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笔墨书写,续传文脉!成都市第二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来了

0
分享至


国画

卷轴里描绘着千年文明的瑰丽世界

汉字

笔墨间书写着江河万古的人文经典

从历史走来,在现代赓续

年轻的力量

是中国书画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

今年4月,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青团成都市委、成都市文联、成都市少工委决定以“蜀风雅韵 天府丹青”为主题,在成都市全市范围开展第二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活动将持续至今年8月,为全成都市热爱书画的中小学校(含中职)、青少年宫及在校学生、书法(美术)老师们搭建书画传习大舞台,一展笔墨技艺,共育艺术修养。


首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

本次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传习传统书画艺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将书画文化传习传承融入中小学思政课程、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PART.01

主体活动


主体活动由“1项传习大赛+2项推选活动”组成,传习大赛分为软笔书法、硬笔书法、中国画3大类和小学组、初中组、高中(中职)3个组别,课例推选活动分为中国书法、中国画2大类和小学组、初中组、高中(中职)3个组别,工坊推选活动不分类别和组别。活动将邀请书画名家组成专家评审团,配合开展指导与培训工作,颁发评审专家证书并推荐参加全省书画传习导师推选活动。

01

书画传习大赛

活动主题

蜀风雅韵 天府丹青

活动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含中职)、市青少年宫

活动时间

2024年4月至7月

实施阶段

启动及作品征集(即日起至5月17日):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县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作品征集活动。以学校为单位,由各学校指定专人进入“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书画传习大赛)报名通道”(https://cdsh.dotway.cn)提交参赛作品。启动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书画传习大赛系列宣传活动,各区(市)县确保大赛宣传覆盖辖区内所有学校。

区(市)县初赛选拔赛(5月20日至6月7日):各区(市)县指定专人使用组委会提供的专属账号进入活动网址,筛选所属辖区内各学校报名提交的优秀书画作品,适时举行线下本地选拔赛,推选产生参加全市评选活动的参赛选手(数量不能超过全市评选活动分配名额,见附表),原则上选拔赛参赛选手不得低于全市评选分配名额的3倍,参赛选手名单须在当地主流媒体进行公示。期间开通“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全市评选(书画传习大赛)报名通道”(httrps://cdsh.dotway.cn),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市青少年宫牵头组织报名,并上传参赛选手线下本地选拔赛作品图片。

全市复赛(6月17日至6月21日):根据各区(市)县报名提交的优秀书画作品,邀请书画名家通过线上评选的方式推选产生全市决赛参赛选手。

全市决赛(7月中旬):全市决赛采用综合赛制,按照类别(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中国画)和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中职》组),现场组织开展书画创作比拼(其中软笔书法包含临帖及指定主题创作;硬笔书法包含自选及指定主题创作;中国画按指定主题开展创作)和书画素养比拼活动。

全市决赛总成绩由书画创作比拼、书画素养比拼成绩组成,按照7:3权重相加确定。择优推荐参加全省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活动,期间由大会组委会统一组织前往。

参赛要求

作品内容:围绕活动主题,结合成都历史名人、诗歌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及家风家教、廉洁文化等主题创作书法作品(字体不限)和中国画作品(风格不限)。

作品规格:软笔书法及中国画参赛作品为宣纸(含绢类)创作,宣纸尺幅限于四尺(高138cm,宽69cm)、六尺(高180cm,宽97cm)整纸以内,手卷作品尺寸为高35cm,长180cm以内,册页作品成品尺寸每页高宽不超过40cm,正文页数为5—12开(10-24页),不得采用非纸张类材料创作(绢类除外)。硬笔书法参赛作品书体不限,为小品类创作,规格统一为 A4(21cmx29.7cm),横竖不限,参赛者可于“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书画传习大赛)报名通道”内“下载专区”下载相应模板打印使用。所有作品均需落款及印章。

全市决赛参赛要求:1. 书画创作比拼(区分类别和组别现场创作,以百分制评分,该项占比 70%)

(1)书法创作比拼(软笔书法)由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3小时内现场创作完成2幅书法作品(1幅临帖作品、1幅为指定主题创作,均字体不限,作品评分占比3:4)。

(2)书法创作比拼(硬笔书法)由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3小时内现场创作完成2幅书法作品(1幅自选主题作品、1幅为指定主题创作,均字体不限,作品评分占比3:4)。

(3)中国画创作比拼由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3小时内现场创作完成1幅指定主题中国画作品(风格不限)。

全市决赛期间,现场将为每位参赛选手提供比赛用纸(软笔书法创作比拼仅提供四尺和六尺整张宣纸各3张、硬笔书法创作比拼仅提供 A4 尺寸创作用纸3张、中国画创作比拼仅提供四尺和六尺整张宣纸各2张),以及普通毛笔(1支)、墨汁、砚台和毛毡。参赛选手可自行准备比赛用纸、毛笔、墨汁、砚台和国画颜料。自备比赛用纸请勿装裱(册页除外),使用自备比赛用纸而不符合尺寸和幅式要求者不予评选。

2. 书画素养比拼(区分类别和组别,采取笔试形式进行,以百分制评分,该项占比 30%)

由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40分钟内完成书画知识试题作答。所有试题均从书画素养比拼题库中随机抽取。书画素养比拼大纲将适时公布。

全市评选活动报名要求

报名时间:5月20日至6月7日

报名方式: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市青少年宫通过官方开通的“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全市评选(书画传习大赛)报名通道”进行报名,按照提示如实填报参赛选手信息。

报名信息:除了填报参赛选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身份证号码、就读学校及班级、所在区(市)县、参赛类别、参赛组别、通讯地址、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式、指导老师姓名及联系方式(应备注学校或青少年宫老师)、带队老师姓名及联系方式、传习导师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还需上传2寸近期免冠蓝底证件照片(分辦率:413*626像素,尺寸:35*53毫米)、选拔赛获奖作品照片(宽度:750PX,大小:小于10M,并明确作品名称及名次)和区(市)县委宣传、教育部门加盖公章的报名统计表扫描件(宽度:750PX,大小:小于10M)。

其他要求:每位参赛者仅可报名1类别1件参赛作品。主承办执行单位有权使用参赛者提交的材料进行相关宣传推广活动,包含但不限于:拍摄、展览、新闻报道、出版等。

全市决赛奖项设置

坚持引导为主、奖励为辅的原则,区分类别、组别评选产生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总人数不超过参赛总人数的50%,获奖比例为 2:2:3:3)。一等奖获得者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奖。

请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02

书画教学课例推选活动


全市中小学校和青少年宫书法(美术)老师参加,分为区(市)县推选活动和全市推选活动两个阶段,采取视频推选的方式进行。活动由各区(市)县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推荐本地中小学校和青少年宫老师,按照要求选定主题并录制上传1节完整精品书画教学课例视频作品参赛。评委结合教学课例呈现的知识讲授、教学互动、内容适龄、整体呈现等情况展开推选。推选活动区分类别和组别,评选一、二、三等奖并择优推荐参加“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全省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

03

书画传习工坊推选活动


全市中小学校和青少年宫参加,成都市首批优秀书画传习工坊不可重复参与推选,分为区(市)县组织申报和全市推选活动两个阶段,采取“视频+资料+实地考察推选”的方式进行。由参选学校和青少年宫录制开展书画传习工坊建设的视频作品,并提供相关图片、文字等佐证材料。组委会组织评审团队实地考察,并结合基础建设、课程设计、成果展示、现场呈现等情况展开推选。推选活动不区分类别和组别,推选“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工坊优秀项目”,择优推荐参加“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全省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大会组委会针对书画传习工坊开展动态管理,建立优奖劣汰的进退机制。

PART.02

配套活动

01

青少年书画传习传播活动


在第二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网站开设线上传播专区。依托书画传习专家库及书画传习工坊、优秀教师、学生代表,适时开展书画传习趣味课堂、优秀书画作品巡展、“我是中国书画传习人”短视频挑战赛等活动,打造“书画传习热度榜”。

02

青少年书画艺术嘉年华


全市决赛期间,通过文艺汇演、视频展播、互动交流、文创集市等形式,多维度呈现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系列成果,活动现场为全市书画传习大赛、书画教学课例和书画传习工坊获奖代表及区(市)县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工作者颁奖。鼓励各区(市)县积极推荐优秀节目。

03

成渝双城青少年书画文化交流活动

紧扣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遴选成渝两地青少年优秀书画作品举办线上线下作品展,合力献礼新中国,以书画为媒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打造双城书画文化新IP,推动成渝双城文化共兴。

书画青春

落笔有你

让我们再次相约

坚定文化自信

写端端正正中国汉字

画锦绣天府大美中国

期数:3064期

文:组委会 刘代萱 网络

图:韩汶君 网络

编辑:刘代萱 责编:邓茹月 审核:叶韬

★转载请标明来源,版权保护离不开你我的参与!

有一种美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4962文章数 14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