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观察|美国大学挺巴抗议潮背后:加沙危机中的代际差异和政治操弄

0
分享至

当地时间4月29日下午,哥伦比亚大学“加沙团结营地”的抗议学生聚集在校园草坪,投票决定是否继续坚持抗议行动。当天的14:00是校方设定的最后期限,拒不离开营地或将面临停学的处罚。


当地时间2024年4月22日,美国纽约,警察拘留了在纽约大学校园内设立营地抗议巴以冲突的亲巴勒斯坦学生和抗议者。视觉中国 图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投票前,营地里的学生站成一圈,轮流用扩音器发言。抗议组织者告诉曾受过纪律处分或持有学生签证的学生,为了保护自己,在选择坚守营地之前必须深思熟虑。

最终,投票以压倒性的票数决定继续此次抗议活动。一时间,“自由巴勒斯坦!”和“哥伦比亚,你无法隐藏!你靠种族灭绝发财!”的口号回荡在哥大校园里。

自去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频繁在美国高校中爆发。在4月18日哥大校长沙菲克授权纽约警方进校清理“加沙团结营地”及当局逮捕多名学生后,类似的抗议行动迅速蔓延至美国其他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全美范围内已有超过60所高校爆发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

早在去年,美国部分院校也曾爆发类似的反战抗议活动。不同于以往,一些美国高校在近期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虽然抗议者声称他们采取了和平的斗争策略,但校方却认定抗议具有破坏性,并寻求加强对校园公共空间的管理。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奥马尔·瓦苏(Omar Wasow)认为,此次抗议浪潮与历史上的其他学生抗议活动存在着显著区别,主要体现为示威者采取的策略。“除了游行和示威,学生们还采用了建立营地的抗议手段。与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类似,这类抗议活动通常会持续数天,并在如何管理营地这一问题与当局形成持续的紧张关系。鉴于抗议活动将持续数天或数周,媒体更倾向于对这类事件进行报道并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警方介入的情况下。”瓦苏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称。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则表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仍然发酵的背景下,学生抗议的激进色彩、美国政治极化的现状以及美以关系的特殊性这三重因素,导致美国政府不得不谨慎对待此波抗议潮产生的政治及社会效应。“这次抗议行动伴随着明显的反建制色彩,发起行动的学生群体正在试图挑战美国政治中的‘禁区’,其中包括美以特殊关系。当美国年轻人发出与父辈不同的声音时,这次抗议活动的最大影响莫过于促使美国社会就加沙目前发生的危机进行反思。当然,这股抗议潮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仍然有待观察。”王浩分析称。

当“反战声音”成为燎原之火

4月17日下午2点刚过,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沙菲克走出国会山一座办公楼,进入一辆等待着的黑色SUV。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过去的几个小时,沙菲克刚接受完来自众议院教育和劳动力委员会的“拷问”,她不仅承认“校园内出现反犹太主义的倾向”,还向国会保证校方将就这一问题采取“立即行动”。

早在沙菲克接收国会质询前,另一场战斗早已打响。当天凌晨,近60个帐篷出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主草坪,帐篷和标语上赫然写着“以色列制造炸弹,哥伦比亚大学付钱”。据半岛电视台报道,抗议者要求校方从在加沙战争中获利的公司撤资,提高哥伦比亚大学的财务透明度,以及切断与以色列大学及其相关项目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

次日,当沙菲克授权纽约市警方在校内进行清场并导致超过一百名抗议学生被逮捕后,这场始发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行动迅速蔓延至全国。

此后几天,类似的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席卷美国多所高校,并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抗议者在包括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纽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洪堡分校等在内的高校建立了营地,并提出加沙地带永久停火、美国停止军援以色列,以及校方从资助以色列战争的投资中撤资的诉求。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过去的周末,仍有部分高校在举行反战示威活动,超过200多名抗议者被捕。自4月18日纽约警方拆除哥伦比亚大学“团结加沙营地”并逮捕超过100名示威者以来,遭警方逮捕的抗议人士数量已接近900人。


当地时间2024年4月22日,美国纽约,亲巴勒斯坦支持者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建立了“加沙团结营地”。视觉中国 图

在瓦苏看来,大学的管理层需要平衡许多相互竞争的利益,包括学生、教师、捐赠者、校友和官员。

“这些营地通常违反了校园规定,比如禁止在公共场所过夜。尽管抗议活动基本上是和平的,但一些人使用了被视为存在反犹倾向的言论或标语。当然,一些大学领导人选择了严厉镇压抗议者——比如逮捕和驱逐学生——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了通过谈判,以更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瓦苏分析道。

自抗议活动在全美校园蔓延以来,外界对高等院校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维护学生人身安全及校园秩序这两个层面展开了密集讨论。

常驻纽约的律师奥伦·鲁特 (Oren Root) 曾在1968年哥大爆发反越战抗议活动时担任学生报纸《旁观者》的高级编辑。据《纽约时报》报道,鲁特称沙菲克授权警方进入校园清场的举动是“非同寻常的误判”,“沙菲克校长和她的顾问们显然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让警方介入(报警)显然是一个错误,事态并没有因此得以平息。”

在美国进步人士看来,沙菲克让警方进入校园的行为引发了众怒,大学校园似乎再也无法充当容纳多元观点的“缓冲带”。个人权利与表达基金会(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and Expression,简称FIRE)高级项目官员扎克·格林伯格(Zach Greenberg)向CNN表示,逮捕属于“激烈的措施”,只能用于解决“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威胁。“这样做可能会削弱校方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学生们可能会看到身穿防暴装备的警察逮捕同学,甚至是他们的教授。”格林伯格说道。

当代际差异置于政治的聚光灯下

有分析认为,自去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已然成为分化美国大学校园乃至社会的议题,且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公共电视网《新闻一小时》节目(PBS NewsHour)及马里斯特学院(Marist)在去年11月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尽管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美国政府应该公开支持以色列,但这一数据显然存在明显的代际和种族差异。在关于以色列的态度上,只有不到一半(48%)的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受访者和千禧一代(1981至1996年出生)受访者认为美国应该公开表示支持以色列,而X世代(1965至1980年出生)、婴儿潮一代(1946年至1964年出生)和沉默一代(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初出生)的比例分别63%、83%和86%。

“(这波)抗议活动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多米诺骨牌效应或连锁反应的体现,即一个学校的抗议活动足以影响其他学校。”瓦苏说,“抗议既反映了年轻人对加沙危机(如迫在眉睫的饥荒)日益增长的愤怒情绪,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内部对以色列看法的代沟。与年长美国人相比,美国年轻人对以色列政府的政策更持批评态度。”

在专栏作家莫伊拉·多尼根(Moira Donegan)看来,爆发在多个高校的抗议潮和校方加强言论审查的现象并非仅仅是代际差异的产物,更是保守派操弄敏感议题的结果。

“从很多方面来说,保守派仲裁者再次将大学视为宣泄不满的对象。共和党议员在拥有传讯权的委员会中任职,他们有充分的动机把大学校长拉到华盛顿进行一顿痛斥,获得一段病毒式传播的新闻片段,供竞选广告摘录使用。”多尼根在《卫报》写道。

有观点认为,从沙菲克遭国会传唤一事不难看出,美国部分政客正在积极制定并利用极具误导性的话语框架,借助校园内的极个别歧视犹太学生的事件,将校园内发生的抗议运动塑造为“反犹运动”。新奥尔良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劳伦·拉萨贝·谢泼德在“Conversation”网站上撰文指出,针对任何反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人士,两党政客目前都在不遗余力地将他们塑造为“反犹主义者”,这些行为与冷战期间美国保守派力量将民权人士与共产主义“强行绑定”的举动并无差异。

随着大选的临近,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表态同样也得到了舆论的关注。日前,前总统特朗普谴责近期爆发的抗议活动具有“反犹太主义”倾向,且比2017年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发生的白人至上主义者集会“糟糕得多”。此外,连日来深陷舆论风波的拜登也同样批评了校园内发生的“反犹太主义抗议活动”。

对此,王浩表示,长期来看,美以特殊关系以及以色列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并不会让拜登政府的亲以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不过,在大选即将到来的关键节点,拜登将不得不考虑摇摆州阿裔选民以及进步派人士这两类群体的看法。

“考虑到上述两点,这一波抗议活动大概率将影响拜登政府援以行动的力度和节奏。拜登会尽力平衡亲以和挺巴这两拨政治力量,尝试对以色列施加一定的约束,最大限度地确保自己的选举利益。”王浩分析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场最差!国足3大“废材”曝光,表现严重失常,打韩国不敢再用

全场最差!国足3大“废材”曝光,表现严重失常,打韩国不敢再用

国足风云
2024-06-06 22:24:41
曝国足内部质疑伊万!球员不愿出面炮轰主帅 进球功臣1句话泄密

曝国足内部质疑伊万!球员不愿出面炮轰主帅 进球功臣1句话泄密

念洲
2024-06-07 10:36:10
诺曼底登陆80年 ,欧洲再分裂

诺曼底登陆80年 ,欧洲再分裂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07 06:33:36
“井里冒出一个头?”济南一景点雕像引网友热议

“井里冒出一个头?”济南一景点雕像引网友热议

潇湘晨报
2024-06-06 16:48:14
上游人物 | 梁实的第28次高考

上游人物 | 梁实的第28次高考

上游新闻
2024-06-07 09:04:32
广东高考作文谈AI,我们立马让AI写了一个试试!3秒完成

广东高考作文谈AI,我们立马让AI写了一个试试!3秒完成

南方都市报
2024-06-07 12:18:07
电讯报:格拉利什落选在队内引起轩然大波有球员找主帅要说法

电讯报:格拉利什落选在队内引起轩然大波有球员找主帅要说法

直播吧
2024-06-07 06:50:06
感谢韩国7-0,国足世界杯局势反转!有望哭着出线,伊万坐收渔利

感谢韩国7-0,国足世界杯局势反转!有望哭着出线,伊万坐收渔利

嘴炮体坛
2024-06-06 22:44:01
副部虎,十九年敛财超4亿!

副部虎,十九年敛财超4亿!

鲁中晨报
2024-06-07 11:59:08
姆总离队,巴黎尴尬掉粉300万!拿他弟弟泄愤:不续约+踢出一队!

姆总离队,巴黎尴尬掉粉300万!拿他弟弟泄愤:不续约+踢出一队!

风过乡
2024-06-07 12:05:51
高考通知引发众怒,过犹不及:要不让地球停转三天为高考让路?

高考通知引发众怒,过犹不及:要不让地球停转三天为高考让路?

六目先生
2024-06-06 09:25:48
奔驰宝马的天真的塌了,18万就能开回家了

奔驰宝马的天真的塌了,18万就能开回家了

听风听你
2024-06-06 23:46:29
英格兰公布欧洲杯26人最终名单:7将被裁!马奎尔+曼城10号落选

英格兰公布欧洲杯26人最终名单:7将被裁!马奎尔+曼城10号落选

我爱英超
2024-06-07 00:46:13
提前5分钟认输!东契奇总决赛首秀30+10创纪录 1助太罕见独木难支

提前5分钟认输!东契奇总决赛首秀30+10创纪录 1助太罕见独木难支

厝边人侃体育
2024-06-07 10:43:33
网民举报河南焦作一初中教师殴打学生,官方:涉事教师已停止教学

网民举报河南焦作一初中教师殴打学生,官方:涉事教师已停止教学

新京报
2024-06-07 14:18:08
重要消息!马克龙以果断的态度向全世界郑重宣布

重要消息!马克龙以果断的态度向全世界郑重宣布

繁星荟
2024-06-07 01:37:32
上海10岁少年在医院墙中发现亿年秘密,身份曝光后,让人好生佩服

上海10岁少年在医院墙中发现亿年秘密,身份曝光后,让人好生佩服

左观右察
2024-06-06 23:07:03
“美国授权了,但不允许乌军打击莫斯科或克宫”

“美国授权了,但不允许乌军打击莫斯科或克宫”

观察者网
2024-06-07 13:30:59
谷爱凌,官宣!

谷爱凌,官宣!

最江阴
2024-06-07 00:02:44
魔咒!欧文对旧主绿军11连败 19中6+三分5中0遭球迷狂嘘

魔咒!欧文对旧主绿军11连败 19中6+三分5中0遭球迷狂嘘

醉卧浮生
2024-06-07 10:44:15
2024-06-07 14:46:44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690032文章数 50327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越南新任公安部长就位:系新任国家主席苏林的同乡

头条要闻

越南新任公安部长就位:系新任国家主席苏林的同乡

体育要闻

国足进球功臣捂脸沮丧 伊万表情凝重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马斯克创造人类历史,SpaceX星舰试飞成功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教育
数码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家居要闻

柔和婉转 让阳光洒满空间

教育要闻

厦门2.4万名考生奔赴高考 加油!将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

数码要闻

从概念走向现实,威刚 XPG Hydro 风水混合 CPU 散热器九月上市

军事要闻

拜登称不会授权乌克兰用美武器袭击克里姆林宫或莫斯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