什么,并不是他真正想要追求的,所以他临终前才会把手枪放到毛主席的照片旁。

那么这到底有何寓意呢?

四 、枪、照片与夫人

在我军中,曾有这样一个说法:

“毛主席是统帅,所以他从不带枪;粟裕是战将,所以他枪不离身。”

这句话颇有道理,最起码粟裕爱枪这是公认的事实。

他小时候就时常缠着家里长工,请对方给他做木枪,后来他参加革命缴获真枪,更爱不释手。

根据开国中将王必成的回忆,粟裕不仅爱枪,而且还是一名神枪手。



1962年去山中打猎的时候,粟裕就给大家露了一手——

在韩先楚开了一枪使得猎物仓皇逃窜的时候,粟裕还能一枪命中一只公兔,这让毫无斩获的许世友等人看得瞠目结舌。

平日里,粟裕就有收藏枪的爱好。

战场上缴获的、我军自己制造的,毛主席以及其他人赠送给他的,他都收藏得很好,偶尔拿出来看看,往昔的峥嵘岁月仿佛又浮现在了眼前。



1984年,粟裕病重。

或许是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了,粟裕让家人翻出了一个箱子,然后拿出里面的两支手枪,放到了毛主席的照片旁边。

简单的一个举动,却仿佛耗光了他全部的力气,他滑落在床上闭目不语,大家面面相觑,都不知道他的这个举动是何意味。

唯有粟裕的夫人楚青,看到这一幕后眼眶湿润了,许久后才同众人说道:

“他的意思,是下辈子还想当毛主席的兵啊!”

其他人恍然,既为粟裕和毛主席的情谊而动容,也为楚青对粟裕的了解而感慨。



1939年,粟裕在皖南开会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楚青,此后便记住了她,接连给她写了好几封信,表达了想要追求她的意愿。

然而刚刚参与革命的楚青,并不想考虑私人感情,于是直接拒绝了粟裕,甚至还同粟裕直言:

“我是来革命的,不是来谈情说爱的,现在不考虑这种事。”

此后,粟裕忙于革命,也就没有再提这件事情。

不过他对楚青的态度和感情没有变,相处了几年时间后,楚青最终被粟裕打动,两人走到了一起。



两人婚后关系十分和谐,楚青为了照顾粟裕,甚至主动离开自己的岗位,专门照顾粟裕的饮食起居,替他整理出了不少作品。

可以说,楚青就是最了解粟裕的那个人。

也正因如此,楚青对粟裕行为的解读才会更有说服力。



1984年粟裕离世后,楚青遵从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到了过去的战场上,让他和过去牺牲的那些战友们一同在战场上长眠。

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证明粟裕需要的并不是纪念或者缅怀,在他看来,他只是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了一生。

可也正因如此,才尤为令人钦佩。

希望大家能从粟裕的故事中有所收获,领略这位战将在战场的卓越风采,体会他与毛主席的战友情谊,也牢记他为革命做出的无私奉献与牺牲。



参考资料

《粟裕与毛主席的交情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新华网

《毛主席任用干部的艺术》 学习时报

《保持常胜纪录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 人民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啾咪侃侃史
小啾咪侃侃史
历史解说 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欢迎关注
7089文章数 40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见面后 美方第一时间发新闻稿积极评价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见面后 美方第一时间发新闻稿积极评价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外观内饰升级/六项权益 全新哈弗H6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亲子要闻

她居然还是跳的最好的一个

手机要闻

别急着换机,下半年有6款迭代旗舰在路上,超声波指纹已成标配!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