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对涨跌真的无所谓吗?

分享至



昨天看到一个帖子,说自己前年买的房子600万,现在同时400万买了,心里不是滋味儿。下面有捣乱的,说你200万卖了,也让他不是滋味儿;也有安慰的,说你是刚需的话,就不用在意涨跌,反正就一套房子,总要住的。

这种言论我听到过很多,什么孩子上学是刚需,老人住得舒服点是刚需,自己结婚要买是刚需等等,但凡是自己欲望起来了,那就是刚需,在他们眼里,只有不想住,只投资,才算非刚需。

但事实上当然不是,任何事情都有替代品,这个世上有无数的人做着替代的事情,他们照样在活,也不一定就比你活得差了。



你不能说你的孩子要上这个非常好的学校你就是刚需,人家租房的人也有孩子,一样在上学,人家小夫妻没有房子也结婚,不是说你这边的丈母娘要求有房就天底下所有人都要求有房。

我还看到有个孕妇想说服自己买房,说“难道你让一个孕妇被房东赶来赶去,整天搬搬抬抬的吗”,怎么说呢?

你觉得值就值,但要记住这些都是为当下的欲望买的单,你这一辈子还会有无数的欲望,当你满足了这一个后,你的在意点很快就会转移,比如会转移到被裁员——原本没有大的房贷压力时,被裁员你就不至于很焦虑;比如看到想买的东西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等等,这个时候如果房价再持续下跌,你早就把当时作为孕妇是不是要搬搬抬抬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怎么叫刚需?生存是刚需,其他都是改善,而只要是改善,它就涉及性价比的问题,即除非你的钱用不完,否则任何满足欲望的行为,都是以无法满足其他欲望为代价的——你以为你的其他欲望不大,但其实当你用这笔大钱满足了这个欲望后,其他欲望才开始成为新的问题。

这笔大钱占你的总资产比重越大,你需要放弃的其他欲望越多,如果你竟然还是大幅贷款,那就不仅要放弃当下,还要放弃未来的几十年。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这位同学2年一共亏损了200万,看起来并不多,因为多年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让我们对总资产的数字不够敏感了。我们来换算成收入,一个年入10万的人,其实收入并不算很低,很多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也就8000到10000的月收入,但这200万的亏损,是他需要用20年不吃不喝的劳动去交换的,算上吃喝,这可能就是他一辈子的时光和自由。看到这里,你还觉得200万的亏损无所谓吗?跟一辈子的其他欲望加起来相比,这真的还是刚需吗?

让我们现实一点,亏了多少就是多少,跟直接把你的钱拿走并没有差别,并不存在“一套房子就无所谓亏赚”这件事。

同理,赚了多少也是多少,正如疫情封控结束后上海人纷纷卖了房子移民,就算你只有一套房子,你买入100万现在1000万,那就是1000万,你可以自由支配这1000万,你可以去旅行,可以移民,可以用来投资,也可以去二三线城市躺平,你有很多它值100万的时候没有的选择,并不存在“由于上海的其他房子也涨了很多倍,所以你的房子约等于没涨”这回事。

所以不要再为满足当下的欲望而找借口了,你想抄底就抄,想消费就消费,敞亮点说话,别在亏损以后找自我安慰的理由了。

当然你会说你可能就是想找理由,就是想在亏损的时候让自己没这么痛苦,可以,但你同时要知道,痛感,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核心机制,有天生没有痛感的人,把手放在火上烤也没感觉,在擂台上可以不断挨揍依然笑嘻嘻,看起来他们不怕疼痛很强大,但其实他们往往更短命。

因为不管他们痛不痛,在断手断脚时,在内脏受到重击时,受到的实际损害程度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他们不痛,这些伤害就会小一点,反而因为不痛,更不懂得回避,于是受到的伤害往往要更大,所以才更短命。

同理,一个在投资中主动关闭了痛感的人,他的大脑是提前不痛了,可做选择的时候就会更加粗糙,更加不慎重,事实亏损的可能性当然就是更大的。

选对了城市,你就已经跑赢了多数人

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时常会提到一句:选城市比选专业和学校更重要。

这句话是对那些从小城市来的学子们说的,因为他们很多都不会回到家乡。所以如果你想在这个学校毕业后留在这个城市工作,那么城市对于你收入的影响,远大于学校和专业。

有人说你的收入其实不是你的收入,而是这座城市的房价,因为这座城市的房租就在那里,老板出3000就雇不到人打工了,所以他只能出5000,但这不代表你的能力就是5000。

所以城市的作用,是把所有人都抬到某个水准之上,就像你在西藏,你不用爬山就比站在泰山顶上的人高了。

这就是选对城市的重要性。不同城市的高度不同,发展潜力不同,身处其中的年轻人坐的财富电梯当然也不同。

那什么样的城市更牛,更具发展潜力?一座城市会不会更好,并不完全取决于GDP或者所谓的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但年轻人在选择城市上往往看的会是这些数据。

对于年轻人来说,做怎样的事情才最能出头?一定是那些最能发挥个人独特性而不是当螺丝钉的事情。

很简单,没有人会为了随取随有的标品付高价——这不是说螺丝钉做的事不重要,重要的事跟有好价钱是两回事,空气很重要,超市里的水对人体也很重要,但卖不上价,因为随取随有,到处都是替代物。

而螺丝钉属性更弱的事情,几乎都在互联网和其他大量应用互联网的新兴领域。

因为只有更扁平的结构,才有更高的效率,才有更平等的“贡献——报酬”分配,也更容易出头。

所以一座城市互联网氛围越浓的,产业里“互联网分子”占比越大的,年轻人就越应该选择。

我以宁波和杭州为例。

单从GDP上来看,两座城市其实差别不太大,有那么一段时期,宁波隐隐有反超省会杭州之势,但自从杭州的互联网氛围起来后,就立刻被杭州落下,很多宁波人可能会觉得是某市委书记(这里不点名了)的责任而愤愤不平,其实完全不是。

宁波在GDP上跟杭州一直相距不远,但我认为两者的真实差距是不小的。

宁波以制造业、外贸、轻工业为主,大家都说宁波的小老板特别多,这是事实。但一座城市不可能都由老板组成,不管有多少老板,绝大多数人口一定还是打工人。

宁波的产业结构导致能吸引来的大都是相对低端的人才,你要想做一颗螺丝钉,宁波随便找工作,但你要是想拿高薪,对不起,这里只有老板能拿高薪,因为产业关系,老板并不那么需要高级人才。

所以当你把薪水一平均,你会发现宁波的平均工资和杭州相距不远,但其实是100个低收入者和富人平均的结果跟人家101个中产的差别。

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打工人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性,比如成为IP,比如成为以自己为中心的交互节点,于是跟老板的关系相较于传统领域,就会更靠近合作——哪怕明面上还是雇佣关系。而传统领域就会更靠近人和机器的关系。

这也是我们的父母辈和现在的年轻打工人在职场思路上的本质区别,在父母眼里老板就是皇上,但在年轻人眼里,老板没什么了不起,大家是彼此需要的关系。

当我们真实地要买房买车买东西的时候,宁波人往往依靠少数人去购买顶级的东西,但杭州人不一样,大量的打工人也能买得起那些稍贵的东西,这就是两座城市购买力的差异。

你要知道,一个人最多同时也就睡一张床,用一部手机,看一个电视,开一台车,所以单个人的欲望是很有限的,它的购买力就远远比不上“藏富于多数人”的城市。

购买力的差异,会导致商业环境的差异——谁愿意去多数人买不起东西的城市做商业?然后就会导致差距拉大。

宁波和杭州的差距并非GDP和平均工资上体现得那么微小,产业结构的差异,将导致这两座城市今后开向两个不同的方向。

同理,东北为什么年轻人都跑光了?那里根本就没有创新的土壤,没有互联网的土壤,没有扁平化的基因,到处都是官、回扣、等级、关系……这些东西,那么区域衰落就是必然,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反市场反商业的。

因此年轻人该怎么选城市?

你看中国最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们总部在哪里;你看自媒体、直播带货兴起的时候,哪座城市最如火如荼;你看区块链、NFT、数藏这些东西,哪座城市玩家最多,公司最多;你看以前的P2P公司数量全国最多的是哪里……这些都是看哪座城市的财富嗅觉最靠前,土壤最好的。然后就是看知名房企都在哪里,房企数量哪里最多,这虽然不是新兴产业,但新房都没人造、没需求的地方,就绝不是好地方。

这几个维度对一座城市的综合评分,在给年轻人选择城市作为参考的角度,足够吊打其他所有了。

拿高薪的人都有谁?

大家都在抱怨工资低,那么问题来了,总有人是在拿高薪的,否则一二线城市光凭极少数老板拉平均也不现实。

那高薪都被谁拿走了呢?这个人又为什么不是你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