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铭记 | 整整60年!今天,我们为什么依然怀念他?

0
分享至

他流传最广的照片是偷拍的 逝世后连标准像都没有 但他的样子所有人都记得

他一生忘我工作

为了让饱尝困苦的人民过上好日子

他从曾经的白净斯文

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模样

他就是焦裕禄

“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和广大干部的好榜样”


1964年5月14日

焦裕禄被肝癌夺去生命,年仅42岁

临终前

他最后的请求是把自己的遗体

埋在兰考的沙堆上

5月12日

一张尘封62年工作照赠送给焦裕禄后人

再次揭开焦裕禄不为人知的故事


今天正好是

焦裕禄逝世整整60周年

一起重温焦裕禄的一生

缅怀,致敬!


1

不了解焦裕禄的前半生

不会理解焦裕禄做出的选择


解放初期的焦裕禄

1922年,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现属淄博市)北崮山村西头的焦家祖宅里。当时焦家开着油坊,生活尚可。父亲焦方田喜得次子,视若珍宝,请来私塾先生起名。先生叹世道艰难,便起名“裕禄”,乳名“禄子”。受爷爷影响,焦裕禄擅长拉二胡,很快成了学校雅乐队的台柱子。

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了博山县城。在日寇的劫掠下,焦家油坊的经营情况一日不如一日,家道逐渐中落。读完小学后,焦裕禄被迫辍学。

1942年,为了维持油坊生产,父亲焦方田借了一笔外债,没想到最后被讨债者逼上绝路去世。就在焦裕禄准备操办葬礼时,日军却以“共产党嫌疑分子”为由将他押到博山宪兵队。

1942年底,焦裕禄被日军押送到辽宁抚顺煤矿当劳工。他后来在自己的干部情况介绍中说:“不到一个月,我们附近村被抓去的20人死了17个,只剩我们三人,但也是带病下窑。”


日控时期的抚顺煤矿

1943年7月,焦裕禄混进消防队,乘消防车逃出日军魔爪,辗转来到江苏宿迁,并且遇到了新四军。当他得知家乡博山也有党组织后,立即返回家乡,加入北崮山村的民兵组织。

1946年1月,在一户村民家中,24岁的焦裕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他随部队来到尉氏,留任后主要负责剿匪工作。

那时,焦裕禄负责的大营区是著名的土匪窝,其中名头最响的是欺男霸女、杀人如麻的黄老三。

嚣张的黄老三命令手下偷袭区部,要“活捉焦裕禄”。焦裕禄事先获得情报,沉着应对。他带着20多位民兵,“活捉了来活捉自己的土匪”。

然后,焦裕禄张榜公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告示一贴出,无数土匪倒戈,黄老三身边的“勤务官”梁长运也弃暗投明了。

焦裕禄还单刀赴会招降黄老三,但黄老三不仅不投降,还变本加厉地安排手下暗杀焦裕禄。

那段时间,焦裕禄“睡一觉换一个地方”,有时甚至上下半夜睡在不同屋子。多年后,女儿焦守云听母亲徐俊雅回忆过那段日子:“那时候你爸胆子真大,天黑时安排好工作,腰里别把斧子就出门了。”

后来,焦裕禄用计将黄老三抓住又放走,悄悄率队顺藤摸瓜,将黄老三及其党羽一并抓获。

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投身到国家建设中。

1953年6月,31岁的焦裕禄响应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来到河南洛阳矿山机器厂。焦裕禄一生工龄18年,其中有9年属于洛矿。


焦裕禄同志在洛矿原办公楼前留影

焦裕禄抵达洛矿时,这里刚刚筹建完毕。一年后,领导决定选派焦裕禄和其他几位同事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

焦裕禄虽是小学文化程度,但到哈工大后,他如饥似渴地查阅资料,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立即向老师、同学请教。半年后,焦裕禄与同学们有机会“转入本科阶段学习”。


上世纪50年代的哈工大校园

但就在此时,洛矿来信:厂里对培训计划做出调整,决定让你们即刻中断在哈工大的学习,到生产工艺先进的大连起重机器厂进行岗位实习。

他攥着洛矿的通知一夜没睡,天亮后,他下了决心:“还是服从安排。”

1955年,焦裕禄来到大连起重机器厂报到。

他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为苏联专家们表演文艺节目,趁机向他们请教俄语。焦裕禄与苏联专家们熟悉后,也从专家那里学会了技术方面的简单俄语。


焦裕禄(左4)与苏联专家雅辛斯基检查机床设备

在解决语言难题的同时,焦裕禄还努力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1956年,带着一身学来的本领,焦裕禄回到了洛矿。


1958年,焦裕禄(前排左四)在提升机前与厂领导、工人合影

当时洛矿党委提出“边基建,边生产,试制2.5米双筒提升机”的任务,作为一金工车间主任,焦裕禄一心铺在研制任务上,曾连续50多天没回家,吃住都在厂房,还经常开会到半夜一两点,开完就在车间的长凳上睡一晚。

在焦裕禄的带领下,一金工车间只用了3个月就成功研制了2.5米双筒提升机。后来,这台倾注了焦裕禄大量心血的提升机,整整服役了49年,直到2007年才被淘汰。

1962年,从洛矿离开后,焦裕禄再次回到河南开封尉氏县,担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2

河南发现焦裕禄珍贵照片 唤起尉氏县尘封62年的回忆
今年5月12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举行焦裕禄同志在尉氏工作照展出暨赠送仪式,展出焦裕禄在尉氏工作期间的一张工作合影,并将其赠送给他的二女儿焦守云,以特有的方式纪念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5月12日,尉氏县党史办主任张建营向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捐赠照片。

2月6日,照片中老中医史紫鹏先生的后人在参观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时,提到家中翻修老房子时发现了一张焦裕禄同志的合影。展览馆立即派人会同县史志研究室相关同志前往其家中,找到了这张尘封62年的珍贵合影。照片拍摄于1962年9月,是一张黑白合影,距今已62年。当时为落实党中央“必须把中医重视起来”的指示精神,刚返回尉氏工作3个月的焦裕禄,主持召开了尉氏县名老中医带徒工作会议。照片中共有29人,除了焦裕禄和4名县里相关负责同志、3名儿童,还有当时尉氏县的知名老中医及其徒弟。焦裕禄蹲坐在前排中间位置,第二排的凳子则让给了几位年岁较长的老中医。当时焦裕禄刚刚过完40岁生日,他手拿文稿,目光沉稳坚毅,显得严肃而干练。


1962年,时任尉氏县委副书记的焦裕禄(前右五)同全县老中医合影留念。

1962年,他第二次来到尉氏工作,距离他第一次来到这里负责剿匪相隔15年。这次来到尉氏工作之前,焦裕禄已经患有严重肝病。

重回尉氏,焦裕禄的工作重点已经变成农业建设。

焦裕禄发现,当地负责开拖拉机的机耕队吃拿卡要,于是立马写了一首斥责的顺口溜:“好饭好菜,拖拉机跑得快;无菜无酒,犁不到头就走。”借助口口相传的舆论力量,这种揩农民油水的歪风很快就被刹住了。

1962年12月,焦裕禄带着一身干劲与病痛离开尉氏,调往兰考,成为大众所熟知的焦裕禄。

3

带病赴任兰考治“三害”

20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

1962年冬天,正是河南兰考县遭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平均亩产仅43斤。这时焦裕禄被派到兰考,任县委书记。焦裕禄到兰考县不久,就亲自去老韩陵大队做调查研究,并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他说:“我们每天都在指挥生产,每天都在发言,不调查研究怎么能行呢?”作为县委书记,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关系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老百姓的利益。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深入调研,是对工作方方面面的全面了解。决不能因调研不深入、工作不细致,让百姓为自己的“决策失误”买单,让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焦裕禄在泡桐树前的留影

焦裕禄走遍兰考大地,发现黄沙满天,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盐碱地,这让焦裕禄心痛不已。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全县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在之后的一年多,焦裕禄靠一辆自行车和自己的双脚,走遍了120多个生产大队,行程1250多公里。正是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身为县委书记,焦裕禄不顾自身病痛,前往一线调查研究,用亲自调查的第一手翔实资料作为治理“三害”的决策依据

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最终让20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为治理风沙而大面积种植的泡桐,后来也成了闻名于世的民族乐器材料。


焦裕禄在老韩陵大队的红薯地、花生地和村民一起劳动

焦裕禄为了解“三害”,起风沙时,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他还经常忍着肝部剧痛,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直到住院前几天,他还挥舞铁锨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和群众一起劳动。在肝癌后期,他拿个鸡毛掸子、茶杯盖等物品顶着肝部坚持工作,常坐的藤椅右边都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1963年6月,焦裕禄又回到尉氏县担任县委副书记一职,这里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很多老朋友,能很快融入环境、团结同志、开展工作。在这四个多月时间里,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焦裕禄还总结了两条领导原理:要搞好团结、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因此被树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4

去世后埋在兰考沙丘

一生不曾与家人照过全家福

剿匪时胆大心细的焦裕禄,还是一名优秀的青年团干部,担任过青年团尉氏工委副书记。他曾说:“党是头颅,团是手足。一个人只有头颅没有手足怎么行?”

也是在青年团里,焦裕禄收获了爱情。

1950年6月,焦裕禄与徐俊雅在河南省团校举办的培训班里相识了。凭借一手精湛的二胡技艺,他成功引起了尉氏优秀团干部徐俊雅的注意,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取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两人举行了婚礼。

结婚那天,焦裕禄拉了一曲《小二黑结婚》,徐俊雅伴唱:“大伙儿呀,你拍手他叫好,都说你是一个好青年。”


焦裕禄(右)与徐俊雅

焦裕禄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直到去世前3个月,1964年春节,他才带着全家人做了一件了却心愿的私事——回到生他养他的博山。在焦家祖宅门前,他伫立许久,默默注视着早已荡然无存的油坊旧址。半晌,他才慢慢走进故宅。

大年初二,焦裕禄组织了一场家宴。焦裕禄侄子的未婚妻赵新爱以未来侄媳妇的身份参加了那场家宴。她记得当天下着大雪,焦裕禄披着一件打着补丁的衣服,时常叉着腰,脸色发黑,滴酒不沾。她还发现,焦裕禄母亲李星英的脸色也非常凝重。

“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逝世,年仅42岁。他一生不因私情乱公事、不以亲情乱原则,经常教育孩子们要艰苦朴素,要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要自食其力,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焦裕禄一生为民,甚至没来得及和家人留下一张全家福。他曾对着子女说:“劳动最光荣,不劳而获最可耻。从小要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长大后就能自食其力,就会对劳动人民有感情,才不会忘本。”


焦裕禄去世后,妻子徐俊雅(后排中)和子女们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如今兰考早已实现脱贫

焦裕禄当年的夙愿变为现实

昔日的风沙盐碱地

如今春光正好

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每到春天,那棵著名的“焦桐”,连同遍布兰考城乡的泡桐,花苞饱满,花香四溢。

在百姓心窝里扎根的人

他的精神永存人间

焦裕禄

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

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

矗立在中国大地

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


编辑 | 马媛

综合 | 大河网 环球人物 国家记忆 央视新闻 新华网 光明网 凤凰卫视 共青团 共产党员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天津广播
天津广播
天津人资讯阅读首选
17790文章数 670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