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皇后,纽约萍姐,最富争议的海外华人女性

分享至



2014年5月23号,几百辆黑色豪车以及数千纽约市民聚集在纽约街头,为一个华人女子送殡礼。要知道,在美国的华人,办个葬礼有这阵仗的上一个还是功夫巨星李小龙,而亲属手捧的遗照上是个留着齐耳短发、略微发福、衣着朴素的中老年妇女。

看上去就跟很多一代移民辛苦工作、操持家务的老妈妈没啥两样。而实际上她却是个叱咤风云的黑社会大姐大郑翠萍,被称作蛇头之母、偷渡女皇。在很多人眼里,她阴险毒辣,唯利是图,视人命为草芥,与黑帮勾结,对付不起偷渡费的人暴力追债。可还有一些人却坚持认为她是个杰出的女企业家、大善人、女英雄、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她2014年病逝狱中,这次出殡的很多人从美国各地赶来纽约为她送行。那么,她究竟是好人含冤,还是人们都陷入了一种神秘的集体PUA,才让这个叫做萍姐的女人有着如此迥然不同的两极评价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讲讲这个从农村妇女到移民保姆,再到偷渡女皇的传奇一生。根据维基百科的信息,郑翠萍出生于1949年1月9日,但是由于家里穷,孩子多,其实她父母也不记得她具体的生日,甚至连个大名都没起。她的姓名和生日是60年代进行第一次人口登记的时候,才找了个算命先生给算出来的。

她的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亭江镇胜美村,倒是有个板上钉钉的偷渡村。这个村的出国历史,一直要追溯到清朝末年,一批批劳工乘船漂洋过海前往传说中遍地黄金的美利坚。

而随着北美的排华法案以及移民法的收紧,当年的奉旨出国打工就成了后来的偷渡,工作也从修铁路淘金变成了餐馆切菜洗碗、杂货店搬货送货,终归还是跳不出体力活的底层。

可即使这样,挣钱还是好过在小渔村里打鱼。于是哪怕风险巨大,困难重重,村民们依然前仆后继。萍姐的父亲就是其中一员,他以一个远洋船员的身份从纽约码头跳船逃走,然后就一直在唐人街打黑工,再通过福建老乡开的地下钱庄把钱汇入家中。

萍姐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等待父亲的汇款和一封封代笔的家书中度过,对那个父亲描述中生活很好赚钱很多的美国充满了向往。这个向往哪怕是后来父亲被移民局遣返回国,都没有改变,毕竟在村里这是家常便饭,送回来了想法子再走就是了。



很多人一生都是在偷渡遣返,再偷渡再遣返中循环往复。村里还流行着一句话是海水不干,偷渡不止。可是萍姐的父亲在之后的偷渡之路上却没了先前的幸运,几次都是半路被抓,再也没能踏上美国的国土。于是他便把目光放到了下一代身上,要让偷渡这条路代代相传。

相比有力气能打黑工挣钱的儿子闺女们走的更多的是结婚拿身份的路,只是她们的对象多半是老穷丑兼备的婚恋市场老大难,这样纯奔着绿卡去的婚姻能否有幸福不言而喻。但是对于那些女孩的家人们来说,这是一个捷径。只要一个站住了脚,就能把一大家子给弄过去,哪怕不能一步到位嫁到美国,很多人也会选择港澳台作为跳板,而当年的萍姐也走的是这条路。

70年代初,20出头的萍姐跟邻村一个张姓青年结婚了。之所以选择他,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家在香港,有好几门亲戚。一年后,她大着肚子跟老公移居香港,之后又把父母和兄弟姐妹一并带了过来。

萍姐在香港做过工,市场卖过菜,街边摆摊做过小生意。尽管只有小学毕业,但是她头脑灵活,算账很快,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好手。几年下来她成了三家杂货铺的老板娘,还回大陆投资工厂。

可是她依然想要圆心中那个美国梦。因为孩子还小于是她让老公先行探路,走的也是船员跳船逃跑路线。不过老公也没能逃过被抓遣返的命运,两年后灰溜溜的返岗,还上了移民局的黑名单。

老公不行自己上手,萍姐尝试了各种正规的赴美途径,但是都倒在了签证这一关。因为福建偷渡村在移民局早已是臭名昭著,像萍姐这样学历不高、直系亲属有被遣返记录的,签证官直接拒签。

可即使这样,萍姐也没放弃,她说服了一对来她店里买东西的美国夫妇,帮她担保办理全职保姆工作签证。这次,她终于得到了和签证官面试的机会。

对方问她,你为什么要放弃已经安逸舒适的生活,去异国他乡给别人带孩子呢?萍姐给出了完美的答案。美国是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也是一个可以通过勤劳工作获得回报,赢得尊严的地方。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让我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番真诚或者说演技,打动了签证官,萍姐如愿以偿获得了工作签证。1981年11月17日这天啊,她终于踏上了心心念念的美利坚合众国土地。

当然了,她是不可能老老实实地给人家当保姆的。在支付了担保雇主一笔赔偿金之后,她直奔纽约唐人街,找到了福建老乡。以她的情商和勤奋,很快便在唐人街混的是如鱼得水,又做起了杂货店生意。



好歹合法进入了美国,她之后通过难民庇护申请永居,也比那些偷渡客容易了不少,然后又通过亲属团聚的方式,把老公和孩子都接过来,完成了移民的大业。很多移民的脚步走到这儿,其实就会跟前辈一样,守着自己的一片小店,辛苦操劳之余把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用来鸡娃到名校。

但是萍姐的格局就大得多,她觉得与其卷娃,不如卷自己,这一代能赚的钱,何苦等到下一代呢?在她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下,没过几年,在唐人街也拥有了一家服装店和一个杂货铺,老公也开了一间福州小吃店。

时间来到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的如火如荼,偷渡美国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而萍姐所在的福州地区,有的村子甚至出现了年轻人全部走光,只剩下老弱妇孺的情况,不少地方的村小学也开始教小孩英语口语了,为将来的偷渡做好准备,可谓是培养出国从娃娃抓起。

而帮助这些人偷渡美国也成了一桩炙手可热的生意。那个时候市场价是每个偷渡客18000美元,于是这些人在福建当地被叫作万八哥万八嫂。

不过,随着偷渡难度增高路线变长以及通货膨胀,这个偷渡的费用也水涨船高,这是后话了。而在蛇头眼里,帮着偷渡是比贩毒还要赚钱的生意。因为偷渡客不仅是主动报名忍受旅途的种种危险和困难,到了目的地还知道自己跑路,躲避警察的追捕,简直是一本万利。

而且整个产业链利润非常可观,比如说那些钱不够的偷渡客,蛇头们会提供配套的高利贷业务,利息高达30%。而当他们终于还清了这些外债,通过打工挣到了钱,由于没有合法身份,办不了银行账户,所以想要汇钱回中国,就必须通过地下钱庄来进行,更别提那些介绍打黑工的、分租房间的,以及通过难民和假结婚等手段非法转合法身份的,可谓是偷渡一行,养活了美国唐人街的半壁江山。

而头脑活络、赚钱永不嫌多的萍姐,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商机。她早在8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家庭小作坊式的偷渡,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而她早期的客户,多半是老家的一些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而且只要十多岁的男孩。理由是这些孩子身体好,哪怕是塞到集装箱里,海上颠簸个几个月,都还有足够的体力下船跑路。

更重要的是,万一被抓了年龄不到18,且在美国没有合法的监护人,移民局即使要遣返,也要经过更为繁复的手续,更长的处理时间。也就是说这些年轻人不仅多几年打工的时间,还有机会撞上什么移民法修改或者总统大赦这样的好运,就此永远留在美国。

至于小小年纪就要离开家,踏上这样一条风险极大的偷渡之路,对于他们的心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在萍姐这样的蛇头眼里是最不值得关心的一环了。

有一个当年才15岁来到美国的偷渡克回忆说,他和其他几个年纪相仿的孩子曾经在美国东岸海边的一个小破木屋见过萍姐一面。她神情严肃地对他们说,待会儿会有人来接他们。但是移民局的人也在路上,就看哪一拨人先到了。如果运气够好,那么她明天会在唐人街的一个小旅店里再次见到他们,安排他们的工作和住宿,如果运气差,被移民局给抓了,那么就拜拜,这辈子不会再见面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