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郑庄公打败周天子成就霸主之位,他的鱼丽阵有多厉害?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左传·桓公五年》记载了春秋第一位霸主郑庄公的成名之战——繻葛之战。

在这一战中郑庄公打败了周桓王的联军,不仅狠狠地削了周天子的面子,也将自己送上了春秋第一霸的位子(哪怕是小霸,也是霸不是)。



郑庄公能打败周桓王联军,很大的原因便在于郑国在战争中采取了新阵法——鱼丽阵。鱼丽阵是一种阵法,或者说鱼丽阵是郑庄公针对周桓王专门创造出来的新阵法。

开战前,郑庄公就制定好了作战策略:先击溃分属周桓王左、右两军的陈、蔡、卫三国军队,然后再集合攻击周桓王主力所在的中军。

我们先看看《左传》中对郑国作战前的描述:

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若想解释明白郑庄公的鱼丽阵,首先得先了解下西周时期作战的基本单位,比如什么是偏,什么是伍?



西周时期的军事编制

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军事方面主要指青铜器的发展)的发展,车战是诸侯国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

车战既然为主要作战方式,那么各诸侯国的军事编制自然是围绕战车展开。

周代的战车以“乘”为单位,既指一辆战车,也指随车的战斗人员,包括车兵和随车的步卒,这也是西周时期的基本作战单位。

乘之上有偏,根据乘数的不同,比如有九乘、二十五乘之分,也就有了大偏、小偏的区别,这是战车的计量单位。

战车的士兵包括车兵与步卒,以伍为单位,《司马法》:“凡立军一人曰独,二人曰比,三人曰参,比参曰伍,五人为列”,若再将士兵人数加多,就变成了“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



由上可见士兵的基本单位为伍。进入春秋时期后,各个诸侯国逐渐重视起“伍”的培养与训练。管仲改革齐国,在全国建立以伍为单位的基本组织(军政合一的体系,百姓以伍为单位,军队仍以伍为单位)。战国时期,商鞅也是将伍定位耕战的基本单位。

不过在西周时期以及春秋初期,“伍”并没有得到重视。战争中是以战车的“乘”为基本单位的。那么一乘又有多少人?

从《司马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车九乘为小偏,十五乘为大偏”中将士兵单位的“卒”,与车的单位“乘”、“偏”放到一起,可见双方存在一定的关联,即一乘有一卒。

上文说了,伍虽然为基本单位,但在春秋以前没有受到重视,这里将卒与乘相提并论,可见这两个单位是有联系的。另外在《左传》、《国语》等著作中经常将卒、乘并称,例如城濮之战中,楚国子玉率领“若敖之六卒”,这里的六卒指的便是六乘的战车。

车兵是西周时期的主要兵种,都是由诸侯国的贵族来担任。他们常常身着铠甲,手拿利器(早期为青铜装备,后期有了铁制装备),因此称他们为甲士。一乘有十位甲士,车上三位,车下七位。其他的90人由平民和奴隶组成。



了解了西周时期的基本作战单位,我们就对郑庄公的鱼丽阵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前方(偏),步卒跟在其后(伍)填充于两车之间的空隙。

注:战车有很多种类,攻车、守车等,碍于篇幅这里就不做介绍。包括上面所说的一卒士兵,在很多著作中提到有二十五名后勤兵,负责运输一类的工作。作战人员仅有75人。当然这一数据并没有严格的证据支持,大家了解就好。

简单了解下战车是如何交战的

车兵需要与步卒充分合作,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晋国的随伍子曾说:“卒乘辑睦,事不奸矣。”(《左传·宣公十二年》)

在剖析鱼丽阵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左传》中关于郑国的一场败绩“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隐公四年)”。

徒兵便是步卒的前身,在春秋以前由平民和奴隶组成。到了春秋中、后期,步卒数量扩大,一些破落贵族也成了步卒的一员。



鲁隐公是《左传》的第一个纪年,也就是说这一场战争发生在春秋初期(鲁公四年是公元前718年,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

西周乃至春秋前期,诸侯国都以车战为主,不会出现步卒交战的情况。那么《左传》中为何只记载了败其“徒兵”?

这里或许有两个原因:一郑国没有组织起车兵,二步卒败得太快,车兵没了保护无法击败对方。

先看第一个原因,春秋时期诸侯交战,需要双方摆好阵容之后,击鼓才能交战(参看鲁齐的长勺之战,和宋襄公的泓水之战)。因此郑国应该是步卒、车兵都准备妥当了,对方才会进攻。

再看第二个原因,我们在上面说了,春秋作战讲究的是“卒乘辑睦”,车兵得有步卒的保护才能顺利冲杀。毕竟那时候的战车又不是坦克,四周防护严密。若战车没了步卒的保护,很可能会被对方步卒从四方攻来,仅仅三个车兵是不可能挡住敌人四面围攻的。



由此可见,第二个原因可能性更大一些。那么郑国是如何导致步卒败得太快的?若我们结合鱼丽阵的“先偏后伍”来看,或许步卒败得快原因便是:步卒在战车的前面,与对方接敌过早,被率先击溃了。

战车的对手自然是敌方的战车,而战车的主要杀敌方式便是弓矢。楚国有名的射手养由基,由于射术高明,被楚庄王放到车兵将领的位置。

战车的交战简单可以分成三部分,敌我双方尚未靠近的时候,双方用弓矢射击,稍近便是长兵接敌,最后双车完全接近自然是短兵相交。若双方仍有战斗力,彼此交错而过后,便驾驶战车“回旋”,再来一次交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御四马,驰骤周旋而恣欲于马”。(御车技巧,关于车战的技巧,碍于篇幅便不详细述说了)



战车的杀伤力完全因为其配备了先进武器,《诗经·秦风·小戎》“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无不诉说着战车装备的锋利。

注:( 俴(jiàn)驷,披薄甲的马;厹(qiú)矛,有三棱的矛;錞(duì):矛柄下端金属套;虎韔(chàng):虎皮弓囊),

从另一方说,步卒的武器绝对没有这么先进,这是当时生产力决定的。车战是西周绝对主力的原因便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武器配备给步卒,只得依靠战车的防护力与杀伤力。

战车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这既是为了己方战车间的配合,也是为了最大程度杀伤敌人。

《六韬·犬韬·均兵》“五车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春秋时期的战车由一主车,一副车组成,“左右十步”便指的是主车与副车的距离)。

由《六韬》可知,战车之间的空隙有着严格的要求,过宽则可能导致战车间的配合会出现问题;过密则影响战车前进,也就是现在交通法规里的保持安全距离。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春秋以前的车战,步卒仅仅在战车的前面保护战车,战争的胜负靠的是车兵之间的厮杀(主要原因便是上面所说,西周时期没有那么多的武器,步卒杀伤力低)。

郑庄公的鱼丽阵高明在哪?

到了春秋时期生产力得到提高,青铜器冶炼技术、铁器冶炼技术都得到发展,步卒的装备有了提升,杀伤力自然不同以往。

步卒不再是充当“肉盾”、“辅助”的角色,对战争而言可以起到决定胜负的用处。这一点被郑庄公率先发现并用之于战争中。

鱼丽的名字取于《诗·小雅·鱼丽》: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

鱼丽便是鱼丽于罶(音同柳,捕鱼的篓子),指游鱼密密麻麻的待在“罶”中,战车间的空隙便是鱼篓。步卒紧密排列在战车的周围来充当战车的羽翼。



郑庄公的鱼丽阵是中军的阵型。鱼丽阵的基本组成是一辆战车,后方跟随数个步卒。步卒在两车之间正好弥补两车之间的空隙。

战车为中心,步卒为羽翼,车、步配合,彼此呼应便是鱼丽之阵的主要特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