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当年陈兵百万,或许只是战略吓阻

分享至

苏联主要城市都集中在国土西部,东欧地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项目分布图,每个亮点代表一个项目,素材来源:大国崛起苏联时代几个大型工业项目的分布苏联地形图,苏联虽大,宜居的地带却不多,要么太冷,要么太荒诺门罕的位置示意图,诺门罕战役更多只是为了威慑日军铁列克提位置世界岛中心示意图,苏联大部分国土都位于这个地带西伯利亚大铁路有多条支线,途中线路1是就西伯利亚的主干线,线路2从满洲里进入中国经诶,便于沙俄经略中国东北,线路3从蒙古进中国境内,可以抵达北京西伯利亚铁路在苏联境内的路段距离中国也是很近的上面是贝阿铁路,下面是西伯利亚大铁路

1969年珍宝岛冲突后中苏翻脸,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一副要吃了中国的样子。面对极大的国防压力,当时的中国全民皆兵:深挖洞,广积粮,大三线建设,随时准备抵御苏联的入侵。

站在当时的环境,没有开天眼的前提下,面对一个有核武器且野心极度膨胀的苏修,中国确实只能以防守态势来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

然而,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的态势,心里不禁有个疑问:面对拥有数百万大军、曾经以一己之力击败17国军队的中国,苏联真的敢入侵吗?或者换句话说,跟中国翻脸之后,苏联是不是也同样害怕中国主动攻过去?

大胆设想一下,当年苏联所谓陈兵百万,或许只是一种战略吓阻的手段。

首先必须确定一点的是,苏联当前在中苏边境的兵力根本没有达到过百万规模。以下引用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前对越自卫还击战之前的一段讲话:

大家知道,我访美时一路上讲要教训越南,美国不赞成。我采取较大的行动,怕引起苏联的大的反应。但同时我们也摸到了一点气候,美国一边反对我们惩罚,另一方面通报我们一点情报,说苏联的军队根本没动,而且告诉我们,在几千公里边界上有54个师,告诉我们没有满员师(一万二、三千人)。

按照苏联陆军在冷战时期的编制,这54个师如果满编,人数能达到100以上万。然而这54个师有大部分是简编师,这种简编师的实际人数只有编制数的一半左右。

只不过,上述情报是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由美国人透露给中国的。这么重要的情报,为什么我们自己会搞错?

这也是历史的无奈。中苏翻脸正值WG的高峰期,当时国内很多单位都处于混乱状态,包括情报系统,以至于对敌人的真实兵力做出了误判。根据后来美国给的情报分析,中国才知道苏联在中苏边境其实只有40万人左右。

那么苏联部署这40万人,到底是为入侵做准备呢,还是另有企图?

难以两头兼顾的北极熊

苏联横跨欧亚大陆,是有史以来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然而自1922年成立,到1991年解体,苏联从来没有做到过两头兼顾。

苏联的大部分国土属于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却处于欧洲。

先说经济和政治,我们看一幅苏联时期的主要城市分布图:



可以看到,苏联的主要城市,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哈尔科夫,都分布在欧洲地区。而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我们听的最多的城市似乎就一个符拉迪沃斯托克(即原来中国的海参崴)。

城市分布即为人口分布,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分布。我们再看两张苏联时期主要工业分布图:





第一张是苏联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项目建设分布,苏联将大部分的项目都是集中在欧洲地区。

第二张是苏联主要重工业的地区分布,还是集中在西部。甚至于,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都没有像样的工业。

实际上,苏联的主要工业地带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乌拉尔山脉等地区。次要的工业地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窝瓦河)中下游。

苏联的经济之所以呈现西重东轻,跟苏联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关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