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美AI之争愈演愈烈,两会代表们怎么看

0
分享至



从2022年底的ChatGPT横空出世,到2024年初Sora的惊艳亮相,AI发展真可谓是一日千里。

有人预言,新技术背景下的AI应用,将对各个领域都产生颠覆式影响,其历史意义会不亚于瓦特改良蒸汽机。

生成AI展现出来的强大潜力,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强烈关注,过去两年,全世界的AI投资接近1000亿美元,AI“军备竞赛”可以说是暗潮汹涌。

而按照高盛预测,到2025年,全球AI投资将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过半数都将发生在美国。

中国在这场全球竞争中,虽然仅次于美国,但还是面临着差距扩大,创新不足,高端算力不足等一系列障碍。

而其中,最严峻的挑战,就是美国为了维持AI独霸地位,针对咱们所推出的各种技术限制和贸易壁垒。

2022年10月,美国政府禁止英伟达A100和H100两款AI处理器向中国出口,迫使英伟达只能提供“特供版”的A800和H800。

这还只是开始,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又连发三份公告,内容包括扩大ASML(阿斯麦)出口机型的限制范围,将13家中国半导体、AI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甚至连A800和H800这样的阉割版GPU,都不再允许对华出售。

受此影响,一台包含8张H800训练卡的标准AI计算机,价格直接从230万元飙涨到270万元,单张H800的报价也从21万元暴涨到35万到40万元。

高算力GPU是AI开发的基础,美国强行断供,就是想要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彻底扼杀中国AI产业。

面对美国政府的蛮横打压,中国科技产业已经没有退路,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唯一的出路,就是独立自主地走出一条突破之路。

所以,如何激发国内AI产业的生命力,提升相关研究的水平,已经成为全国信息科技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并在这次的全国两会上,成为委员、代表的重点提案领域。

比如小米雷军建议将AI纳入义务教育,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中国移动的杨杰提出“AI+”行动,要让AI尽快升级成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360的周鸿祎,他今年带来的三个议案,涉及了AI发展中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个是“小切口,大纵深”,提出在现有条件下,应该更多地聚焦大模型的实际生产应用。

实际上,现在流行的通用大模型,其实大部分是“中看不中用”。

以ChatGPT来说,很多体验过的观众应该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它都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当然,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未来AI会越来越智能化,但就商业逻辑来说,市场期盼的总是立竿见影的生产力进步。

所以,除了通用型大模型,能够直接针对到特定场景、垂直化的大模型也应该得到同等甚至更多的重视。

打个比方,我们不会放心让AI代替医生为我们治病,但作为一个助手,用AI来检测CT照上的异常,可行性就非常高了。

更重要的是,垂直大模型求精但不求广,需要的算力要小得多,开发和调试成本更低,这在美国芯片出口不断缩紧的背景下,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周鸿祎关注的第二个重点,则是日益紧迫的AI安全问题。

今年年初,美国五角大楼就公开表示,正在快速提升美军AI能力,与此同时,OpenAI悄悄修改了禁止其AI技术用于军事用途的措辞,两者合作开发软件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实际上,AI的力量,早已应用到了战场之上。

2月26日的《时代》杂志,就以“第一场AI战争”为题,做了一期俄乌战争封面报道。



文中提到,乌克兰利用大模型分析软件,帮助炮兵迅速截获该俄军通信,大大提升了炮击效率。而原来需要几百个人才能搞明白的复杂战场情况,现在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也能快速得到分析。

而如果觉得战争离我们还太过遥远,那么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的威胁,可是已经近在眼前。

上个月,香港警方公布了一起案件,一名公司职员受邀参加“总部首席财务官”的多人视频会议,按照上司要求将转账了2亿港元。

但实际上,这场所谓的视频会议,除了受害人,其他“参会者”全是经过“AI换脸”后的诈骗人员。

显然,AI风险正在不断增加,并涉及军事冲突,隐私安全,信息保护等方方面面,如果不加以管控,就必然会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

正如周鸿祎在提案中所言,重视大模型安全问题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

然而因为之前市场的主要关注点都在AI性能上,“安全+AI”的概念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

所以周鸿祎建议,国家应该以“揭榜挂帅”的方式,牵头扶持鼓励有相关能力的企业,并尽早出台行业安全标准,预防技术滥用,降低相关风险。

从提案内容来看,周鸿祎确实是对当前AI大模型的痛点,有着非常清晰而独立的认识。

而在某种程度上,周鸿祎的提案,也已经得到了回应。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共提到“人工智能”3次,但“安全”却提了29次。另外还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及“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显然,国家同样在从全局角度,关注着AI产业化与安全问题。

最后回过头来看,中国AI崛起确实任重道远,在基础算力、投资、技术、安全等各个方面都面临严峻挑战。

但正如周鸿祎在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中所说的:“创新需要不怕失败,需要屡败屡战的精神。而创业者又必须要创新,通过创新走出一条独特之路······企业家要有梦想,要有一种精神,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模式并把它做大。这其中最关键的驱动力要为社会、为国家解决问题。”

冷叔同样相信,依靠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勤奋,中国AI产业在未来终将突破封锁,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AI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冷叔笔记
冷叔笔记
你们熟悉的那个冷叔。
44文章数 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