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五年内两次因造假鞠躬,这家日本名企为何“屡教不改”?

0
分享至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刚】

一家企业偶尔造假,情理难容;造假能绵延几十年,就不只是简单的情理问题了,该是企业制度失灵、工业生产的社会风气出现败坏。

日本IHI公司的造假,便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近日,IHI公司承认,其下属一家子公司2003年以来篡改了超过4000台发动机的燃油效率数据。而这类不该有的造假,已不是这家企业第一次承认。


日媒报道截图

IHI公司创建于135年前(1889年),原名“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是日本三大重工企业之一——另外两家为三菱重工业(MHI)和川崎重工业(KHI),这两家企业现在依然沿用汉字名称,IHI则在2007年就将“商号”从汉字改为英文,不过对日本产业较为熟悉的人可能仍对“石川岛播磨重工”更熟悉一些。

“重工企业”在日语中专指从事飞机、船舶、大型工业设备、巨大建筑及发电等社会基础方面的巨型设备的制造企业,业务内容关乎国计民生,由不得半点胡来。在2019年3月,IHI公司总裁刚在日本电视摄影机面前深深地低下头,对企业过去三十余年的造假行为表示追悔莫及,五年后的2024年4月24日,IHI副总裁重演这么一出,让人觉得这家百年老店多少有点病入膏肓了。

实际上,造假不仅仅限于IHI这样的老牌企业,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其他日企的日常运营中。

可以说,百余年的日本制造体制已经相当老化,造假是这种老化现象的最直接体现。

近四十年,四千多台引擎的油耗数据造假

“我们认为,这是对日本国内外客户的背信弃义,事关制造型企业的根本,问题极为严重。”IHI副总裁盛田英夫4月24日在日本媒体镜头前说出这话时满脸羞涩。

在能确认的范围内,IHI全资子公司IHI原动机(发动机)2003年以后生产的4881台引擎中,有将近九成的产品(4215台)出现了油耗数据造假问题。这些引擎被用到了政府船只、渔船及驳船上。从日媒报道的内容看,造假是“为了让油耗数字更好看,也是为了让数字在整体上保持平衡”。

不是实际测试出来的检测数字,而是在填写数字的时候,将人为因素加进去,“以前的工作人员一直这样做,我们也传承了下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这样的不合适的做法了。”IHI进行内部问询时,公司一线负责人如是回答。


IHI公司PPT截图

如果是从1980年代就开始造假的话,至今已有40年左右的时间了。要知道1980年代可正是“日本制造”的黄金时期,“Made In Japan”在全世界所向披靡,被认为是世界制造的楷模。IHI从那个时代就开始造假,可见虚荣在变为时尚,而要改变这一点会相当地艰难。

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是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9年以后,IHI原动机的销售额一直在700亿日元上下,但营业利润率忽高忽低,高的时候能达30%左右(2019年),低时则为-20%(2023年)。从公司财务报表看,2023年度的销售额为700亿日元,但营业利润率为负数,换言之,亏损了18亿日元。


IHI原动机的历年销售额示意图

该如何处理这4000多台引擎的燃油效率造假问题,目前IHI原动机尚未给出明确的回答。

“我们只是修改了燃油数值,这个数值和引擎的(节能)性能有关,但不会给产品安全带来直接影响。”盛田副总裁辩解道。这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需要和数千客户一对一地谈,或向对方提供一定补偿,或以新换旧,不论采取哪个方式,对IHI原动机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日本政府做出的相关决定,让IHI原动机的处境雪上加霜。到能够确认IHI原动机已经遵守了日本国土交通省规定的一氧化氮(NOx)规则前,该企业生产的引擎将拿不到政府颁发的证明,这样一来企业实际上处于产品禁止出厂状态。

2024年的收入无疑将进一步下滑,毕竟数据造假可不是轻描淡写解释一下就能蒙混过关的小事。

五年前,四万台飞机引擎出现检查记录问题

在IHI公司这里,并非出了大事就能引以为戒。

2019年3月8日,IHI总裁满冈次郎在日本媒体前鞠躬致歉:“我们在民用飞机引擎的维修事业上出了问题。”


HI总裁满冈次郎在日本媒体前鞠躬致歉

所谓的问题是,没有检查资格的人,使用有检查资格的专业人员的名字,对208台引擎做了维修保养方面的检查,而且在引擎的组装上,出现了3起未按顺序进行操作的现象。

自2017年开始,日本企业在检查产品时出现了大量的“不正”(造假)问题。这年秋天,日产汽车、斯巴鲁汽车等企业让没有检查资格的人从事相关检查,事态暴露后,日本相当多的企业开始自查,IHI的问题便是在这波自查中发现的。

2018年4月,IHI公司内部开始有人反映“没有检查资格的人在从事相关工作”。这声音很快就通过“企业伦理热线”传到负责航空·宇宙·军工方面工作的常务董事识名朝春那里。IHI总务部门迅即派人到一线打听具体情况,反馈非常及时:“并无没有资格的人进行检查的情况。”识名常务董事很快就放下心来。

到了夏天,再度出现了通过“企业伦理热线”举报问题的情况,这次在公司内部网页上刊载了相关信息,出现“不正”的工厂为位于东京的瑞穗工厂——这是一家得到了日本国土交通省航空局、美国联邦航空局等世界主要航空机关认可的“认定工厂”。

为成为“认定工厂”,企业需要向国家航空局提交自己制定的保养、检查方面的规则、手续、操作流程等,并要保证会按提交的规则从事相关生产、检查工作。各个国家的航空当局在发放证明后,也会按每两年一次的频率对该工厂进行检查;在定期检查之外,各国可以根据需求在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临时进入一线进行检查”。

2019年1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对IHI进行检查时,感觉这里具有检查资格的人数与检查产品的数量之间严重不平衡,检查产品数量之多,即使相关负责人一天干30个小时也干不完,因此询问:“工作量太大,会不会有资格者之外的人参与了检查?”

IHI赶紧对过去两年的4万份检查记录重新进行整理,发现瑞穗工厂确实存在这一问题。154名检查员中,有32人承认“自己并无相关的检查资格,但借用了有资格者的图章。”

“我有相关技术,也有公司颁发的检查资格证书,但英语不好,未获得相关证书。”一位冒用他人图章在检查报告上盖章的员工解释道。

“技术上没的说,能胜任检查方面的工作。”一线员工如是说,可见不重视资格的情况相当普遍。结果在出现举报后,负责法务的总公司总务部门,去一线调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和IHI原动机一样,IHI本身的效益也常出问题。2022财年,IHI因为参与航空引擎项目而亏损了1600亿日元。原计划在2023财年能盈利数百亿日元,但造假等丑闻被曝光后,2023财年的最终损益为900亿日元的赤字。

日企造假已司空见惯

由于汽车一直是日本媒体的最大广告投入商之一,日媒对汽车企业的丑闻通常讳莫如深。尽管如此,2023年12月30日的《朝日新闻》仍总结了这些年日本汽车企业的主要造假案例:

2016年,三菱汽车篡改了轻型车的燃油性能数值; 2017年,日产汽车、斯巴鲁让没有资格者进行车检,修改了废气排放及燃油费用方面的数据; 2018年,马自达对废气排放、燃油费数据做了手脚,铃木汽车同样修改了相关方面的测定数值,让没有资格的人进行车检,隐瞒相关事实; 2022年,日野汽车杜撰排放废气及燃油方面的性能; 2023年,丰田集团的大发汽车发现在车检认定实验上有174起猫腻,对象车包括64种车型及三种引擎。


图自《朝日新闻》

汽车是日本制造的代表性产业,汽车如此,IHI等日常很少与消费者接触的企业更隐蔽,造假更难以成为舆论热点;而且“虱子多了不咬人”,频发的造假事件让人对揭发造假的新闻已不觉得新鲜,企业也容易就此蒙混过关。

更大的问题在于:为何如此众多的著名日企,包括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汽车企业,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大量造假?

这就不能不谈几句笔者了解到的众多日企当下的内部环境。

上下等级森严,上意下达的企业作风,让一线的员工难以将实际情况反映到上面。领导往下压任务,下属不得有任何意见,完不成任务就只能造假。

一旦造假被默认后,就会渐渐地变成某种潜规则。所有人都知道造假不对,但揭发、举报意味着自己也要多干、苦干,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泡沫经济时,人浮于事,给造假打下了基础;这些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工作负担重,新人补充不上来,规则却愈发详细、严厉,一线人员也只能通过造假应付。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日本的投资大部分投到国外,对国内的投资反而严重不足。工厂设备老,工人更是年龄大、体力虚弱,和拥有新设备、劳动力年轻的国外同行比,日本已经明显处于落后状态,愈发难以在生产制造时执行高规格的质量标准。

想维持“日本制造”的光环,现实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合理推测今后会继续有新的造假丑闻被揭发出来,但日本社会也将愈发见怪不怪。

尾声

“日本制造”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过去在世界市场上有产品质量好、品牌口碑高等优点。而如今,其先是失去了站在技术革新最前沿的形象,紧接着又不断出现砸自家品牌的丑闻,似乎和世界消费者渐去渐远了。

再不对固化已久的企业管理体制、社会制造风气进行改革,恐怕“日本制造”就只能日落西山了。

IHI等企业已一次次地敲响警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张晨_NB2864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请停止将28案妖魔化,淮河医院交出三份证据,许杜争端即可平息

请停止将28案妖魔化,淮河医院交出三份证据,许杜争端即可平息

糖果屋主
2024-06-05 18:11:21
暗黑界的成熟人妻,岛国片中的知性绝品阿姨,翘臀灯大

暗黑界的成熟人妻,岛国片中的知性绝品阿姨,翘臀灯大

不二纪录片
2024-03-04 22:40:45
88场133球,波兰梅西遭利物浦抛弃:4年仅亮相1次!拒绝回国躺平

88场133球,波兰梅西遭利物浦抛弃:4年仅亮相1次!拒绝回国躺平

风过乡
2024-06-05 23:26:54
越军少将解读79年撤军:中国军队如果继续“入侵”,必遭重创

越军少将解读79年撤军:中国军队如果继续“入侵”,必遭重创

正观历史
2024-04-20 13:49:03
上将相当于什么级别的地方干部?浅谈军队军衔和地方级别的关系

上将相当于什么级别的地方干部?浅谈军队军衔和地方级别的关系

袁老师说历史
2024-06-05 13:02:16
黑龙江男子只因太帅,奸杀几十名女性,操控精神肉体,做人肉火锅

黑龙江男子只因太帅,奸杀几十名女性,操控精神肉体,做人肉火锅

午夜故事会
2023-05-24 13:35:09
浙江机场集团:四年亏掉65亿!

浙江机场集团:四年亏掉65亿!

民航之翼
2024-06-05 19:30:02
首发名单!阿兰费南多双前锋,艾克森等3人离队,王大雷首发队长

首发名单!阿兰费南多双前锋,艾克森等3人离队,王大雷首发队长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4-06-05 12:57:22
网约车平台发出通知:降低抽佣,调整为16%!司机:这个可以有!

网约车平台发出通知:降低抽佣,调整为16%!司机:这个可以有!

冒泡泡的鱼儿
2024-06-05 13:30:08
万万没想到,嫦娥六号挖到的月球土特产竟隐藏着这些秘密!

万万没想到,嫦娥六号挖到的月球土特产竟隐藏着这些秘密!

三农老历
2024-06-05 09:25:22
六旬男医生吸吮女士私处已被拘留!医疗猥亵层出不穷,如何杜绝?

六旬男医生吸吮女士私处已被拘留!医疗猥亵层出不穷,如何杜绝?

丫头舫
2023-05-26 15:57:27
2024年美国国运出炉,风水堪舆算出大概,推背图一锤定音:有大劫难

2024年美国国运出炉,风水堪舆算出大概,推背图一锤定音:有大劫难

古今档案
2024-06-03 16:38:07
新型卖淫方式,让人预想不到,但却真实存在!

新型卖淫方式,让人预想不到,但却真实存在!

雪影的情感
2023-11-18 11:51:16
有哪些以为是小罪,其实是判刑很重的罪?网友的分享让我大开眼界

有哪些以为是小罪,其实是判刑很重的罪?网友的分享让我大开眼界

影视解说阿相
2024-05-30 07:22:08
形势有多严峻?暗示“苦日子”已经开始了

形势有多严峻?暗示“苦日子”已经开始了

山丘楼评
2024-06-03 11:30:33
泽连斯基的菲律宾之行:得与失

泽连斯基的菲律宾之行:得与失

新民周刊
2024-06-04 09:06:01
想要“台军没有一架战机起飞”,光靠远火和弹道导弹,根本做不到

想要“台军没有一架战机起飞”,光靠远火和弹道导弹,根本做不到

利刃号
2024-06-05 14:39:32
重磅!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成功

重磅!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成功

风电头条
2024-06-06 00:07:14
李小冉:风韵犹存

李小冉:风韵犹存

娱乐的小灶
2024-05-30 20:14:50
我在山姆做黄牛,月入10万。

我在山姆做黄牛,月入10万。

李东阳朋友圈
2024-05-29 17:10:16
2024-06-06 01:56:49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智库与专业新闻的完美结合
93632文章数 18414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教育要闻

TTS新传评论赏析:这篇评论框架真的很好用!!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台北电脑展直击:ROG掌机X登场,多款AI PC新品亮相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