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举人”在今天是什么职务吗?范进职位给你或许你更疯狂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噫!好了!我中了!——’说完,往后一脚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这是著名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一篇文章,也就是我们今日熟知的《范进中举》中的句子。

读过这篇文章,或者是了解这篇文章的都知道,范进在中举之后疯了。

少时的我们,不了解历史,想不明白中了“举人”至于疯癫吗?

那么,你知道“举人”在今天是什么职务吗?

如果把范进的职位给你,或许你只会更加疯狂。

而要了解这一切,就要从古代科举制度的出现,以及这一制度对于古代社会的作用说起。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从夏朝开始,不管哪朝哪代,人才对于社会都相当重要,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但人才制度,一直笼络在一个阶级的手中,这就是“士族”。

“士族”多由各地士绅、地主、官员等组成,他们是除了皇家外的一大阶级,遍布全国各地。

秦朝由于国家存在时间过短,对人才的选举并没有太多的不同,真正出现人才选举的制度,应该要从汉朝刘邦说起。

刘邦初建国时,就曾经下令让全国各级官员向中央推选人才。



这导致这些人才的决定权,掌握在官员或者是各地豪绅手中,初始时没太大的弊端出现,但时间一久,这些人就由“士族”成了“势族”,他们掌握着各地的权力。

魏文帝时期,“势族”的权力严重影响了中央的统治,于是魏文帝接受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对人才的选拔制定标准。

但“九品中正制”很快也造就了新的“势族”。

有一首童谣,就很直观地反映了这种制度的弊端: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既然有弊端,时间一久就一定需要进行改进。

于是,隋炀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各种制度,将官吏授权都收归中央任命。

权力收回来了,下一步就是选拔的方式。

如何选拔?

隋炀帝在朝臣的建议,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下,首开“进士科”。

“进士”之意,为“可以进受俸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吃起了“公家饭”。

而隋炀帝时期的“进士科”,考取的科目内容主要是时务策,也就是讨论国家政治的论文,也称“试策”。



这种选拔方式虽然刚刚出现,但却也是历史上首次将读书、考试和入仕等,作为读书人进阶的程序,也开创了科举制在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所谓“学而优则仕”,只有读书学问好的人,才能成为“士人”。

唐朝延续了隋朝的科举制,将考试的科目发展成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在武则天时期又首开“武举”。

唐朝选拔人才,不仅要求这些人要有优异的科举考试成绩,还得有各地名士的推荐,于是就出现了“投卷”。



“投卷”的意思,就是学子向这些名士献上自己的“代表作”,作为“敲门砖”。

比如宋濂,他入仕的过程中,就曾“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宋朝“重文轻武”,对科举制更加推崇,但这也导致了过犹不及,“官员冗余”的情况开始出现。

宋朝也对科举制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科举“三年一次”,以及分为三级考试的制度,在后来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元代时期虽然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同样沿用科举。



《金史》曾记载了一段对话:

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浩入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曰:“谁欤?”浩曰:“秦始皇。”上顾左右曰:“岂可使我为始皇乎。”事遂寝。

这段话,说的是担任金国太师的张浩,在面对金国皇帝欲罢科举时说的话,正因如此,科举制才会在元、清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时继续存在。

而元朝这一时期,对科举基本与宋朝等同,只不过开设了双榜,左榜为蒙古人、色目人应考;右榜供汉人、南人应考。

不同榜对录取名额也不同,左榜名额多,而右榜名额少。



明清制度、举人的权力

明代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三年一次又有先后缓冲时间。

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则是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明清时期主要是省城。

时间则是秋季,所以也就有秋闱的说法。

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其中第一名则有“解元”之称。

明代著名的四大才子之首唐寅,就是乡试第一,因此也有“唐解元”之称。

会试是全国性考试,考点一般都是在京城,由礼部主持,因此也有礼闱之名。



会试一般在乡试之后第二年举行,考期是第二年春季二月,因此也有民间习惯称会试为春闱。

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俗称出贡,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之后为殿试,殿试一般在当年举行,殿试考生都是贡士,而这场考试的考生均不会落榜,只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按照答卷优劣进行排名。

殿试结束后第二天就阅卷、第三天放榜,所有参加了殿试的考生统称为进士。

皇帝会按照名次分三甲,按照《明史》说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人数不限,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也不限,赐同进士出身。



从乡试的解元、到会试的会元以及殿试的状元,如果每次考试都得第一,也就是“连中三元”,这是古代读书人至高的荣誉。

整个明朝,能做到此者,也只有朱元璋时期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两人。

科举如此难,范进只是一个“举人”,还未中“进士”,为什么会兴奋到发疯?这就要说一下这些文人们的待遇为何了。

还是以明清为例。

殿试之后,进士们都会进翰林院,三年后统一考试,只要考试合格,都会授予各级官职,有的继续在翰林院任职,有的分配到六部或者是各地方任职。



从翰林院出来的人,基本上升官都很快,而且前途也不可限量。

如明英宗之后,就规定了“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进内阁”。

这是属于进士的荣誉,那如范进之类的举人呢?

其实,举人最大的权力,就是拥有了参加会试的资格,这也意味着只要考中,就是一步登天。

这也是举人见县官不下跪的主要原因,试想一下,有朝一日他们中了进士就是与县官同级,甚至是上司。



但说白了,举人也就是一个“面试者”的资格,这样一看,似乎并不是如何使人癫狂,况且举人中“进士”的概率也只有不到5%,范进这个考了大半辈子的几乎很大概率过不了。

既然是这样,范进又怎么还是发疯了?

这就要说一下范进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以及“举人”拥有的一项权力——免征税。



范进中举、众人表现下的“举人”

按照《儒林外史》的叙述,范进应是明朝人。

明朝时期,各级官员已经很细化,他们所拥有的权力、职务等都已经很完善。

但这也导致官员数目众多,从而导致举人们,成为了各地官员的后备人选。

也就是说,举人是可以不用考中会试就当官的。

在各地方,县官多由进士担任,但除了县官,地方的其他官员基本是由会试落选的举人、各地秀才担任。

甚至一些地方,由于偏远也会出现举人当县官的情况。

所以在《范进中举》中,当胡屠夫得知自己的女婿中举后,才会高喊“贤婿老爷”。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举人”就相当于如今的县委一职,属于副处级。

这对普通人来说,自然不可谓不大。

更何况,举人有一项非常吃香的权力——免征税。

明清两代都规定,举人是不用向政府纳税的,田地所得都归举人所有。

这也是一向看不起范进的地主们,在得知范进中举后,就敲锣打鼓上门给范进送钱又送地的原因。

对地主们来说,他们的田地很多,如果可以挂在范进的名下,就可以免去一大笔赋税。



长此以往,他们可以省下一大笔财富。

而乡绅们将田地挂在范进门下,自然也需要有所表示。

这其实已经是“潜规则”一样的事情,如范进一般的举人,从中获得的财富自然也不少。

需知道,那个时代,附近乡里的举人是很少的,也就是说这些乡里的地主豪绅,他们的田地都只能挂到范进的门下。

既然如此,为何同为举人出身的张乡绅,为何也要“巴结”范进?

这个自然就是因为“官官相护”,也就是“裙带”。



不管范进之后作何安排,能否考中“进士”,范进跻身“士大夫”阶级,成为一个“官老爷”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能够与这样的人交好,张乡绅自然不会不愿。

总的来说,成为“举人”,一是拥有会试资格,二则是免赋税。

在那个时代,“士农工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范进一生都在为科举奔波,科举成为他一生的“执念”。

突然得中,范进自然受了大刺激。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