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的八柱国指什么?一文带你了解影响北周、隋唐的府兵制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北魏和南朝打了几十年,结果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机未到吧。南朝在宋齐梁陈之间轮流转换,每个政权不过三五十年,正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北魏比较坚挺,活跃近150年,不过到孝文帝改革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北魏走下坡路的原因,不是因改革,而是孝文帝将北魏的矛盾彻底激化。

北魏当初为防备柔然等国,重心在北方,并因此设立北方六镇。早年的北方六镇可了不得,完全是北魏眼里的香饽饽。



六镇将士不仅地位高、待遇好,还充当保家卫国的重任,可谓是物质、精神双丰收,里面尽是些权贵子弟。不过,这一切到孝文帝时期便改变了。

孝文帝时期,北方边患已经消失,一统南北才是大事。于是北魏重心南移,到迁都洛阳的时候,大局已定,自此,六镇渐渐失去往昔荣光。

六镇被迁居洛阳的权贵所遗忘,从主力部队沦为不管不问的末流,心理落差之大,难以想象。甲:想当年,一天三顿饭,我两顿吃肉。乙:是啊,现在稀粥都吃不上上了。丙:朝廷不给活路,反他的。

于是轰轰烈烈的六镇起义爆发了(反抗不公的就叫起义?),北魏分崩离析。前面说了,北魏内乱主要是内部矛盾:老鲜卑和新鲜卑。如何区分他俩呢?



简单区分,老鲜卑支持游牧经济,而新鲜卑支持庄园经济。既然有矛盾,自然会分为两个集团——宇文泰的西魏和高欢的东魏。

说起这两人也是有意思,宇文泰是汉化鲜卑人,而高欢是鲜卑化汉人,两人皆融合异族。高欢背后有六镇支持,六镇虽说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东西魏数次大战,双方互有胜负,我认为宇文泰胜利占据多数。既然宇文泰赢得多,是不是说明西魏比东魏强呢?不,恰恰相反,高欢比宇文泰实力强得多。

赤壁之战前,曹操只能被动防御,袁绍却能随意进攻,因为曹操实力弱。高欢数次战败,却能卷土重来,若没有强大的实力支撑,不可能办到。



高欢的西魏,至少继承北魏三分之二的势力,又占据最好的土地——河北、中原,根本不是宇文泰能比的。这时候的关中,早已不是秦汉的“天府之国”,土地荒废、民生凋零。

穷则思变,变则通,宇文泰不得不大力改革,以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实力弱也有弱的好处,那就是改革阻力会很小。当初孝文帝迁都洛阳,未必没有躲开传统鲜卑势力阻挠的想法。

宇文泰改革的内容很多,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以八柱国为首的府兵制。这个府兵制与秦汉、北魏的军制有何不同呢?其中有一个便是赐姓。



高欢的东魏差不多完全承袭北魏,他的军制也是一样:鲜卑人为士兵,汉人种地。高欢对鲜卑人说:汉人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他反过来对汉人说: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

宇文泰没这么多鲜卑人啊,邙山大战失败后,他急于补充兵源,怎么办?赐名改姓。宇文泰扯出曾经的鲜卑八部,将它们的姓氏赐给大将,这不就成了鲜卑人了么。

杨坚当权后,曾大规模恢复汉姓,不过这就是后话了,我们继续说宇文泰的八部。宇文泰没叫八部,而叫八柱国。

柱国一词,战国早已有之,楚、赵皆有,位仅在令尹(楚国的相国)、相国之下。北魏早年曾封长孙嵩为柱国大将军,尔朱荣也曾为柱国大将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