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事道:顺其情、因其势、趁其机,知此三大要点无事不可成

分享至

王阳明认为,做学问和做事,不是两件事,只是一件事。他做事有三大要点:顺其情,因其势,趁其机。知此要点,无事不可办,无事不可成。



1.人须在事上磨,才立得住

  • 【语录】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知行录》

【译文】人必须在事上磨炼,根基才稳固;才能静时心定,动时心也定。

有一次,一个学生向王阳明请教:“安静时还觉得心里的意思很好,刚一遇到事心态便不同了,怎么办?”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只知道静养而不用克己的功夫啊!这样一遇到事,便要‘跌倒’了。人必须在事上磨炼,根基才稳固;才能静时心定,动时心也定。”

王阳明一生的成就,大半出自涵养,小半出自学问。而他的涵养功夫,集中表现于“不动心”,即“心定”。因为心定,遇到任何事,他总是那么从容自信,处理问题总是那么头脑冷静。

普通人在智能、学问上不一定比那些大人物差,定心的功夫就差多了。功夫最差的人,平时没事时也定不下心来,非得想出一点事来,让自己担心、烦恼、生气、难过……种种杂念,将一颗心搅得像转轮上的小白鼠,难得片刻安宁;遇到事更不得了,心里马上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产生什么物质就难说了。最怕产生液化气、火药,一点就炸。

功夫高一点的人,平时尚能心态平和,遇到自己熟悉人、熟悉的事,心情适然,无忧无虑,一旦遇到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事,心里头便跑起了马,尘土飞扬,蹄声嗒嗒。

功夫再高的人,善于过滤信息,将扰乱情绪的内容排开,以保持内心的镇定;或善于分析信息,从有利的一面看问题,自宽自解。但一旦遇到难以排解的问题,仍会积郁于心。

功夫再高的人,早就体验到凡事都有解决办法,遇事不慌不忙,“举步徐行静不哗”,总能冷静地分析问题,从不利条件中寻找有利条件以解决问题。功夫修到此等地步,一般够用了,但跟最高境界还差得很远。一旦意识到事情确实无法解决,仍难免感到沮丧、慌乱。

真正能够定心的人,往往对世界、人生已经有通透的理解,活到“可生可死”的境界。一般人到不了也不需要到如此高的境界,但仍有必要多做功夫,尽量将自己提升到从容自信、遇事不慌不忙的地步。

如何提高定心功夫呢?做学问是一法,通过学习、思考,对许多内心充满疑虑的事渐渐领悟了,不再迷惑了,心便安定多了。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智慧提升了,自信增强了,应付大部分场合都不怯场,心不是安定多了吗?

但只是读书还不够。大文豪伏尔泰肚子里“诗书”够多了,却常跟妻子怄气,八十岁了还负气出走,冻死在外面。真正的功夫,正如王阳明所说,“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学问只能搭起一个花架子,钢筋铁骨还要从事上来。最胆小的士兵身经百战后,也会变成勇士;最没功夫的人,身经百事后,也会变得心如“定海神针”。所谓“百事”,即各种各样的事,多经历,多体验,每经一事,对心就是一次打磨,打磨越多,心越明亮。每天按部就班地做同样的事,那是远远不够的。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历来强调做事,而且他从不把做事和做学问、做功夫分成两件事。有一次,一位下属官员因为常听王阳明讲学,为没有时间拜王阳明为师而感到遗憾,对人说:“此学甚好。只是薄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王阳明听了,对他说:“我何尝教尔离了薄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唯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薄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

有的学生接受了王阳明“在事上磨”的观念,却对做事没有信心。有一次,一个学生说:“我这人只是不了事。”

王阳明说:“那是因为你不明了良知。”

学生听了,莫名其妙,却不敢再问。

王阳明又说:“所谓了事,也有不同。有了家事者,有了身事者,有了心事者。你所谓了事,大概是以前程事为念,虽说是了身上事,其实有置办家业的想法,这是想了家事。若是单了身事,言必信,行必果者,已是好男子。至于了心事者,果然难得。若知了心事,则身家之事一齐都了。若只在家事、身事上落脚,世事何曾有了时?”

一个人想办好家事、自身事,必然五心难定,只有先检索良知,安定自心,那么办任何事都无疑难、无畏怯,容易成功,岂不是什么事都一起办妥吗?由此看来,带着强烈的欲望做事,对定心的好处还不够大,如果以定心为目标去做事,或许是一条捷径。

还有的人,想做事却好像没有更多机会,只能每天做些重复性的工作,学问的进步、事业成长自然缓慢,也不利于“磨心”。

其实,王阳明所谓做事,不一定都要动手做事,动眼、动嘴、动脑,都无不可,你想做事随时都有机会。例如,王阳明教授弟子,经常找事给他们做。

对于初学者,王阳明往往让先入门的弟子教习,等“志定”后,才正式接见。王阳明在《教约》中规定,入门者每天早晨必做一项功课——当众实话实说:爱亲敬长的心是否真切?一应言行心术,有无欺妄非僻?很显然,这对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强烈的考验,在心里反省跟说出来,内心的体验大不一样。反省只是学,说出来便是行,真可谓“知行合一”。对于歌诗、习礼,王阳明都规定了具体的要求:歌诗不能躁急、荡嚣、馁嗫,目的是为了精神宣畅、心气和平;习礼时要澄心肃虑,以坚定德行。

等学生的入门功夫做好后,王阳明再亲自教授。每次临坐,先要焚香默坐多时,然后让学生讲述见解或提出问题,王阳明即时给予点拨。

王阳明的教学活动,都贯穿着“行”,贯穿着做事。他的方法很值得有意自磨其心者借鉴。例如:对着镜子,将内心的志向大声说出来,这便是“行”;不怕朋友、同事嘲笑、怀疑、嫉妒,将内心的志向告诉他们,更是“行”;大胆向你该道歉的人道歉,这也是“行”;大胆在公众场合发言,这也是“行”。总之,练心的方法很多,随时可以实行,怕什么就迎头上,练多了,心理素质自然提高了。

当然,最好的练心是积极解决生活、工作及人际关系上的难题。当一个个难题被你克服,你自然无所畏惧,此心焉得不定?



2.先讲“人性”,再求事功

  • 【语录】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知行录》

【译文】必须能够领悟人性,然后能够领悟事物的规律。

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心、性、理、良知等概念几乎可以互用。他说:“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你只要明了自己的心性、良知,自然可以明白天理。明白了天理,自然可以明白事理,办事自然有成。

那么,心、性、理、良知既然同一,为何分成三个概念呢?因为三者毕竟还有微妙的区别,王阳明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王阳明的观点很难理解,历代也有不少争议,他也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当“唯物主义”占主流时,他的学说往往被束之高阁。

但就在社会上追求事物来说,王阳明的学说其实有很多优势。世间事无非是人的事,你想把事情料理好,先要把心料理好——别人的心和你自己的心。你想把心料理好,必然从了解人性人情入手。人性人情带来事情的不断变化,成败都在人情事变中,你从源头处用功,了解人性人情,岂不是可以预知事情的变化吗?

王阳明说:“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芸芸终生,天下万象,都可归到两个原点:一个人情,一个事变。你想探寻他人的人情变化,只怕不能够,人情如潮,千变万化,怎能了解?你只能保持一心宁静,勿生妄念,使心像明镜一样,然后你才能观照他人的人情变化。

当然,做好“谨独”功夫,保持内心宁静,是一件很难的事,如何着手?不妨通过王阳明如何依人情办事,从中领悟如何做功夫。王阳明不仅是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门人弟子遍天下。而且他每到一地,都要开办学校,为教育事业作了很大的贡献。他在施教或为各地学校拟定教学宗旨时,完全依从“天理”,不让内心的“尘埃”干扰教学效果。他做到这一点,无非是保持心如明镜,尽其“人性”。

王阳明小时称得上好学,但并不喜欢苦学,而且举目所见,乐意苦学的孩子很少,那又何必要求学生苦学呢?所以,他提出了教学要求:“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绸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中国现在的老师们,应该把王阳明这段话反复背诵三遍,再抄写下来贴在书案上。许多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徒多”,教学时间多,作业多,补课多,他们以前读书时被老师逼得头昏脑涨,每天希望改革教育,现在当了老师,又去逼学生,真是忘了“良知”,不讲“人性”。

王阳明当学生时,喜欢有爱心的老师而讨厌冷漠的老师,而且他是成功人士,自然知道成功是怎么回事,主要靠的不是学问,于是他要求老师们:“视童蒙如己子,以启迪为家事,不但训饬其子弟,亦复化喻其父兄;不但勤劳于诗礼章句之间,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务使礼让日新,风俗日美,庶不负有司作兴之意,与士民趋向之心,而凡教授于兹土者,亦永有光矣。”假设老师真的能视学生如己子,即使什么都没教,已经教了很多了!而有的老师全无爱心,稍不顺心,对学生张嘴就骂,动手就打,看似教了学生很多,其实让学生蒙受了终生损失。

王阳明是做学问有成的人,自然明白自己的学问是怎么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哪一步都勉强不来,所以他要求老师们尊重学生的心理规律和接受水平,不要拔苗助长。他说: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持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俗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王阳明此语,好像不是在责备当时的老师,而像是在嘲讽今天的老师。今天的老师最大的本事是把学生弄得进学校就像进监牢一样,非但“不肯入”,反倒视老师如仇敌,宁可去网吧等地“嬉游”也不肯读书。弄得学生厌学,不仅是教学的失败,也是老师难以弥补的过失啊!

凡事都要讲规律,而有些规律确实可以自求己心。明了自己的人性以及人情变化,自可观知他人的人性人情,顺从人性人情,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3.凭良心办事

  • 【语录】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知行录》

【译文】事情来了,只是尽我心里的良知来应对,那就是“忠恕违道不远”了!

王阳明认为,一生只需做一件事:致良知。他说:“事上磨炼,一日之内不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无事时守着良知,如同有事一样;有事时也守着良知,如同无事一样。但是,凭良知做事,不一定都能做好,“乃有处得善与未善”,为什么呢?“又或事来得多,须要次第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觉衰弱”。人或因才力有限,或精力不济,不可能事事都能办好。

怎么办呢?你只要“尽吾心之良知”办事,自可问心无愧,外界的毁誉,可以不因太放在心上。他说:“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所谓事情办得好与不好,那是以外界的毁誉得失为标准;内心的烦恼、压力又因毁誉得失而来,不利于守护良知。你若尽良知办事,那么平时所说的好未必是好,不好未必是不好。关键在于你要自己心中有数,不能全凭别人说好道歹而摇动心旌,也不能因一时得失而动摇信念。

王阳明的“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如同俗话所谓“按良心办事”。这是一项很高的功夫,说来简单,做来不易。为什么呢?讲良心的人遇到不讲良心的人,一般会吃亏。好比讲卫生的人遇到不讲卫生的人,谁会弄脏谁的衣服呢?答案不言自明。那么,讲卫生的人是否应该因为别人不讲卫生而放弃讲卫生的习惯呢?答案是否定的。你讲卫生,虽然偶尔会被弄脏,终究是个干净人,到了干净的环境,你也不觉得寒碜;反过来,不讲卫生的人,常弄脏别人,自己并没有因此变得干净,到哪儿都会惹厌憎。那么到头来,真正吃亏的是谁呢?

王阳明的“致良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讲究的是“心灵卫生”。身上不卫生还好办,大不了皮肤痒痒,搔几下就止住了;洗个澡就舒服了。心灵不卫生比较难办,其痒难搔,经常折磨得人彻夜难眠;想洗也不容易,还是得做“致良知”的功夫。

王阳明依从良知办事,许多事办得很好,也有不如意处;从自身得失来说,收获了很多,也有吃亏上当的时候。他是如何在毁誉得失面前保持良知的呢?

王阳明平定了山贼,建了大功一件,外界对他的好评如潮。王阳明却对学生说:“我刚登堂理事时,凡有所赏罚,不敢丝毫大意和率性,生怕我做的跟平时给你们讲的不一样。处理完后,仍心有不安,跟你们在一起时,还想着赏罚是否公正,想着如何改过。直到登堂时的心情与跟你们在一起时一样自然,不用加减,这才心安理得。”他的话,表明他心里自有明镜一面,他的评价标准是自己的良知而不是他人的评价。

王阳明指挥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仗打得很漂亮,他唯一遗憾的是杀人太多,“斩擒贼党三千余级,溺水死者约三万”,当胜利消息传来,他面无喜色,平静地说:“此信可靠,但死伤太众。”

为了避免进一步杀戮,尽快平息事态,使当地民众恢复正常的生活,他将跟宁王交贿的大小臣僚的各类证据都一把火烧掉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