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襄樊战役中屡屡向上庸求援,为什么刘封却置之不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夺取了汉中,随后他派刘封、孟达夺取了上庸。接着坐镇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在战役初期,关羽进展顺利,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但是,这个时候,关羽也暴露出兵力不足的缺点。



水淹七军擒庞德

在此期间,关羽为了弥补兵力不足的缺点,继续扩张战果,于是向上庸求援。但是,刘封和孟达没有答应。在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因为兵力不足,关羽只得冒险抽调后方用以防备东吴的兵马,造成了后方空虚。结果被东吴钻了空子。吕蒙率领吴军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关羽得知后,撤军回荆州。

在撤军途中,关羽的部下知道自己的家眷受到东吴的优待,都纷纷离散。关羽眼见势穷,只得西保麦城。东吴派兵包围了关羽,关羽在突围时被吴军擒获,最终被杀。



关羽被擒

我们看到,在关羽西走麦城到被东吴擒杀这一段时间,是从建安十一月到十二月间。这段时间很短,不管是刘封还是刘备都根本没有反应时间。就算是刘封得到关羽溃败的消息,再发兵援助也是来不及的。因此,这里的责任不应该由刘封承担。

但是,在史书中又记载道,“会羽覆败,先主恨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要从整个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大局来看这个问题。

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战役?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刘备下令发动一说,也有关羽擅自发动一说。不管是哪种说法,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时机非常好,体现了关羽敏锐的战略眼光。



关羽

当时,刘备已经取得汉中,接着他派刘封、孟达夺取了上庸。而曹操因为身体原因,他的主力还在缓慢的从关中撤退。在合肥方面,东吴正在准备发动攻势,淮南的曹军暂时被牵制不能动弹。所以,关羽的几万人马要面对的是曹仁在襄樊的几千人马,占有绝对优势。

如果关羽拿下襄樊,他就可以通过汉水和上庸连成一片。这样,荆州的蜀军就与益州有了更可靠的联系。荆州也有了战略纵深,再也不怕东吴的威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关羽攻打襄樊,初心只是要改善荆州的战略态势,并不是执行两路北伐的《隆中对》策略。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时机选择得当,加上地利,关羽掌握的精锐水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水淹消灭了曹操派来的七军援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可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关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关羽

本身,关羽进攻襄樊是一个利用有利时机进行的袭击性攻击,可是这时的大好形势,让关羽欲罢不能。可是,关羽的实力有限,无法扩张战果。可是要是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关羽心里又不甘心。

刘备方面正在忙着进位汉中王后的一系列工作,无暇顾及荆州。那么,离得最近,可以指靠的力量就是上庸的刘封了。如果刘封顺汉水而下,很快就能够到达襄樊前线,给关羽以直接的支援。因此,关羽才会连连向刘封求援。但是,刘封却拒绝了增援关羽。

接下来关羽被东吴袭击失败,丧失了荆州。如果刘封接受了关羽的求援,他的几千人马来到襄樊前线,那么关羽就不用抽调荆州防备东吴的军马。这样,东吴发动袭击的话,即便是士仁投降,但是糜芳是不会投降的。



关羽

襄阳江陵步道四百里,只需要几天关羽就会撤回江陵。这样,东吴最多只能拿下荆州的一部分,不会出现历史上的关羽全军覆没,荆州全部丢失的情况。这才是刘备愤恨刘封的地方。

不过,刘封为什么没有去支援关羽,造成了严重后果,乃至造成了他的杀身之祸呢?我们站在他的角度来看一看。

首先是他推脱关羽的理由。“山郡初附,未可动摇”。这个理由冠冕堂皇,似乎有几分道理。当年攻伐上庸的时候,孟达率领他的四千人马攻打,刘备还怕他不能单独打下来,还派了刘封来指挥他合力攻打。可见上庸此地的形势复杂。



关羽

在攻打上庸的过程中,当地的实力派申耽是投降了,实力没有受到削弱。在刚刚打下上庸的情况下,必须要对当地的势力进行消化,才能保证对上庸的占领。这就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镇压住局势才行。

我们看刘备打上庸的时候,孟达一支军队攻打还怕打不下来。如果上庸刘封或者孟达抽调一支军队去支援关羽,那么很可能会对当地形势造成影响。如果有风吹草动,甚至可能会出现反叛,上庸可能会得而复失。上庸是刘封的地盘,他必须要向刘备直接负责。因此,他不得不考虑自己本身的责任问题。

但是,当初派刘封攻略上庸,在蜀汉集团是有联结荆州的战略企图。占领上庸,就是为了下一步支援荆州方面发动攻势。也正是因为蜀汉占领了上庸,关羽才发动了襄樊战役。



关羽

如果刘封有一点战略头脑,他就应该明白,他占领上庸的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关羽的荆州方面行动。与关羽拿下襄樊相比,上庸的得失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上庸群山环抱,水路交通发达,从汉水上游的汉中夺取上庸十分容易。因此,为了襄樊战役的成功,就算是暂时丢掉上庸都是值得的。

而且当时三方的战略焦点都在荆州一带,根本就没有人会把目光投向上庸这个无关紧要的地方。所以说,刘封、孟达说的怕上庸有失根本就是推脱之辞,在刘备那里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既然刘封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纯粹是推脱之词。他真实的不去援助关羽的理由是什么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个理由:



孟达与刘封

一、与关羽关系不好,不愿意增援关羽。

关羽其人,史书上评价他“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这个人目高于顶,什么人都看不到他的眼里。因此,他跟刘备阵营里的人都搞不好关系。

就拿荆州的人士来说,比如最有名气才干的潘濬。在孙权袭取荆州后,在其他人都投降的情况下,潘濬起初不降,孙权亲自去劝说才投降,后来在东吴得到重用。这样一位有才能,也有忠心的人,关羽都和他搞不好关系。剩下的士仁、糜芳等人就更别说了。以至于东吴投降,整个荆州留守的官吏全都束手投降了东吴。

到关羽死后,给他的谥号是壮缪侯。谥法名与实爽为繆,伤人蔽贤为繆。仅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想见,关羽在蜀汉阵营里面的人际关系如何了。刘封和孟达也不会跟关羽的关系好到哪里去,当然不会去支援他了。



刘关张

二、与孟达关系不好,无法增援关羽。

刘封这个人的个人修养也有问题。此人年轻气盛,加上是刘备的养子,过去内定的继承人。所以年少得志,盛气凌人。可是,他面对的是两面三刀,反复无常的孟达,于是就吃亏了。

刘封作为上庸的最高领导,当然对孟达有指挥权。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孟达在心里不会看得起刘封这样的人。我们可以从他写给刘封的信里看到,字里行间都是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刘封怎么不可能跟他发生冲突,在史书上说刘封连孟达的鼓吹都给夺了。欺凌孟达也成为了刘封之死的一个罪状。



孟达

在这种情况下,刘封要派兵去支援关羽,孟达肯定会百般推托,不会去的。而且孟达的兵马是他从蜀中带来的私兵,根本不会听从别人的指挥。刘封不是孟达的对手,根本指挥不动孟达,更不要说孟达的私兵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