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历史的尘埃——凯恩斯: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0
分享至

原创 亮叔


凯恩斯(Maynard Keynes,1883—1946)

01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1919年,凯恩斯36岁。

这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凯恩斯作为英国财务部首席代表,参与巴黎和会。

在会议上,战胜国(英法美等)对战败国(德奥俄)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赔偿条件,要求德国赔偿一千多亿马克,还拆分了奥匈帝国,德国也被夺去了大约八分之一的领土。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凡尔赛条约》大错特错。

严苛的赔偿条件,只会把战败国逼入复仇的绝境,让大战卷土重来;对领土问题的干预,只会破坏原有的政治秩序,导致无尽的革命和暴力。

凯恩斯认为,《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西方文明岌岌可危。

然而,他的声音并不被权贵们重视。

一言九鼎的是各国的总统首相们,还轮不到一个经济学家来指点江山。

既然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那这份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愤怒的凯恩斯辞掉了工作,回到英国后,他写了一本书:《和谈的经济后果》,揭露这次和谈的“真相”。

他在书中痛斥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理这些大佬目光短浅、自私自利,他们的短视行为,正在葬送欧洲的未来。

凯恩斯不止提出批评,还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建议不仅应该减少对战败国的惩罚和赔款要求,还应该通过投资,帮助它们进行重建。因为战后无数饥肠辘辘的难民,不但没有钱赔款,还随时有可能铤而走险。

帮助曾经的敌人,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给敌人一条活路,也是给自己一条活路。

这本书成为了畅销书,也让凯恩斯成为了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

凯恩斯的观点对吗?

一方面,他的预言陆续变成现实。战胜国强迫德、奥帝国放弃的那些领土,纷纷爆发革命与冲突,战火纷纷。《凡尔赛条约》签署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世界迎来德国人复仇的怒火。

另一方面,领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一战打了4年,死伤无数、百业萧条,战胜国的老百姓们望眼欲穿的等待着战争赔款。作为领袖,难道你能告诉大家,有个经济学家建议说,为了世界和平和长远利益,我们不要赔款了(凯恩斯建议英国放弃赔款要求)。你觉得老百姓会不会吃了你?

凯恩斯写作时面对的是知识精英,这帮人崇尚理性,有长远视野;但政治家们面对的是大众,必须考虑民族情感。

凯恩斯的警世预言,让他成为了知识精英们(包括年轻的哈耶克)心目中的英雄,很多人觉得,巴黎会谈如果听取了凯恩斯的建议,二战根本就不会爆发,世界将会是另一番面貌。

同时,这本书也让凯恩斯被很多批评者视为亲德派(类似英奸),嘲讽说,德国政府应该给他颁发勋章才对。

作为一名“预言家”,凯恩斯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感受到了恐惧,并且直言不讳。

当战胜国的政客和民众,被胜利冲昏头脑,都想要狮子大开口,从失败者身上攫取更多利益,凯恩斯却看到了这种“贪婪”所蕴含的巨大风险。


02

别人恐惧时我乐观

10年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

此时的凯恩斯,不仅是知名经济学家,还是一位投资人,掌管着家人和朋友们的投资基金。

经济危机爆发后,凯恩斯在股市和期货市场的投资,几乎全军覆没。他的净资产由4万4千英镑变成了7800英镑,损失超过80%.

尴尬的是,凯恩斯三年前的预言还言犹在耳。那时他觉得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自信满满地说:

“在我们一生中不会再有进一步的经济崩溃。”

经济繁荣期有很多类似预言,比如美国总统胡佛说贫穷将在不久后从美国消失,美国经济学会主席费雪预言“股价已经立足于永恒的高地上”,繁荣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些预言,相当于一种知识泡沫。

个人投资的失利,对凯恩斯有何影响?

有一阵子,凯恩斯惨到要把自己收藏的名画出手,结果开到最低价位,还是无人问津。

不过,凯恩斯是一个极端自信的人。经济危机和投资失败,并不会让他产生自我怀疑。

凯恩斯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投资策略,搞起了价值投资,锚定自己认为有潜力的股票,趁着低价收购,并且在几年后大赚特赚,成为了富豪。

他还购买土地、经营农庄、建养猪场和剧院。他投资这些,倒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类似消费行为,为了享受田园生活和艺术。

凯恩斯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认为无论经济情况如何,我们都不应该牺牲生活中的种种乐趣,比如文学与艺术。

大萧条让无数人失去了信心,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末日。

凯恩斯则认为这些人小题大做危言耸听,他认为,解决危机的药方很简单,那就是政府积极花钱、扩大投资,创造就业。

凯恩斯举例说,如果他是伦敦市长,会选择把伦敦重建一遍,建设成一个美丽的现代化城市。这样做,居民可以得到更漂亮的房子,工人可以得到就业,人们的心情也会更乐观,而不是在经济危机中愁眉苦脸,活在悲观之中。

凯恩斯的这套理论,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

今天的大多数国家,早已经形成了“危机-刺激-危机-刺激”的凯恩斯主义模式,就像感冒了就吃感冒药一样。

但1930年代的世界,还不太习惯凯恩斯开出的药方。

古典经济学家们觉得这很扯淡,当多数人陷入贫穷的时候,你却鼓励政府花钱,这有何逻辑可言?政府花的不是还是纳税人的钱吗?

计划主义者们觉得大萧条是资本主义的末日,必须推翻旧世界、创造新秩序,凯恩斯完全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只是隔靴搔痒。

作为“精英中的精英”,凯恩斯的观点总是能传递到政界,他甚至常常愤怒于英国政府总是不能及时采纳自己的建议,以至于坐视危机日益严重。

针对凯恩斯的不满,一位官员则解释说:凯恩斯似乎不能理解政策的滞后性。政府投资,不可能像凯恩斯个人投资一样高效,一个电话就搞定了。而是要开很多会,经过很繁琐的程序。

凯恩斯的药方听起来当然很美妙。

谁不想大手一挥,把自己所在的城市重建一遍呢?谁不想换更大的房子更时尚的家具更漂亮的汽车呢?谁不想每天享受买买买的乐趣?

但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呢?

钱来自印钞,就会导致通胀;钱来自税收,就会加重民众负担。

凯恩斯讨厌别人跟自己谈这个问题。他认为,预算是一堵“思维的墙”,妨碍了我们的思考与想象力,也妨碍了我们创造美好生活。

他认为:钱从哪里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花钱。花钱才能拯救经济,花钱才能创造幸福。

至于钱的来源,可以是债务,可以是关税,可以是印钞……可以是任何合法渠道,甚至可以是天上掉下来的,地里长出来的,都无所谓:

“若财政部用一些旧瓶子装满纸币,把它们以适当的深度埋在废弃的煤矿里,在上面堆满垃圾,然后根据业已反复考验过的自由放任原则,让私人企业把纸币重新挖出来……就不会再有失业。此措施可能大幅提高社会的实际收入。”

凯恩斯甚至建议美国和法国把自己的黄金储备分配给其他国家,促进国际贸易。这种建议当然不可能被采纳。(老百姓受穷的时候,给其他国家送黄金?)但背后是凯恩斯一以贯之的思路:钱从哪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钱流动起来。

凯恩斯的这些奇谈怪论,让很多人觉得他已经走火入魔,一位朋友写信批评说:

“你一味地要求政府增加开支,好像预算问题几乎不值得考虑。你这样做的实际后果是让所有人,不管多么聪明和包容,都认为你已经彻底发疯了。”

我们当代人有一个错觉,以为凯恩斯在大萧条时代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在英美两国都像超级英雄一样深受欢迎。我们这样想,是因为他的部分理论,转化成了当时的救市政策。

其实,这只是历史的一面。

凯恩斯本人的感受,常常是两头不讨好,左派和右派都讨厌他。


03

危险的思想

罗斯巴德和很多学者关于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如果不搞凯恩斯主义,大萧条会更早结束。

各种人为的“刺激”,只是延长了萧条的时间。习惯性的“危机-刺激”模式,制造了经济周期,让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凯恩斯主义并非一剂良药,而是一种疾病。

这也是凯恩斯主义后来盛极而衰的原因。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结尾有一段名言: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力量之大,常常超出常人意料之外。事实上统治世界的只是这些思想罢了。或许我认为不受任何学说的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到神的启示,其实他的狂想的由来则是若干年以前的某位学者的思想。

我确信既得利益的势力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其实远不如思想的逐渐侵蚀力那么大。这种力量当然不是马上就起作用,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因为是在经济哲学和政治哲学方面,一个人如果一旦到了25岁或30岁以后,很少会再接受新学说。所以公务员、政客,甚至鼓动家们在目前时局中运用的种种理论通常并不是最近的。但是或早或晚些,不管是好是坏,危险的并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永远自信的凯恩斯从未怀疑过,他那套看上去很美的经济学理论,也是一种“危险的思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庆余年2收官!6位演员被赞,2位演员被嘲,佟梦实成最大赢家

庆余年2收官!6位演员被赞,2位演员被嘲,佟梦实成最大赢家

糊咖娱乐
2024-05-31 16:07:00
A股:还有更大级别的暴风雨?明天周一,不做切换的必定继续吃面

A股:还有更大级别的暴风雨?明天周一,不做切换的必定继续吃面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2 07:00:08
红星深度|“艺人”郭有才

红星深度|“艺人”郭有才

红星新闻
2024-06-01 23:21:11
5-2 2-1 2-0 中甲疯狂一夜!广州踢疯了 南京击败英博 重庆赢功夫

5-2 2-1 2-0 中甲疯狂一夜!广州踢疯了 南京击败英博 重庆赢功夫

刀锋体育
2024-06-02 22:16:33
最大的问题是,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萧条

最大的问题是,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萧条

黑噪音
2024-05-29 17:50:52
恳请中国队退出!巴黎街头屎尿横飞,画面不忍直视,还开奥运会?

恳请中国队退出!巴黎街头屎尿横飞,画面不忍直视,还开奥运会?

青栀伊人
2024-05-30 22:13:48
如何评价秦昊的妈妈?网友分享很炸裂,似乎就是这个理!

如何评价秦昊的妈妈?网友分享很炸裂,似乎就是这个理!

谢金祥
2024-06-01 23:27:33
终结老年性痴呆?美著名神经学家研究30年提出:6种蔬菜、3大营养素有望办到

终结老年性痴呆?美著名神经学家研究30年提出:6种蔬菜、3大营养素有望办到

凤凰卫视
2024-05-31 16:02:45
大s哭麻了!儿童节箖箖与奶奶张兰连线,希望奶奶赚100w超温馨!

大s哭麻了!儿童节箖箖与奶奶张兰连线,希望奶奶赚100w超温馨!

八卦爱侃娱
2024-06-02 10:36:09
成都买房,这些“雷区”板块,请慎重!

成都买房,这些“雷区”板块,请慎重!

不鱼
2024-06-02 13:57:35
世界上最缺男人的三个国家,第一被称为“性都”,不喜欢中国男人

世界上最缺男人的三个国家,第一被称为“性都”,不喜欢中国男人

扬平说史
2024-05-15 08:25:41
四川发现3米高的“狯狫”,直立行走爱吃猪油,一跃翻过5米深沟

四川发现3米高的“狯狫”,直立行走爱吃猪油,一跃翻过5米深沟

可乐88
2024-05-31 16:00:12
王思聪日本行3美女作伴!双眼无神发福邋遢,网友:身体被掏空?

王思聪日本行3美女作伴!双眼无神发福邋遢,网友:身体被掏空?

花花lo先森
2024-05-09 10:17:15
对比巴萨的遭遇,更能明白皇马为啥是欧冠之王,不仅是冠军数量多

对比巴萨的遭遇,更能明白皇马为啥是欧冠之王,不仅是冠军数量多

足坛典故
2024-06-02 23:27:14
法国:以色列资格被取消!

法国:以色列资格被取消!

占豪
2024-06-02 03:21:58
汪小菲娶马筱梅并非巧合,相比大S,马筱梅的孩子已赢在起跑线

汪小菲娶马筱梅并非巧合,相比大S,马筱梅的孩子已赢在起跑线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2 21:48:11
泰国的电线杆真的很繁忙!

泰国的电线杆真的很繁忙!

悠闲葡萄
2024-06-01 12:54:04
胡锡进发声:铁头靖国神社事件,为流量不择手段,强绑爱国情怀!

胡锡进发声:铁头靖国神社事件,为流量不择手段,强绑爱国情怀!

据说说娱乐
2024-06-02 22:23:52
金泽洙:不吹嘘,世界男乒史上,够格称为大魔王的也就只有这3人

金泽洙:不吹嘘,世界男乒史上,够格称为大魔王的也就只有这3人

刺头体育
2024-06-02 18:46:30
县城的现状,一针见血!

县城的现状,一针见血!

深度知局
2024-05-18 18:01:33
2024-06-02 23:50:44
小闹弟爱生活呀
小闹弟爱生活呀
分享有趣的家庭生活 全职奶爸记录宝宝成长的轨迹 西瓜爸爸帮:父爱不只是陪伴,让孩子在欢笑快乐中成长
96文章数 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黄仁勋:2026年将推下代GPU架构平台Rubin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时尚
旅游
本地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快收藏!2024各国留学费用汇总,学费、生活费都在这里!

涂山“红红”现身戛纳?

旅游要闻

武侯祠开启“时光机”穿越到“那些年”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