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红一军团缺主力师长,彭德怀推荐一人,林彪很意外:你确定让他来

0
分享至

1933年,中央苏区的红军总部为了让部队更加容易管理和规范,决定组建大师大团。

根据这个原则,红军总部决定将红三军的第七师,第九师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师

红一军团是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红一军团第一师,这更是意味着这个师将是红军队伍主力中的主力。

那么,挑谁来当师长呢?



时任红一军团的林彪23岁就当上了主力军长,他的眼光向来很高,平常人根本无法入他的眼。

朱德与周恩来一时间踌躇不定,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得知此事后,信心满满地来了红军总部,彭德怀此行,便是为红一师的师长而来,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最佳的人选。



见到朱,周两人后,彭德怀当即将此人的名字给讲了出来,朱德,周恩来两人一听果然很满意,两人异口同声道:“能当红一师师长的,也就此人了。”

彭德怀推荐的这个人是谁?此人后来与林彪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交集呢?

彭德怀的救命恩人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在我党党员滕代远等人的协助下进行了“平江起义”,起义后,彭德怀宣布将自己所率领的部队整编为红五军。

虽然部队整编为了红军,但是部队里的战士们大多数都是从旧军队过来的,他们依然保持着着一些旧军队的陋习,因而此时的部队情况非常复杂。

敌人卷土重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彭德怀决定率领部队撤出平江,上井冈山与毛主席,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

可是,敌人并不愿放过主动撤退的起义部队。



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彭德怀与战士们一同坚持了两个月的游击战,由于敌众我寡,再加上许多原因,等到1928年10月时,部队只剩下500多人。

为了便于接下来的指挥,彭德怀决定将这500多人缩编为五个大队。

由于当时的革命环境很不好,部队的战士们很多都主动选择了离开。

对此,彭德怀并未挽留,因为他知道,革命犹如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精华。

不过,让彭德怀没有想到的是,部队里还发生了一件比离队更严重的事。



1928年10的一天,彭德怀率领队伍抵达修水县白沙岭镇,他准备在这里休整一番再战。

第二天,当彭德怀开会时,时任部队一大队队长的雷振辉忽然从警卫员手里抢过了枪,向彭德怀瞄准。

这一情况谁都没有料到,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就在雷振辉向彭德怀开枪的千钧一发之际,时任第三大队中队长的李聚奎扑向了雷振辉。



雷振辉躲闪不及,被李聚奎当场扑倒在地,此时反应过来的第三大队大队长黄云桥立刻拔出手枪,击毙了雷振辉。

彭德怀深深看了李聚奎一样,他似乎想要将这位“救命恩人”的身影牢牢地记在心里。

对于救了彭德怀一命,李聚奎认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因而在后来,他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这事,彭德怀却是一直没有忘记李聚奎的救命之恩,

1933年红一军团缺少主力师长时,彭德怀推荐的人,就是李聚奎。



当然,彭德怀推荐李聚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而是他知道,李聚奎确实有这个能力。

朱德与周恩来对李聚奎也很了解,他们同意的原因,也是源于李聚奎的能力。

那么,李聚奎的一生,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呢?

李聚奎任师长,林彪喜出望外



1904年,李聚奎出生在湖南安化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里并不是很富裕,但是父亲对他期望很高,在他7岁时,将他送到了学堂读书。

李聚奎为人忠厚,肯努力学习,因而他的学习成就很不错,不过,由于家境所迫,他没读几年的书就辍学回家干起了农活。

整日里劳累,奔忙的生活让李聚奎颇为迷茫,难道自己一生都要过这么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吗?

事实证明,李聚奎不愿意。



1926年,当湖南军阀唐生智的部队在安化募兵时,李聚奎报名参军。

李聚奎知道,种地,务农,并不是自己的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参军才是唯一的出路,尽管这条路上时刻都有着死神的威胁,但与之换来的也是巨大的收获和效益。

那个时候的李聚奎并没有预料到,他在部队中会遇见一位影响他一生的“老大哥”



李聚奎的老大哥,就是彭德怀

彭德怀此时也在唐生智的队伍里任职,巧合的是,李聚奎来到的部队,正是彭德怀的麾下。

彭德怀虽然是旧军队出身,但是他非常痛恨旧军队的陋习,认为这不是军人的最好归属,在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后,彭德怀的思想逐渐向共产党靠拢。

李聚奎在彭德怀的影响下,也改变了自己当场参军只为获利的目标,他决定,要为全国的穷苦老百姓打天下,共富裕。



1928年,李聚奎参军了中国共产党。

从根上说,李聚奎是一位老好人,他是一位忠实,淳朴的老实人,因而当他认定共产主义是自己的信仰后,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再改变自己的初心。

正如李聚奎自己所说:“我这一辈子跟党是跟定了,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聚奎用自己的一生很好地践行了这句承诺。



1928年年底,李聚奎跟随彭德怀来到了中央苏区,红五军与红四军胜利会师,此后,李聚奎一直都在苏区南征北战,他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斗。

彭德怀倚重李聚奎,李聚奎本身也有很出色的军事指挥才华,正因为如此,李聚奎在红军队伍中接连被委以重任,他先后当了红军团长, 师长等职。

在李聚奎的革命生涯中,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的大龙坪战役尤其为他增色不少。



这一次战斗,李聚奎率领部队组织全师穿插包抄,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在与数千敌人的激战中,李聚奎利用自己高超的军事指挥才华,以伤亡46人的代价消灭了敌人一个师部及一个旅共3000余人,除此之外,李聚奎还活捉了敌人师长。

战斗,李聚奎的表现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当场高兴地将他抱起来欢呼。

同年8月,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了他二等红星奖章

要知道,当时的红星奖章是极其难获得的,除非此人对革命有重大贡献,李聚奎能够得到二等红星奖章,也可见他的能力之强。



1933年红一师组建时,彭德怀信心很足,认为李聚奎可以担任红一师师长,原因正是如此。

后来彭德怀向朱德,周恩来两人推荐李聚奎,朱德,周恩来自然也知道李聚奎的能力,他们当场便同意了。

林彪得知李聚奎被任命为了红一师的师长,当即将他找来,他决定考验考验李聚奎。



林彪问李聚奎:“你觉得红一师的师长是一个怎样的师长?”

李聚奎:“我觉得红一师师长,就应该是红军的第一师长。”

听到这个答案,林彪喜出望外,内心高呼自己赚大了,因为他实在是不敢相信,彭德怀会将李聚奎这位得力干将安排到自己的麾下。

为此,林彪还向朱德,周恩来发电,感谢他们将李聚奎派到了红一军团担任一师师长。

那个时候林彪并没有想到,在之后,李聚奎将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惊喜。

毫无争议地红军第一师长



李聚奎担任红一师师长不久,敌人即向中央苏区发动了新的攻击,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就此打响。

很快,红一师接到命令,前往福建建宁西北的三甲嶂阻击敌人。

在这一战中,李聚奎没有让上级失望,他指挥红一师顶住了敌人三个师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猛烈进攻。

林彪对于李聚奎的表现更加满意了。

不过由于博古,李德总体的指挥失误,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战斗,最终失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作为从中央苏区成长起来的主力部队,红一军团毫无疑问成为了为全军开路的先锋部队。

而红一师,则是毫无意外成为了先锋部队中的先锋部队,对此,李聚奎毫无惧色。

在李聚奎的领导下,红一师为整个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5年,部队在渡乌江时,没有船只,也没有工兵架桥,李聚奎便命令红一团团长杨得志用竹排渡江。

在我军战士与敌人激战时,李聚奎不顾身份,亲自到一线指挥,使得部队胜利攻占敌阵,完成了强渡乌江的任务。

5月,中央红军大部队抵达大渡河。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又是险峻的大山,再加上此地地势险要,如果大部队要想通过,十分困难。

蒋介石也明白这个道理,为了将红军一举“歼灭”,他命令国民党部队加速奔赴大渡河。

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迅速强渡大渡河,成为了我军最首要的任务,因为这完全关系到了中国革命是否能成功。



在这样的大压力下,能够迎头而上的队伍不多,党中央当即点名红一师。

接到任务,李聚奎早已做好了万全准备。

在李聚奎的指挥下,红一团团长杨得志亲自组织了由18勇士组成的渡河突击队,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18名勇士仅靠一条小船强渡成功,为全军夺占了生死攸关的制胜关键。

红一团在强渡大渡河立下大功,毛主席高度评价,周恩来说:“红一团是天下第一团。”



杨得志

而时任红一团团长的杨得志却是响当当地回答:“强将手下无弱兵,都是李师长领导有方。”

后来,强渡大渡河的18位勇士经过宣传,许多人都很了解,但是对直接指挥这一战的李聚奎,大家却是陌生许多。

晚年时,有记者采访李聚奎谈到此事,李聚奎一点也不在意,他呵呵笑道:“那场战斗,体现更多的是红军的战斗精神,也许多年后我们的名字都会被遗忘,但是红军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必将流芳千古。”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李聚奎的革命生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根据当时的情况,中央红军派了许多干部前往红四方面军工作,其中就包括李聚奎。

之后两年,李聚奎一直都在四方面军担任军参谋长。

西路军组成时,李聚奎以红九军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西路军,后来西路军战败,李聚奎并没有失去对自己内心信仰的坚定。

他最终以乞讨的形式,历经两个多月的跋涉后回到了延安。



抗战时期,李聚奎成为了陈赓的得力助手,陈赓是386旅旅长,李聚奎是参谋长,在其位,谋其政。

李聚奎很好地为陈赓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作战计划,使得陈赓打了不少的漂亮仗。

解放战争时期,李聚奎来到了东北,先当参谋长,后做后勤工作。

后来成为开国大将的黄克诚对李聚奎评价很高,他说:“李聚奎是位老同志,指挥打仗很有一套,是个称职的参谋长。”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期间,李聚奎主要负责四野的后勤保障,建国后,李聚奎被任命为了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抗美援朝时,李聚奎想出了许多好点子,保证了作战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他所做的这一切,都为抗美援朝战争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很重的作用。

1955年,国务院成立石油工业部,毛主席提议从军队中选一个人来当部长,周恩来点了李聚奎的名,由此,李聚奎错过了这一年的授衔。



三年后,李聚奎回到部队,被任命为后勤部的政委,相关部门立刻为李聚奎补办了上将军衔仪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风谈笔录
风谈笔录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2047文章数 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放宽限制后 乌克兰首次使用"海马斯"袭击俄本土

头条要闻

美国放宽限制后 乌克兰首次使用"海马斯"袭击俄本土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可能被禁止:暂无影响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静谧极简 让空间回归本质

数码要闻

618序幕揭开,这款洗净比天花板洗衣机一定会是你的菜!

旅游要闻

哈尔滨至香港航线正式开通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