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突然“离奇”驾崩,留下24岁孤寡皇后,赵光义登基如何对她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公元968年二月,大宋都城虽被寒意笼罩,但到处张灯结彩,42岁的赵匡胤即将大婚,新娘是刚满17岁的宋姑娘,是典型“老夫少妻”组合。

大宋的皇后宝座已经空置了五年之久,人们都在疑惑,年轻的宋氏为何能够入宫便做皇后,而她的表现让所有人闭上嘴巴。



宋氏出身名门望族,她爹宋偓是后唐庄宗的外孙,她娘是后唐义宁公主,宋氏拥有极好的家庭教养,年幼时出入宫廷落落大方,为人处事进退有节。

虽然赵匡胤与宋皇后的婚姻是政治联姻,但是两人的感情却是真情实意,每次赵匡胤处理完前朝事务,总能看到在旁边等待的皇后。《宋史》中这样记载,“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侯接,佐御馔。”

赵匡胤一生曾有四个儿子,可惜两个夭折,只有赵德昭、赵德芳长大成人。赵德昭是原配妻子贺氏所生,赵德芳是续弦妻子王氏生的,宋皇后并没有生养儿女。

赵德昭虽是赵匡胤的长子,但他比年轻的母后还要大一岁,为了避免闲言碎语,宋皇后只是在公众场合“礼貌性”交流,在私下里反而刻意回避。



当宋皇后嫁给赵匡胤时,赵德芳才只有十岁,宋皇后自然不用避讳,她将赵德芳视为亲生儿子,疼爱有加,这也为宋皇后后来的选择埋下祸根。

公元976年,赵匡胤毫无征兆地驾崩了,是疼爱丈夫的宋皇后发现了意外去世的宋太祖,突如其来的状况让人感到眩晕。

更为要命的是,赵匡胤没有留下遗诏,谁将是皇帝继承人还不确定,从历史经验看,皇权过渡时期是国家最容易动乱的时间。

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宋皇后立即命内侍太监王继恩通知秦王赵德芳入宫,很显然,宋皇后决定让赵德芳来继承皇位。

出人意料的是,王继恩有自己的想法,他认定赵匡胤是要将皇位传给赵光义的,于是他拿着宋皇后的懿旨当作通行证,直接跑到赵光义的府邸,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讲给赵光义。



史书中记载王继恩相信太祖要传位给赵光义,因此前往报告消息,王继恩作为一名宫廷内侍,竟然有这样胆大妄为的行为,大胆猜测一下,王继恩极有可能是赵光义的“密探”。

赵光义毫不含糊,立即集合兵士径直奔向皇宫。当宋皇后看到赵光义带着兵站在大殿上,瞬间就明白了大势已去。

此时的赵光义才3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更何况赵匡胤曾经有意培养他,为他积累了很多的政治资本。在宋朝之前,华夏大地上的朝代更迭速度极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年幼皇帝登基,不能有效控制武将权力,赵匡胤就是走这样的路“黄袍加身”。

为了避免宋朝重蹈覆辙,赵匡胤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杯酒释兵权”,还有文官辖制武将制度,在皇位继承人选上,他有意让弟弟赵光义接替皇位,因此在很多战役中让赵光义荣立战功,在军功上令人信服。



庙堂之上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时刻担忧前程,他们选择提前去烧储君的热灶,在不知不觉间,赵光义身边已经集聚了大量文武官员。

随着宋朝建立时间的推移,赵匡胤的儿子们逐渐成长起来,微妙的心理变化正在赵匡胤身上发生,他想要将皇位传给儿子,而不是弟弟,也许是他曾经透露出这样的想法,总之,赵匡胤还没有来得及解决继承人问题,他就突然驾崩离世。

宋皇后明白赵匡胤的心思,但面对赵光义的武力包围,宋皇后无可奈何,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从语言上、行动上认输了。

赵光义看到此情此景,非常符合预期,这是兵不血刃的最好结局,立即上前“眼含热泪、声带哭腔”,动情地说“共富贵,无忧也”。



至此,赵光义昭告天下,大哥遵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将皇帝宝座传给自己,正大光明地登基称帝,即宋太宗。此时的宋皇后只有24岁,她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