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4年,八十一岁毛主席带病指挥最后一战,一战换来四十载和平

0
分享至



时间1974年1月,地点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内,伟大领袖毛主席经过与周总理、叶剑英元帅的商议后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一战定乾坤!一定要在自己这些“老家伙”还活着的时候替子孙后代把问题解决干净!

是的没错,这就是伟人生前亲自指挥的最后一战——西沙海战,要知道此时此刻的他已经八十一岁高龄,在各种疾病和身体机能衰退的情况下,他甚至连走路都成了难题,更别提像当年一样指挥打仗了。



然而,即便如此,为了一劳永逸的替后世解决麻烦,毛主席却还是强撑着身体、带兵指挥并打赢了这一战,这般毅力、眼界与爱护着实令人动容,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此战因何而起,其中的战况又是怎样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彼时伟人的身体状况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在1976年9月去世,也就是说,在1974年时,他的生命已然进入了倒计时之中,虽说当时的人们都不愿相信这一点,但早已过了知天命年纪的他却是心知肚明,看着自己遍布褶皱的皮肤,听着医护人员汇报的,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眼疾在内的各种病症,回想起这一年里数次的心脏休克,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男人亦是不禁露出了一抹英雄迟暮的悲色。



没人不怕死,即便是他也是一样,他也知道若想踏踏实实的多活几年,最好的办法就是停下手头的工作,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养生息,然而,彼时的局势却不容他这样做,国内国外都不消停。

先是“101”的事情让局势变得无比混乱,随即,一位位当年一起革命的亲密伙伴又相继逝去,新老干部的断代俨然产生了一系列的恶劣影响,当然,若单单如此,以伟人的雄才大略还不至于感到棘手,可谁知船迟又遇打头风,国内的事情已经让他十分头疼了,来自外部势力的针对却又席卷而来。

相信大家都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国际局势,一方面中美关系的日益缓和算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眼见二者实现破冰,并大有进行战略合作的趋势,一旁的苏联坐不住了,中苏关系愈发紧张,甚至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而在苏联的号令下,一时间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我们,这其中不单包括了一众苏联加盟共和国,就连与中国号称“血盟”的朝鲜也是一样。



在中国的周边已然出现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铁幕,趁此时机,宵小之辈亦是一拥而上,例如南越便是其中最猖狂的“榜样”。

先是1973年9月,南越政府公然侵占了我国西沙海域的多处岛礁,随即,没过许久他们又恬不知耻的将这些领土列入了自家地图之上,这般跳梁小丑的行径着实令人愤慨,可更加让人感到愤怒的是,1974年1月,在中方屡次三番谴责、警告的情况下,南越方面居然胆敢派遣军舰,悍然袭击了我国军民,并导致数人伤亡!

是可忍孰不可忍,眼见南越给脸不要,于是乎接下来也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毛主席、周总理、叶剑英元帅齐聚一堂,共同商议起了破局之法,当然了,三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付诸武力对抗,而是先分析了一番当前局势。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向毛主席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有“和平处理南海局势”的言论,他们并不是“怂”,而是觉得当下的情况“战”并非上策,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南越有着美国政府的支持,中美关系才刚刚缓和,不该因此再起波澜,另一方面,苏联正在北方虎视眈眈,他们极有可能趁此机会有所动作。



最后,双方的军事实力虽说明显是我方强于对方,可在海上情况却并非如此,在美国此前的支援下,南越已然拥有了不少先进的海军舰艇,最大排水量的更是可达1800吨,反观我国呢?最大排水量的舰艇却只有不到六百吨,这般天壤之别一旦开战,战败的可能性着实太高。

我国之所以想打这一战,正是为了扬眉吐气,为了震慑宵小,这要是战败了,岂不是反倒给了那些觊觎我国岛礁的国家可乘之机了吗?

结合这些情况,在这些“主和派”看来,与其大动干戈,莫不如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然而,在毛主席眼中情况却并非如此。

他老人家的战略眼光无疑是远超常人的,而他之所以坚持作战,原因也不难理解,其一,谈判之举我国不是没有尝试过,可换回来的却不是理解与和平,反倒是更加肆无忌惮的挑衅,其二,美国是向着南越不假,但越南战争在此时已经到了末期,北越会取得最终胜利的事实明眼人都能看出,因此美国政府是绝不可能为了一个即将倒台的傀儡,去得罪好不容易建立起合作关系的中国的。



其三,就在几个月前,中国刚刚成功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并重返联合国五常之列,这虽然离不开我们自己的努力,却也是美苏妥协的结果,既然已经妥协了,再加上对我们出手的是南越并非北越,苏联插手的可能性也并不大。

最终也就只剩下海军实力层面的问题了,不过对于当年一穷二白就敢与联合国军对着干的我们来说,这点差距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此,这场会议的最终结果亦是很快出炉,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那就是“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战斗开始!

在综合考虑之后,伟大领袖毛主席最终做出了西沙“自卫反击”的指示,那么问题来了,这场仗的经过如何,最终又是谁胜谁负呢?



时间来到1974年1月16日,这天,眼见中方的支援迟迟未到,还以为我们是认怂了的南越方面喜不自胜,很快就加大了对中国的挑衅力度,为此,他们先是派遣大型军舰威逼、骚扰我国正常作业的渔民,随即又公然向甘泉岛鸣炮示威,待到1月19日当天,他们更是命令三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直逼南海广金岛、琛航岛,并悍然做出了一副即将登陆作战的架势。

见此情形,中方驻岛军民瞬间意识到,如果再这么忍让下去,南越人只会是得寸进尺,因此,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荣誉,他们亦是做好了誓死抵抗的准备,并立刻向南海舰队指挥部发去了求援信息。

闻听此讯,叶帅深知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意见,也明白局势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如今唯有一战才能永绝后患,于是他没再犹豫,直接作出了两手准备,一面肯定了驻岛官兵拼死守护祖国领土的举动,一面快速调遣南海舰队赶赴战场。

显而易见,敌我双方都在与时间赛跑,本来按照南越方面的海军实力和所在位置,他们是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拿下广金、琛航这两处岛礁的,一旦出手,让他们实现占领,那这仗就不好打了,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眼见中方驻岛官兵摆出了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这群装备精良的南越贼子居然被吓住了!



南越军舰在岛礁附近足足徘徊了数个小时都没敢下手,而这也正好给到了我南海舰队赶路的时间,两艘排水量约为400吨的扫雷艇和四艘更小的猎潜艇,在开足马力的情况下仅在当日中午前就抵达了战场附近,并看到了南越海军的数艘大型军舰。

看着敌我舰艇体积的巨大差距,我方将士没有任何畏惧,反而是快速思考起了应敌之法,在集思广益之下,六艘舰艇指挥官的命令亦是很快下达,战术很简单,一方面是“以我之长,攻彼之短”,利用我方舰艇“小快灵”的特点拉近与南越舰船的距离,采取近身搏斗,另一方面则采取分而歼之、逐一击破的战术。

说干就干!制定好战术后,我军的六艘舰艇直接将目标对准了敌军的“怒涛号”护卫舰,兵分两路,一路两艘舰艇直接火力压制,另外一路的两艘舰艇则是不管不顾,直奔“怒涛号”而去。

见状,起初时,“怒涛号”上的船员还并不在意,毕竟双方的体积在那摆着呢,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自己的大船会输给中国的小船,再者说打不过就跑呗,反正他们的速度更快!



然而让南越船员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军居然不按常理出牌,眼见“怒涛号”调转船头有了边打边跑的架势,负责火力压制的两艘舰艇当机立断,直接冲到了他们的另一侧,并猛打他们的下半部船舱。

而余下两艘舰艇也没有闲着,只要敌方将矛头对准友军,他们就会开足马力疯狂撞击敌舰,简单来说,这好端端的海战,竟直接演变成了“钓鱼战术”,大鱼发力,钓手稳住,大鱼喘息,钓手猛攻,没几个回合便精疲力尽、只能任人宰割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没过许久“怒涛号”就失去了抵抗能力,并最终于19日下午两点沉入了大海之中,至于另外三艘南越舰艇,由于正在同驻岛官兵对峙,再加上被另外两艘中方舰艇严防死守,始终都没有前来救援,等到他们回过神来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眼看着一艘大型护卫舰被六艘小舰活活玩死,他们顿时吓得是六神无主,担心落得同样下场的他们直接忘记了反抗,匆忙打了几枪后便逃离了现场。



海战后续

伴随着南越护卫舰“怒涛号”的沉没,以及三艘驱逐舰的望风而逃,在这场西沙海战中,我军亦是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然而战斗虽然结束,余下的问题还有不少,例如那些被南越侵占的岛礁便是如此。

为此,就在海战结束后不久,毛主席就在北京发来了指示,即,命令南海舰队官兵以最快的速度收复金银、甘泉、珊瑚三处失地,并赶走上面的南越侵略者!



于是乎,一场登陆作战就此展开,本以为这将会是一场苦战,敌军必定会依托有利地形死守三岛,可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在得知不久前发生的海战中,己方四艘美式大型舰艇快速落败的消息后,他们的军心瞬间就散了,尤其是距离较近的金银、甘泉两岛,上面的守军更是要么投降、要么逃跑,我军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也就是珊瑚岛有些麻烦,上面的南越士兵选择了负隅顽抗,不单不相信海军战败的事实,亦是拒不愿意放下武器投降。

眼见敌人给脸不要脸,我军将士也终于不耐烦了,舰上官兵没说二话,直接从三个方向对珊瑚岛展开了合围,随即步步为营,一寸一寸的向前推进,而在我军逐渐逼近的情况下,南越士兵的心理防线也在逐步崩塌,并在最终突围无果后选择了投降。



自此,失地全部收回,战事也终于告一段落,当然也只是告一段落而已,因为就在几天后,南越方面居然记吃不记打,再度派出了舰队妄图对中国岛礁施行侵略。

而这一次局面就有些不好控制了,一方面是南越海军算得上倾巢出动,实力远远不是六艘小型舰艇可以对付的了,另一方面,想要彻底打碎敌人的狼子野心,派遣东海舰队前去支援显然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问题是,东海舰队若想赶在岛礁被占之前抵达南海,就必须途径台湾海峡,在两岸关系无比紧张的当下,蒋介石又怎么可能同意我军借道呢?

想到此处,毛主席堪称头疼不已,不过为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他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就从台湾海峡过,大不了就和老蒋彻底翻脸!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明明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际情况却大大出人意料,在民族大义的驱使下,老蒋非但没有下令拦截东海舰队,反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择了放行,而在舰队成功抵达西沙海域后,看到了中国保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南越方面自知不敌这才选择了退兵,这才时至今日都没敢再次出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人读史
人人读史
人人都读历史
232文章数 8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