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最想保的贺龙元帅,因为这个最终没保住

分享至

1975年,中央为一代名将贺龙不幸离世举办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全体领导人出席并致以沉痛的哀悼。当邓公宣布全体向贺龙三鞠躬后,周总理却反常般的再次连鞠四躬,泪流满面的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

而在中国的开国十大元帅中,贺龙可以说是其中最传奇的一位。他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关系深厚,但由于反动派的迫害,身经百战的贺元帅最终也没能逃过一劫。

而周总理打破惯例,沉痛悼念贺龙,就是因为他没能保护好贺龙。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迫害,使得连周总理都无能为力?贺龙又为何会成为反动派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

传奇元帅的一生



忠诚于党,奋斗一生,这贺龙元帅一辈子都笃行的信条。从“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无名小卒,到新中国的开国大将,贺龙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与激情。半个世纪的风雨战斗,也没曾磨灭他内心深处对党和人民的忠贞。

十九世纪末,湖南省的一户农民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生儿,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日后会成长为一代名将。年少之时,贺龙就充满了正义感,因为出生农户,他十分了解腐朽的清政府和四处割据的军阀对广大劳苦百姓的压迫和剥削。

三十岁那年,贺龙随队出征,满怀激情讨伐军阀组织。他跟随孙中山的北伐队伍,浴血奋战讨伐军阀。谁知,国民党蒋介石突然变卦,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原本团结一致的军队也由此支零破碎。而已经成为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的贺龙无奈之下,选择跟随共产党,以解救广大人民。



当时早已耳闻贺龙威名的周总理主动找到贺龙,二人一见如故。于是周总理将准备起义的计划完整的告知贺龙,希望得到他的一臂之力。而贺龙也十分感激共产党对自己的赏识,当即下定决心:“我完全听党的话,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

1927年,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南昌起义打响了,贺龙等人有序指挥调度,带领部队南征北战,顺利完成任务。此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贺龙无一不是抢在前线,冲锋陷阵,为党和国家贡献了自己。

在抗日战争期间,贺龙带领八路军120师前往冀中地区,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拼搏。此前在南京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已经让全体军民愤怒不已,他们迫切想要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要他们血债血偿。于是,著名的齐会战争就此爆发。



当时贺龙带领军队在齐会村包围日军,与村内的716团第3营形成内外夹击的局势。起初,日军毫不在意,他们仗着先进的武器企图冲破包围。但形势越发超出他们的预期,不得已之下,他们竟决定释放毒气,将整个村子变成“鬼村”!

即便是面对毒气,贺龙依然冲击在前线。他的衣服被鲜血染红了,口罩被汗水打湿了,身边的士兵都在劝他赶紧离开,但他坚持作战到底,下定决心要歼灭日军。终于,在贺龙的指挥下,号称日军王牌部队的“吉田大队”被全部歼灭,齐会战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贺龙将军则带领着八路军,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是为惨死的三十万南京同胞报仇雪恨。

但谁也没有想到,为国建功立业的贺元帅,在建国后竟惨遭陷害,甚至被迫害致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