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反对急躁冒进为什么让毛主席相当不满?

分享至

1956年,反对急躁冒进为什么让毛主席相当不满?


毛主席在会议上作报告

1955年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在讨论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同时,作出决定,在1956年下半年召开中国八大,并决定了大会的四项主要议程和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全会决定,由刘少奇负责大会工作报告的起草。因此,七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主持八大工作报告(后改为政治报告)的起草工作上面。

在八大准备期间,国内形势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席卷全国的迅猛势头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和手工业的合作化大大加快了步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2月5日,刘少奇主持召开有100多名在京的中央委员和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座谈会。

刘少奇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召开八大的指示,并对八大准备工作进行部署。刘少奇在讲到关于八大准备工作时重点强调了毛主席的话:重点要讲反对右倾思想,反对保守主义,提早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我们要利用目前国际休战的时间,加快我们的发展,提早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客观形势对我们的要求。

刘少奇强调,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速度,在我们的一切工作中都要反对保守主义,一切工作要办得又多、又快、又好,要求我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成绩。并表示,这不是急躁冒进,而是实际与可能的需要,是稳步前进。我们要站在群众的前头,不要做群众的尾巴;要鼓励群众,不要给群众泼冷水。

刘少奇还强调,毛主席说,客观事物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暂时的,不断平衡,不断冲破,这就是我们前进的规律。冲破了平衡是好事,不要怕。不要按平衡办事,按平衡办事就恰恰要犯错误。不能叫农民等,工业要赶上去,农业合作化了就更有利于促进工业的发展。刘少奇表示,要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反对保守主义,加强全面工作规划,迎接八大。

刘少奇这次讲话具有重大意义,表明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取得决定性胜利,党中央思考八大路线基本思路时,已经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党今后奋斗的主要纲领和主要任务。但当时存在的问题是,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还了解得很少,对其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估计严重不足,“反对右倾、反对保守”其实就是一种急于求成的思想。

“反对右倾思想、反对保守主义”的思想起初是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特别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提出来的,这一思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党的各项工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启动以来,一直发展迅速,到1954年底形成一个高潮。当时,全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到了48万个,并计划到1955年发展到六十万到七十万个。

这种迅猛发展的势头之下,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存在盲目求快的现象。为了使合作化运动更健康发展,时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在1955年初以简报的形式向党中央反映了这个问题,并建议对合作化运动采取控制发展、着重巩固的办法。邓子恢的建议,起初是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同意的。1955年1月初,政治局讨论通过了由刘少奇签发的通知。


刘少奇

该通知明确指出,当前的合作化运动,应基本上转入控制发展、着重巩固的阶段。4月20日,刘少奇在主持讨论农业合作化问题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再次强调,今后一年农业合作化的总方针是“停止发展,全力巩固”。现在全面停下来,秋后看情况再定,个别县、乡、区未办的,有条件的可以试办。在中央农村工作部的帮助下,压缩了部分办得不好的合作社。

在这样的形势下,全国农业合作社从67万个减少到了65万个。6月14日,邓子恢在第三次农村工作会议的情况汇报中建议,到1956年秋收前农业生产合作社从现在的65万个发展到100万个。会议批准了这个建议,刘少奇强调,明春发展到100万个,然后关一下门,办好了让中农自愿来敲门,关键是保证中农自愿。

对于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反映的情况,毛主席起初是相信的。因此,对中央制定的“停止发展、整顿和巩固合作社”的方针,毛主席也是同意的。但1955年夏季,毛主席到外地调查后认为,在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中,党内一部分尤其是农村工作部的部分同志存在一种消极情绪。5月中旬,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警告,在合作化问题上有种消极情绪,必须改变。

毛主席认为,再不改变这种消极情绪,就要犯大错误。因此,毛主席批评了邓子恢,并要求加快农业合作化的速度。接着,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严厉批评邓子恢和农村工作部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是“小脚女人走路”,是被胜利“吓昏了头脑”,是犯了右倾性质的错误。毛主席的批评导致党内陷入紧张气氛:谁不跑步前进,谁就是“小脚女人走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