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前毛主席改了电报里4个字,粟裕事后赞叹:真是神来之笔

分享至

1948年10月,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将淮海战役的最终作战计划呈报中央军委。

两日后,在指挥部的粟裕接到一封来自西柏坡的电报。

电报内容是他之前传送给主席的作战计划,细看,却发现被改了四个字。



粟裕

看着那封电报,粟裕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但很快,他恍然大悟,瞬间明白了那四个字的绝妙之处,立即召集手下将领召开会议,调整作战部署,并于第二日复电中央军委与参与淮海战役的其他指挥官:

淮海战役将于十一月八日晚发起。

毛主席更改的这四个字是什么?这张电报的内容在淮海战役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歼灭黄百韬”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依托于建设全中国的美好愿望,于重庆举行会谈。会议持续43天,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约定共同执政,建设新中国。

然而,1946年6月底,野心勃勃的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违背全国人民的迫切期盼,妄图独占胜利果实,向解放区大规模进发,全面内战爆发。

经过八个月的作战,国民党军伤亡约71万人,士气大跌。而解放军主力仍在,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在毛主席、中央军委和前线指挥官的协同努力下,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48年,双方在中原地区进入胶着状态。



为了打破这种状态,1月,中央军委建议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带领三个纵队南下渡江,吸引部分牵制中原战区的国民党部队过江,把战场引向国统区。

然而,出于对战场的把握,粟裕考虑到渡江南下,并不能调走国民党军重装备兵团,且后方大空,没有支援与物资支持,这仗必将打得十分艰难,更甚是损失惨重。

经过深思熟虑,粟裕向中央发出电报,阐明他的作战构想,建议暂缓渡江。这封电报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



粟裕

4月30日,粟裕到达城南庄后,向包括毛主席、周总理等在内的五大书记汇报自己的战略构想。

会议之初,毛主席放了一大摞文件在腿上,预备边听汇报边看,然而整场会议下来,那一叠文件,再也没有翻开过。

会后,中共中央决定采纳粟裕的意见,在中原地区钳制住敌人。

6月,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在黄淮地区歼灭国民党约9万人,大大削减了国民党的力量。



城南庄

此时的国民党方虽然还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土地,但在军事力量上,双方差距却越来越小。

而这也意味着,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1948年9月16日,华东野战军向济南发动攻击,经过八个昼夜的激战,济南于24日解放。

粟裕早已看到济南解放的必然结局,于24日晚向中央发出一封电报,提出为了更好改善中原战局,为将来渡江做好充分准备,应立即开展淮海战役。

正是在这封电报中,首次出现了淮海战役一词。



毛主席与中央军委商讨后,一致认为开展淮海战役十分有必要。并就淮海战役作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将战役第一阶段中心定为: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集团。

选择黄百韬集团,其实有两个原因。

在地理位置上,黄百韬军团在徐州以东的新安镇,距离苏北解放区较近,有利于华野对其围剿,也能保障华野的物资补充。

另一方面,黄百韬军团在中原战场的实力突出,如果淮海战役第一场战斗就能消灭这个劲敌,既达到了削弱国民党兵力的目的,又能鼓舞士气,同时打击国民党军心。



黄百韬

且一旦黄百韬军团被围歼,身在徐州的几个军团会随之调动,方便解放军一一歼灭。

如果国民党选择见死不救,解放军也可南下进击,威胁南京。简直是一举多得。

定下了战事,下一步就是定时间了。

抢时间

在作战时间的确定上,毛主席与粟裕修改了好几次。

起初,粟裕将战役发起时间定为10月10日。



可既然决定要打淮海战役,那战事的规模就不会小。

规模不小,就要考虑到全军休整的时间是否足够,所有作战装备、物资是否跟得上进度。

后备无忧,才能以最完美的姿态面对国民党的精装部队。

为了给后方支援足够的时间,毛主席将战役的发起时间改为了10月20日左右。

10月底,秋高气爽,天气转凉。战争与天气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国时诸葛亮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借的,就是一阵东南风。

天气能助力战事,自然也能阻碍战场。

降温之后,若战士们仍旧穿着单衣,如何能抵挡寒冷和弹药的“冷热交织”?

为了部队上的棉衣、棉鞋能够发放到位,粟裕又将战役发起的时间推迟到了28日。

在看完粟裕关于作战时间安排的电报后,毛主席认为此战需要精心准备,不宜早打,最后一锤定音,将淮海战役发起时间定为十一月上旬。



党内在积极部署淮海战役,另一边,针对共产党,国民党也在做战略调整。

国民党军认为,解放军攻打济南损失惨重,现在正是休整时期,应趁其不备,发动攻击。

在此战略思想下,蒋介石致电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出击鲁西南,反攻共产党。

于是,华东野战军意外发现,敌方邱清泉、孙原良两大军团正在以防御性攻击向鲁西南方向前进。



刘峙

战场瞬息万变,面对国民党这意外一招,华野高级将领一致认为敌情巨变,淮海战役不宜发动。

但毛主席目光如炬,一眼便洞悉了国民党诡计,致电华野、中野两大军领导人,淮海战役计划不变,并将战役发起时间定为11月5日。

谨慎起见,10月26日晚,毛主席在致电粟裕、谭震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的电报中又道:“宁可推迟几天发起战斗,也不要仓促从事。”

也就是说,作战时间可以适当延后。



收到电报后,粟裕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战部署,采取声东击西的作战方式,预计7日晚,运河以西攻击李弥军团,造成围攻徐州的假象。

8日晚,运河以东部队以围歼黄百韬军团为主,一先一后发动攻击。

可毛主席却认为此计有一点不妥,分为两晚发动攻击,是否会令黄百韬军团有所警觉?

倒不如华野与中野两个部队在同一日同时发起攻击,令敌军各部同时认为自己已处于危险境地,分不清主攻在何处,迷惑个两三天,让他们分不清方向才好。

于是,毛主席将“一先一后”改为了“同时发起”。



正是这极具战略性与远见性的四个字,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对于毛主席对作战计划的修改,粟裕从善如流,最终敲定淮海战役于11月8日晚同时发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变故总是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

11月2日,东北野战军全歼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辽沈战役大获全胜,东北全面解放。



东北解放

战场形式巨变使蒋介石集团嗅到了危险即将来临。5日,蒋介石命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顾祝同飞往徐州,收缩中原地区国民党兵力。

顾祝同到达后,采取固守徐州的战略方针,命刘峙放弃运河以东地区,让国民党主力部队驻守津浦路两侧,同时命黄百韬集团退守徐州。

刘峙当日便将李延年所属的第44军指挥权交予黄百韬,并令李延年退出海州、连云港,掩护黄百韬撤退。



顾祝同

国民党的这一招可以说是出乎华野上下预料。

按计划,华野将悄无声息围歼驻守在新安镇的黄百韬,以分而化之的方式逐一歼灭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

如果让他退到徐州,与徐州三个兵团会合,一次性歼灭四个兵团,共四十多万人,这对仅有十几万战士的华野部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刘峙

不仅会令华野付出惨痛的代价,还会影响淮海战役全面战略部署。

因而,11月6日,当华野发现44军有向黄百韬集团聚集之势,在经过慎重的思索后,为了不耽误战机,粟裕当机立断,决定将战役发起时间由8日改为6日。

当晚,粟裕上报中央军委,并下令部队立即执行。



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粟裕已经做好了被批评职责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对他刚毅果决的做法十分欣赏,并告知: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

毛主席对手下将领的信任让粟裕颇为感动感慨,更加坚定了消灭黄百韬集团的决心。

当夜,华野各纵队对正在往徐州方向靠拢的黄百韬集团展开了一场盛大的追击战。

双腿和机器派跑,还是一个往前追,一个向后退,双方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怎么可能追得上?



按理说该是追不上的,可就在这时,毛主席修改的那四个字发挥了作用。

淮海战役发动当晚,华野、中野两大部队在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遥遥配合,在不同的方位同时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攻击,打了国民党反动派一个措手不及。

这就像挤海绵里的水,手上的各个部位都在用力,让人分不清主要用力的地方在何处。

同理,国民党各将领,甚至于是蒋介石也不知道共产党主要攻击的,究竟是哪个军团。

两大部队同时攻击的战略方针就像一团迷雾,遮住了蒋介石的双眼,令他看不清方向,分不清战场形势,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就在淮海战役打响的当天晚上,正准备向徐州方向撤退的黄百韬接到了一通来自南京的电话。

蒋介石命令黄百韬原地驻守,等待撤退的第44军,两军汇合后才能撤离。

他错误地认为,共产党的首要攻击目标,乃是驻守海州的第44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