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的漫漫人生路:有四喜也有四悲,都和毛主席有关

分享至

贺子珍的第一悲亦是一喜:女儿成为了她和爱人沟通的桥梁

贺子珍离开延安后,在苏联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说过得很是凄苦。先是经历了丧子之痛,后来因为顶撞儿童院的院长被抓去了疯人院。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心灵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得知毛泽东再婚后,贺子珍更是体味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他无数次想提笔给毛泽东写信,但是都忍住了。性格倔强的她,最后还是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希望把这个消息得到证实。

毛泽东回复: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图 | 贺子珍和李敏在苏联,此时李敏3岁半



手中握着信,脸上淌着泪,她咬咬牙,在苏联开始了长达9年的孤苦生活,除了照顾娇娇,还要照顾毛岸英兄弟。直到1947年,看着国内形势稳定,贺子珍想回家了,也想念他了。

中央委员王稼祥在去苏联治病期间,代替贺子珍给毛泽东传达了她想回国的想法,毛泽东回复:同意。就这样,贺子珍带着女儿,坐上了从远方归来的列车。

在车上,贺子珍设想过无数次和毛泽东重逢的场景,她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要和他倾诉,但她殊不知,她把这一切想得太简单了。

回国后,她得到了亲人的探望,贺怡、贺敏学、还有家里的嫂子和侄子们,都纷纷来哈尔滨看望她,让她受宠若惊。快10年了,曾经的小孩子们都长大了,祖国也越来越好了。贺怡笑着对贺子珍说:是啊,娇娇(李敏)都这么大了。

“娇娇,你想爸爸吗?”

那时候的李敏还没有改名字,在苏联上学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一次教室里不知道哪个老师拿过来了几张中国领袖的照片,毛岸英告诉李敏,毛泽东就是我们的爸爸。

图 | 1947年,苏联儿童学院墙上挂着毛泽东的照片



李敏一脸诧异,这不是毛主席吗?李敏带着疑问去问贺子珍:毛主席真的是爸爸吗?自始至终,李敏一直认为毛主席是大家嘴中十分和蔼的领袖,怎么会是自己的爸爸呢,我怎么会有这样的福气呢?

直到贺怡告诉她真相后,李敏才肯定了,原来毛主席真的是自己的爸爸。贺子珍于心不忍,李敏3岁的时候就来了苏联,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爸爸,也没有得到过父爱,如今回国了,该让娇娇回到父亲身边了。

随后,贺子珍让娇娇给毛主席写一封信,娇娇口述,贺子珍执笔,娇娇这样说:

毛主席:

大家都说您是我的亲生爸爸,我是您的亲生女儿,但是我在苏联没有见过您,您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爸爸呢?请赶紧回信告诉我。

娇娇

这封信是用俄语写的,贺子珍的字迹毛主席一眼就认了出来,他赶紧找来秘书给他翻译,当秘书读完后,毛主席开心地笑了起来,他太爱这个宝贝女儿了,连写封信都这样的撒娇。随后,毛主席当即回信一封:

娇娇:

看到你的信我特别高兴。

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去苏联近十年我们一直未见过面,你是不是长高了?爸爸很想你,也很喜欢你,希望你快点回到爸爸身边来,爸爸已经请贺怡同志去接你了,欢迎你。

毛泽东

写完信后,毛泽东觉得寄信太慢了,就把这封信改成了电报,快速传到了贺子珍的手中。



图 | 1950年朱德、林伯渠、任弼时在中南海接见从苏联回来的中国孩子,其中就有李敏(倒数第二排右四)

不久后,女儿娇娇回到了毛主席的身边,娇娇到了中南海的当天,毛泽东除了和娇娇合影留念,还拉着她到处去周恩来任弼时那里“显摆”,说我毛泽东的洋女儿回来了,会说苏联话。周恩来和大家也十分喜欢娇娇,甚至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嘘寒问暖,毛泽东借用古典文集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其行”一句给娇娇起了新名字:李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贺怡和贺子珍一起,打算从哈尔滨出发去北京。李敏已经回到了毛泽东身边,贺子珍也去北京工作,这在贺怡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石家庄被工作人员拦住了,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一时间,贺子珍酝酿了许久的和爱人见面的想法彻底破灭了。

毛泽东曾告诉过李敏,他十分理解她的妈妈,十年的夫妻,几乎无所不知,但是现实就是现实。好在,李敏成为了爸爸和妈妈沟通的桥梁,岁月匆匆,李敏逐渐长大,她是个聪明的孩子,毛泽东说什么,李敏都可以听得懂,便把父亲想说的话,母亲想说话的都传达给对方。

图 | 1950年,毛泽东和女儿李敏在北京合影



对于贺子珍来说,和爱人不能见面是历史造成的悲剧,但好在女儿成为了她和毛泽东之间的信物,贺子珍心里便有了丝丝欣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