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答卷”——记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凤翅山村“第一书记”赵洋

0
分享至

“我就是想下去干些实实在在的事儿,这样心里感到很幸福。” 翻开赵洋的驻村工作日记,这样一行饱蘸情感的话映入眼帘。
时间拨回2020年11月,30岁出头的赵洋,作为镇平县委编办派驻到高丘镇凤翅山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刚进村时,自己究竟要干什么,心里一清二楚。
他有激情,更有行动。驻村以来,他严格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用脚步丈量初心,以行动践行使命。2022年11月,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由驻村工作队员转任“第一书记”。
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赵洋用扎根基层的“真心”,为民谋利的“初心”,奋进担当的“决心”,倾心办实事、精心谋新篇、用心促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答卷”。
昔日“软弱涣散村”,今朝“蝶变”展新颜。如今的凤翅山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村民收入逐年增加,满意度大幅提升。赵洋也因此被评为“2022年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优秀驻村干部(先进个人)”。
建强堡垒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城里来的年轻小伙子能做啥,估计混两年就走了。”戴着眼镜,文质彬彬,一副书生模样的赵洋自嘲刚转任驻村“第一书记”时,很难得到村民的信任。
村民的质疑让赵洋夜不能寐,他反复琢磨着如何才能获得村民们的信任。凭借多年对凤翅山村的“脚步丈量”,凤翅山村蝶变的蓝图开始有了清晰的框架:围绕争创“五星”支部,与村“两委”和党员深度谋划,确立“创五星、促振兴,建设富裕美丽文明新村”长远目标,求创新、谋突破、促发展。
蓝图绘就,重在行动。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基层党组织。赵洋深知,虽然凤翅山村已实现整村脱贫,但村“两委”班子力量薄弱,党员队伍凝聚力不强,仍属于“软弱涣散村”,与“五星”支部创建和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他制定下他的第一工作计划:建强党组织。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赵洋用心用情用力提高着全体党员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他发挥领学促学作用,通过修订完善学习计划、邀请专家授课、集中交流研讨等形式,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带头抓好自身学习,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同时,为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赵洋明确村“两委”班子成员责任分工,健全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定期晾晒成绩,积极引导党员参与村级事务和公益事业。每季度进行一次全村大走访,了解民情,征求民意,好的发扬推广,问题短板真情整改,切实提升支部工作村民满意度。
在此之上,赵洋坚持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社会治理与基层党建“两网”深度融合,不仅将网格员数量增至20人,还在党群服务中心西侧办公区设立“说理屋”,定期邀请县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专家为村民授课,引导村民依法表达权益诉求,确保问题在网格中发现、矛盾在网格中化解、平安在网格中创建。
如今,在赵洋的带领下,凤翅山村成功摘掉“软弱涣散村”帽子,一个重新焕发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开始引领乡村振兴。
心系民生 解决村民关切问题
支部建强党旗飘扬之下,凤翅山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村庄路面硬化、桥梁拓宽、安装路灯、坑塘治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修建,又为凤翅山村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初夏时节,走进凤翅山村,宽阔干净的巷道,规划有序的民居,花木交错的游园……凤翅山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得益于赵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村庄亮起来、美起来,乡亲们生活更舒心。“以前,整个村子都没有路灯,一到晚上黑黢黢的,很不安全,现在太阳能路灯安装上了,更方便多了,晚上也能出去走走;以前村里的路是土路,小赵来了后,让全村都变成了水泥路……”看着村里面貌日新月异,村民们纷纷为赵洋竖起大拇指。
跑项目、筹资金,不知跑了多少腿、流过多少汗。在一次次的奔走中,赵洋绘就出凤翅山村的美丽画卷:新修公路1.2公里,硬化7个村民小组道路4公里;争取投资320万元,对北徐营村的桥梁进行拓宽加固;为全村四个自然村贯通了4.5米宽水泥路,沿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争取鲁庄河坑塘治理、谢沟水井修建等项目,增设太阳能路灯50盏;在此基础上,多次与内乡牧原集团协调,为该村投资建设1个农家书屋,2个文化广场。
“驻村的日子,虽有些许落寞,但看到自己干成的一件件事,听到村民的一声声感谢,就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赵洋在驻村日记里写下的一段感悟,也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用使命与担当践行着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使命。
产业带动 打造乡村振兴引擎
巩固脱贫成果,继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产业振兴,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村民有活干、有钱赚,实现增收致富。
凤翅山村位于镇平县西北部山区,距县城38公里,毗邻内乡县马山口镇,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08户1281人,地域面积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小山区大丘陵地形。近年来,在县委编办的对口帮扶下,凤翅山村已建成了千亩油用牡丹种植基地,村民收入逐年递增。
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是赵洋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最关切的事。
为此,赵洋又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次前往张林、侯集、贾宋等种植产业大镇考察学习,成功引种蟠桃品种果树2万棵,成立新诚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县。他还多次洽谈对接,与四川中药材企业达成千亩油用牡丹基地销售协议,签订药材皂角刺长期供应合同,使油用牡丹基地增收30%以上。
发展特色种植业只是赵洋带领村民致富的众多举措之一。目前,赵洋正在与牧原集团深度对接,力推占地200亩、年产十万头养猪项目早日落地,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下一步,他还将积极联系用工单位,组织群众参加牧原等企业招聘会,衔接南阳山东商会就业帮扶,及时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推送务工信息,确保有意愿的劳动力100%就业。
产业发展起来了,村庄的文明氛围也要跟上。
驻村以来,赵洋积极协调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活跃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协调县教体局为村里配备体育器材20件,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提振了村民精气神。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推举“四老”人员参与村“四会”工作,推动落实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做到孝亲敬老,破除陈规陋习。
赵洋说:“下半年,我计划持续通过送戏下乡、文体竞赛、劳动技能大比拼等方式,开展文化‘细雨’润人心活动。同时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乡贤’等评选活动,不断倡树乡村文明新风。
凤翅山上党旗红,乡村振兴谱新篇。赵洋表示,将继续以民呼我应的赤诚情怀,在“五星”支部创建中作表率,在乡村振兴推进中作先锋,为凤翅山村建成富裕美丽文明新村贡献力量,谱写青春无悔的华丽篇章。(王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阳日报
南阳日报
讲好南阳故事 凝聚南阳力量
7297文章数 56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