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产能缓慢去化:猪企负债率走高,压力虽大“还能扛”

0
分享至

财联社5月12日讯(记者 刘建 王平安)养猪热潮开启,规模养猪占比迅速提升,产能迅速恢复,且迟迟难降。“2017年之前,散户占比是比较大的,散户母猪的数量波动幅度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大,进一步推动猪周期的演变。”有业内人士表示。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传统猪周期行业扩产,但在产能过剩后去产能也能保持相对应的节奏,促使猪周期正常运行。但本轮周期去化却非常缓慢,且能繁母猪基数持续处于高位,连续超1年多的去化后仍保持在3992万头的高水平。

多位养殖产业链专家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均认为,散户由于养殖规模的因素,其养殖模式较为灵活,对于价格的敏感性更强,在行情低迷时可以迅速退出。但随着规模化以及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养殖散户比重持续下降,而融资能力强、抗病能力强、抗亏损能力强的的规模企业占比却持续上升,即使行情低迷,负债高压,这部分企业产能却仍难去化,导致供应过剩的局面持续。

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从2018年到2023年之间,17家上市猪企有10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其中有6家甚至超过了60%。

上市猪企负债率也持续飙升。从数据看来,截至去年末,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67.42%,2022年与2021年同期分别为63.72%、55.63%,近两年负债率持续攀升,有13家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超过60%以上,个别猪企甚至出现资不抵债。


(上市猪企平均负债率 数据来源:choice)

不过,高负债、高亏损压力背景下,抗压能力强的上市猪企产能却难以去化。截至今年1月,虽然产能已连续去化12个月,但相关大型猪企能繁数据却变动幅度不大。排名前二十的猪企2023年初为896.3万头,年末为891.13万头,仅下降约5万头,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双胞胎和德康集团等企业能繁数据甚至不降反升。

事实上,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曾指出,“按照正常周期的规律,大概四年左右一个规律,现在应该是进入上升阶段的。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以前以散户、小户为核心的模式已经变成了今天养猪业规模化、体系化逐步占上风,投了很多钱不甘心倒下去的企业不断努力提升管理能力从而使得猪周期有所拉长。其次,随着科技进步,管理提升和政策落实,养猪效率逐步提升,再加上消费增长不够,供需匹配度发生改变,这些都将导致猪周期拉长。”

资本“加持”的背景下,企业亏损也不敢去产能,朱泽坤表示,“通过我们对企业的调研发现,规模企业现在的抗压能力极强。现在的企业只要是盈利状态,即使盈利很少甚至微弱亏损,他都是能够接受的,并且去进行一定扩产。因为企业不可能因为亏损,就把前期的产能清退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财联社
财联社
以“准确、快速、权威、专业”为新闻准则,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资讯。
435609文章数 9897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