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用17个人代表一两千万人,广州这回捅破窗户纸了

0
分享至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应该有羞耻心,知道要点脸,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不顾脸面,人一旦没了羞耻心就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前阵子,四条热门高铁线路提价引发舆论关注,当时人们都在质疑,高铁这种事关民生大事的问题,涨价为何没有公示、没有听证,也没有征询意见,怎么说涨就涨了?

后来有媒体给出了详细解释,大概翻译一下就是高铁票定价不在《定价目录》中,所以政府不管,同时高铁票定价不在《价格听证目录》中,因此也不需要听群众的。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高铁票定价,政府不用管,群众管不着。

好嘛,高铁票涨价我们管不着,那水电燃气这种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东西,群众和政府总归有权利管吧?但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而已,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5月9日,广州自来水价格上涨了,其中第一档和第二档上涨31%,第三档上涨96.96%。



为什么要涨价,通过媒体的报道我梳理了几条原因。

其一,涨价可以增强市民节水意识,减少浪费;其二,涨价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其三,涨价可以激励提升供水质量。

前面两个理由可以理解,但这第三条确实让人费解。涨价后合理盈利可以激励提升供水质量?难不成不涨价供水质量就没法保证了?老百姓用水明明是交了钱的,交了钱理应享受服务,难道非要涨价才能提升供水质量?

之前高铁票涨价没开听证会,是因为人家是国有公司,可以不开听证会,那这次自来水涨价,总该开听证会了吧?



听证会确实按照规定开了,不过这个听证会开得就很有意思。按理说价格调整,可以涨价,也可以降价。可听证会现场却只给出了两个方案,方案一大概就是民用水涨价,方案二大概就是商用水涨价。

说好的是听证会,却只给了涨价的选项,没有降价选项,这开的哪门子听证会?按照这个意思就是,要么涨价,要么还是涨价,反正没有其他选择。

这场听证会共有17名代表参加,你没看错,就是17个人!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广州常住人口为1882.7万人,这17个人就代表了近两千万广州人。

这17个人分别包括普通居民消费者9人、非居民消费者3人、经营者1人、其他利益相关方1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各1人。

这17个代表在组成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各方面都有参与,然而神奇的是,其中有7人支持方案一,9人支持方案二,剩下1人两个方案都没选择,但支持水价上涨。

总结起来就是,千挑万选,看起来十分公平找来的听证代表,结果却全数理解和支持水价上涨,没有任何异议和反对声。

不仅对涨价表示理解,而且他们还觉得涨价很有必要。



说实话,某些人的脑回路真的让人难以理解,官方明明说找了几个普通人做听证代表。普通人面对水价上涨,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反应,应该是反对抗拒才对,可这几个“普通人”倒好,不仅不反对,反而一致支持、理解赞成...

有网友调侃说,这是居民的热切期盼,涨价后幸福感显著提升。本来只是一句调侃,没想到评论区有人现身说法,说这些都是真的:





离谱,太离谱了。

明明可以抢,为什么还要表演一番。

涨价,涨价,还是涨价。各种东西都在涨价,却唯独听不到工资“大幅上涨”的新闻。

调休问题永远看不到,水价倒是灵敏得很。

工资被平均,收入被平均,涨价被代表,人世间最大的悲剧、最大的无奈莫过于此。

用17个人代表一两千万人,广州这回算是彻底捅破窗户纸了。这层窗户纸上明晃晃地写着霸道、独断、专横这几个大字。

这些已经足够可怕了,更可怕的是,先是地铁取消15次6折,然后是公交卡涨价,高铁准备涨价,的士准备开涨价听证会,现在又是水涨价,按照这种趋势下去,电费、燃气费等等都有可能涨价。

这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早在去年6月,有人就提出过相关建议,我们甚至可以理解成是为涨价造势。

彼时,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某经济论坛上说,必须要适时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很多地方水电煤气费、公共交通费用已经10年没涨价了。



他认为,适当涨价既可以减少政府补贴、让财政少掏钱,又能带来经营性现金流提升从而覆盖到期利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此言一出,引来很多质疑和谩骂。可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当年鲁专家的建议正在一一应验。

当年,我们说该骂的骂,该批的批,不能留有丝毫情面,因为等他们的建议一旦变成事实,再去骂就来不及了。

很显然,确实来不及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古今档案
2024-05-07 13:04:58
国足圈定23人名单!4人无缘战泰国:武磊停赛 艾克森搭末班车?

国足圈定23人名单!4人无缘战泰国:武磊停赛 艾克森搭末班车?

念洲
2024-06-05 06:31:02
军长调500人大部队砸酒店秘闻:酒店背后黑势力大,军长背景更大

军长调500人大部队砸酒店秘闻:酒店背后黑势力大,军长背景更大

古今档案
2023-11-22 12:36:51
发生关系,多久一次最舒服?

发生关系,多久一次最舒服?

匡北北
2023-12-15 23:56:59
防猝死,医生说:“这3件事一定要注意”,不然天天锻炼都没用

防猝死,医生说:“这3件事一定要注意”,不然天天锻炼都没用

知而不为
2024-05-16 23:49:14
英媒:在华外企外籍员工不足

英媒:在华外企外籍员工不足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05 06:50:17
女生接单陪玩时被掐晕强奸,发视频讲述全过程:评论区太恶臭!

女生接单陪玩时被掐晕强奸,发视频讲述全过程:评论区太恶臭!

听风听你
2024-06-04 23:32:30
阿根廷记者:阿尔瓦雷斯很可能离开曼城,但他不会去马竞

阿根廷记者:阿尔瓦雷斯很可能离开曼城,但他不会去马竞

直播吧
2024-06-05 08:28:07
大S又闹笑话!小S爆具俊晔菲律宾打碟并非缺资金,而是为喘口气

大S又闹笑话!小S爆具俊晔菲律宾打碟并非缺资金,而是为喘口气

综艺贴士站
2024-06-05 18:12:06
不要把茶当水喝!研究发现:每天喝茶超过13杯,老痴风险激增67%

不要把茶当水喝!研究发现:每天喝茶超过13杯,老痴风险激增67%

时光派健康抗衰
2024-06-05 10:30:03
景区被冲走两人已确认死亡,律师建议家属起诉抽烟男子进行追责

景区被冲走两人已确认死亡,律师建议家属起诉抽烟男子进行追责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04 21:59:39
卫星拍到了!“艾森豪威尔”号还在红海游弋,已经开始横向补给

卫星拍到了!“艾森豪威尔”号还在红海游弋,已经开始横向补给

影孖看世界
2024-06-03 18:41:45
制裁28家中企后,美商务部长考虑访问中国,希望缓和中美关系

制裁28家中企后,美商务部长考虑访问中国,希望缓和中美关系

小森八卦呀
2024-06-05 09:34:31
东契奇:膝盖和脚踝伤势没有好转 但能休息几天很不错

东契奇:膝盖和脚踝伤势没有好转 但能休息几天很不错

直播吧
2024-06-05 13:58:10
轰25分!中国男篮17岁2米03新星崛起,新丁彦雨航剑指世青赛

轰25分!中国男篮17岁2米03新星崛起,新丁彦雨航剑指世青赛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4-06-05 16:39:11
刘和平:不得不防!美日韩在升级军事同盟

刘和平:不得不防!美日韩在升级军事同盟

直新闻
2024-06-04 18:10:30
曾跟章子怡“叠罗汉”的未婚夫Vivi,现身默多克婚礼瘦成植物人

曾跟章子怡“叠罗汉”的未婚夫Vivi,现身默多克婚礼瘦成植物人

麦小柒
2024-06-04 14:57:55
斯坦福团队承认抄袭中国大模型!核心证据来自2300多年前

斯坦福团队承认抄袭中国大模型!核心证据来自2300多年前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04 18:42:34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歼-20首席试飞员证实:解放军真正的六代机要来了!会是质的飞跃

歼-20首席试飞员证实:解放军真正的六代机要来了!会是质的飞跃

杜文龙
2024-06-03 22:50:02
2024-06-05 19:10:44
顾礼先生
顾礼先生
随便说说
388文章数 46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菲总统在"香会"批中国言辞激烈 上演"气到说不出话"

头条要闻

菲总统在"香会"批中国言辞激烈 上演"气到说不出话"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传闻:任天堂新直面会将于6月11日举行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乌方:俄乌冲突升级 所有“红线”不复存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