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博弈三百年,看懂中俄博弈底层逻辑,就知道外蒙为何是必争之地

0
分享至


外蒙老照片

外蒙古回归一直是互联网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大多数人争论的焦点一直都集中于外蒙古亲华还是反华上面。

可殊不知外蒙古回归与否,跟蒙古人民是否仇视我们是没有关系的,而只取决于中俄两国地缘博弈的结果。

一、蒙古博弈三百年

自古以来,外蒙古这个地缘板块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哪怕是我国最强盛的盛唐时期曾一度将其纳入版图之内,也不过是羁縻统治而已。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唯一能对外蒙古实行有效统治的,只有清王朝。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继承了蒙古帝国的法统和藏传佛教的道统。鲜为人知的是,除了中原皇帝这重身份外,大清历代君主身上还兼着草原大可汗和藏传佛教文殊菩萨转世的双重身份。而他们正是靠着这两重身份收服蒙古人心,让他们对中原王朝产生认同感的。

然而,就在清朝控制蒙古的同一时期,万里之外的俄罗斯人也翻越了乌拉尔山脉,开始了东扩之旅。

随着两大帝国的领土交汇,双方开始围绕着蒙古高原的归属权展开了长达三百年的地缘博弈,直至今日也没有停止的迹象。

可令人郁结的是,三百年来俄国始终都是主动进攻的一方,而中国却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

所谓久守必失,最好的防守永远都是进攻,像中国这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消极防守思维,要是不丢失领土,才是咄咄怪事。

因为你不可能保证自己永远强盛啊,一旦遇到衰弱期,敌人趁火打劫,你还守得住吗?主动挑衅的一方如果不被惩罚,那他可以失败一千次,但只要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俄国最早染指蒙古,是在17世纪末,沙皇彼得大帝统治时期。

彼得通过扶持漠西蒙古的葛尔丹跟清朝作战,曾经一度让外蒙古地区短暂地脱离了中国的统治。



但随着康熙三征蒙古击败噶尔丹势力,沙俄第一次染指外蒙古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只是康熙皇帝并没有乘胜追击,把沙俄的势力驱赶出西伯利亚,终究还是为后世子孙埋下了隐患。

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灭亡准葛尔,势力如日中天,沙皇俄国不得不暂时按捺住对蒙古的野心。



直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清室衰落,沙皇俄国再次卷土重来。

当时中国积贫积弱,沙皇俄国趁势对外蒙古地区输出影响力,拉拢到了很大一部分蒙古王公的支持。清政府虽然气得牙痒痒,但也无可奈何。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蒙古的污糟猫王爷们在沙俄的支持下,趁机扶持一个叫作哲布尊丹巴的活佛宣布脱离中国统治,建立大蒙古国。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袁世凯曾派兵前去镇压。但在沙俄军队的干预下,民国军队连同前清驻兵一起被赶出了外蒙古。后来由于俄国担心吃相太难看,会引来列强干预,重蹈日俄战争的覆辙,便在1913年跟民国政府达成妥协。

俄国以不承认外蒙古独立并认可中国为蒙古宗主国作为条件,换取中国放弃在蒙古驻兵设官,允许蒙古方面完全自治。

十月革命之后,俄国深陷内战无力东顾。1919年,段祺瑞瞅准时机,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出兵收复外蒙古地区,蒙古短暂地回归中国版图。


徐树铮剧照

可是第二年俄国内战就分出了胜负,红军追着白俄叛军一路杀到西伯利亚。

彼时蒙古有一部分青年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组建了一个叫人民党的组织,天天嚷嚷着要革了王爷们的命。

蒙古高层瞧了眼老主子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下场,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而此时段祺瑞政府却深陷直皖战争无力保护他们,情急之下,蒙古统治者病急乱投医,竟把白俄叛军给放了进来。

可这饮鸩止渴的举动却加速了他们的灭亡,红军以追杀白俄叛军为理由杀入蒙古地区,赶走了当地的民国驻军和白俄势力。

自此,外蒙古再次落到了俄罗斯人的手上,只是统治者由蒙古王公换成了亲苏的人民党而已。

1924年10月,有着藏传佛教文殊菩萨转世身份的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皇宫,中国跟蒙古的最后一根精神纽带断裂,一个月后,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蒙古宣布独立建国。

可对此,中国政府并未予以承认。直到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斯大林利用蒋介石迫于打内战的心理,以让渡苏联红军占领的东北大城市为条件,迫使蒋介石签订出卖祖宗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法理上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建国后,毛泽东出访苏联重新修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毛主席虽然取回了东北主权,但碍于形势,不得已放弃对外蒙古的领土索求。自此之后,外蒙古彻底脱离中国,成为苏联控制下的一个卫星国。



苏联解体之后,俄国国力衰退被迫撤出蒙古,蒙古成为中俄两国心照不宣的缓冲区。

以上,就是这300年来中俄两国围绕蒙古地区博弈的大致过程。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蒙古的归属,很大程度上受中俄国力消长的影响。俄国强大,这块地方就归北方政权。中国崛起,这块地方就归南方政权。两国势均力敌,这块地方就会作为独立的缓冲区存在。

因此,现如今外蒙古的超然地位,只不过是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势均力敌的产物而已!它并不是一种永恒的状态,一旦中俄国力对比发生失衡,那蒙古就悲剧了。

可惜蒙古统治者却对此毫无自知之明,冷战后,蒙古统治者既仇中,亦反俄,试图通过搞所谓的第三邻国政策把美国势力引入这一区域的地缘博弈。

这终究只是徒劳的挣扎而已!



一百多年前的外蒙古,当时还是中国政府领土

二、蒙古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中俄都如此重视这块地方。

先说中国方面,自元朝至今,中国就一直定都北京,而北京最大地缘威胁就来自于北方蒙古高原。京师不稳则天下震动呀!

看看地图上中蒙边境跟北京的距离吧!在机械化部队和古代骑兵面前,这点距离简直就是朝发夕至!更要命的是两者之间都是草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中国方面除了一条燕山山脉再无任何屏障,燕山要是被攻破,那就只能亡国了。

可但凡脑子还算正常的国家,都不能让自己的首都只有一道屏障呀!所谓天子守国门说得好听,实际上却愚蠢至极。不是说天子守国门不行,但前提是你得把内外蒙古和东北搞定,把他们变成缓冲区。否则就要像明朝那样隔三差五打首都保卫战。

这就是为什么左宗棠力主保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卫京师的原因。这也是伟人为什么力排众议出兵朝鲜的原因,因为保朝鲜才能保东北,保东北才能卫京师呀。没有这些地方作为缓冲区,北京就会成为抗敌第一线。

而外蒙古就是北京以北的缓冲区,没有它,北京的安全体系是不完整的,上世纪60年代中苏反目,苏联数十万大军屯兵蒙古威逼中国时那种利剑当头的感觉,想必经历过的人都还记忆犹新吧?这就是中国失去蒙古的后果呀:一旦跟北方反目,你随时都有亡国的风险。

当年我们定都北京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的,那就是中苏两国师出同门,不会翻脸,蒙古永远都不会成为北京的威胁。

直到后来被人用刀子顶在脑门上,人们才知道这个想法究竟是多么的肤浅。



三、俄国人究极的恐惧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俄罗斯为什么非要拿下蒙古,仅仅是为了威胁我们吗?

不,他是为了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地区占俄罗斯领土面积的75%,可俄罗斯对此地的统治却相当薄弱,全靠一条西伯利亚铁路跟3000万俄族人来维持。一旦这两根支柱受到威胁,西伯利亚将不复为俄罗斯所有。

先说西伯利亚铁路吧,这条路是紧邻俄蒙边境修建的,一旦蒙古落入中国手上,中国想要切断这条铁路简直易如反掌。一旦西伯利亚铁路被切断,俄罗斯的欧洲主体就无法向远东地区投射力量,到时西伯利亚就是人家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剁就怎么剁。



再来说说人口方面。

一个民族对于一个地区能否实现长久统治,人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标准。

就拿东北来说吧,近代以来中日俄三国围绕着东北反复博弈,按理说作为弱势的中国人早就该被踢出场了吧?

可为什么无论中国如何衰弱,我们对这个地方始终有一份话语权,而不至于像蒙古、佤邦、拉达克那样永久性脱离本土统治呢?

还不是因为汉人在这一地区占据了主体地位吗?

再说一直打到现在的俄乌战争吧,俄罗斯为什么能控制乌东四州?仅仅只是因为他军力强大吗?

不,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俄族人在这些地方占据了主体地位。

可时至今日,俄罗斯在1300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也只有区区3000万的俄族人口而已。这点人对于如此广袤的疆域而言,犹如往大海里撒入一把盐花, 是难以构筑稳定的统治根基的。

反观他南边那个邻居,以他的人口基数,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成为西伯利亚的主体民族。比方说19世纪中叶的闯关东,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汉人就在关外发展到3000万人口,而俄罗斯达到这个数字却用了300年。由此可见,两者在人口潜力方面,根本不具备可比性啊!只要西伯利亚落入中国手上哪怕只有那么一回,俄罗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上世纪中苏交恶的时候,毛主席曾提出过一个换家策略,说是如果苏联用原子弹炸我们,他就让中国人去西伯利亚打游击。

这个策略的真实性一直存疑,但汉人去西伯利亚确实是俄国人心底最大的恐惧。所以双方是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让步的。

中俄蒙三国这段孽缘呀,必须得有一方完全倒下才能彻底了结,否则还会没完没了地纠缠不休的。

文史君说

只要中俄两国之间的地缘矛盾不彻底解决,外蒙古的地位就很难说一定如何。当然,目前来说中俄两国关系不错,实力也大致均衡,所以眼前的外蒙,可能还会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现状吧。

参考文献

《俄蒙关系历史档案文献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超重磅会议!又要出大招了

超重磅会议!又要出大招了

樱桃大房子
2024-06-07 22:24:30
你那几个月工资算个P

你那几个月工资算个P

霹雳炮
2024-06-05 22:51:34
高考通知引发众怒,过犹不及:要不让地球停转三天为高考让路?

高考通知引发众怒,过犹不及:要不让地球停转三天为高考让路?

六目先生
2024-06-06 09:25:48
反制裁开始,大批粮食运回国。中方叫停美牛肉进口,耶伦口风突变

反制裁开始,大批粮食运回国。中方叫停美牛肉进口,耶伦口风突变

大国观察眼
2024-06-08 00:32:12
为什么蒙古离中国这么近,我却几乎从没有听过关于蒙古的事情?

为什么蒙古离中国这么近,我却几乎从没有听过关于蒙古的事情?

有趣的羊驼
2024-06-06 14:23:24
知情人爆料肖战《得闲谨制》开机延迟!给肖战准备时间,寄予厚望

知情人爆料肖战《得闲谨制》开机延迟!给肖战准备时间,寄予厚望

电影品味道
2024-06-06 02:50:16
乌无人机飞行1000公里袭击北奥塞梯的俄军基地,对俄攻击正在扩大

乌无人机飞行1000公里袭击北奥塞梯的俄军基地,对俄攻击正在扩大

山河路口
2024-06-08 19:19:50
中国股市又爆猛料,下周A股或将惊天巨浪,万千散户持有还是逃跑

中国股市又爆猛料,下周A股或将惊天巨浪,万千散户持有还是逃跑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8 01:24:21
凯尔特人和独行侠G2前瞻:如何应对独行侠的调整?

凯尔特人和独行侠G2前瞻:如何应对独行侠的调整?

体育大集
2024-06-09 00:16:18
张玉宁回忆受伤:先撞到立柱,之后一撑地肩关节就出去了

张玉宁回忆受伤:先撞到立柱,之后一撑地肩关节就出去了

懂球帝
2024-06-08 15:22:13
男性要注意了!这个部位的毛发变白,证明寿命在逐渐减少

男性要注意了!这个部位的毛发变白,证明寿命在逐渐减少

慎独赢
2024-06-07 01:24:33
凯特护士和闺蜜发声:凯特面部受伤严重,危及生命,是威廉所伤

凯特护士和闺蜜发声:凯特面部受伤严重,危及生命,是威廉所伤

亦纯杂谈
2024-06-06 23:10:02
女爱豆暗示给王思聪生了个女儿,校长前任回应:过分了

女爱豆暗示给王思聪生了个女儿,校长前任回应:过分了

娱记娱乐
2024-06-08 15:32:29
如果毛岸英没牺牲,毛主席会不会让他“接班”?历史早给出答案!

如果毛岸英没牺牲,毛主席会不会让他“接班”?历史早给出答案!

小新历史
2024-06-07 15:54:08
青你2选手自爆为王思聪未婚生女,孩子正面照曝光,像爷爷王健林

青你2选手自爆为王思聪未婚生女,孩子正面照曝光,像爷爷王健林

娱小小新
2024-06-08 13:56:04
泽连斯基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表讲话,强调不会为了结束战争放弃领土

泽连斯基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表讲话,强调不会为了结束战争放弃领土

山河路口
2024-06-07 21:28:59
闹大了!2024第一季度 华为与小米营收差距拉大1029亿 利润创新高

闹大了!2024第一季度 华为与小米营收差距拉大1029亿 利润创新高

沿路捡贝壳
2024-06-07 14:47:47
梅西:从成绩上看,世界上最好的球队是皇马,而踢得最好的是曼城

梅西:从成绩上看,世界上最好的球队是皇马,而踢得最好的是曼城

直播吧
2024-06-07 18:02:21
瑞幸咖啡将采购12万吨巴西豆,巴西副总统:我们仍旧以咖啡代酒

瑞幸咖啡将采购12万吨巴西豆,巴西副总统:我们仍旧以咖啡代酒

上游新闻
2024-06-08 13:10:04
媒体人谈拜合拉木:为何他是03年龄最先进国足的?身体是第一位

媒体人谈拜合拉木:为何他是03年龄最先进国足的?身体是第一位

直播吧
2024-06-08 17:09:10
2024-06-09 00:28:49
浩然文史
浩然文史
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
2773文章数 313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菲向仁爱礁运"可疑物资" "坐滩"军舰或撑不住了

头条要闻

媒体:菲向仁爱礁运"可疑物资" "坐滩"军舰或撑不住了

体育要闻

39岁巴西足球传奇回归 近6万人见证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CPU-Z跑分曝光:AMD锐龙 AI 9 HX 370比54W的R9 7940HS快12.9~25%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手机要闻

华为Nova13系列再次被确认:麒麟9010+直面屏,8月左右发布!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胡塞武装逮捕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