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6年陈永贵同志离世,华国锋同志前去送别,一言不发,只是流泪

0
分享至



01

1986年,陈永贵的葬礼,华国锋同志不请自来,一言不发泪流不止。

纵观我国众多已故领导人,有一个人的的葬礼特别简单,只有一些家人和生前好友陪伴他走过最后一程,这个人就是陈永贵。

这样的情况发生是有原因的,因为陈永贵要求自己的身后事一切从简,不要麻烦其他人前来送别。

然而那一天,却有一个人不请自来,他就是华国锋同志。他对着陈永贵的遗体三鞠躬,又暗自绕着棺木走了三圈,再抬头时已经哭成了泪人。

正当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他就悄然离去,没有说一句话。

陈永贵的家属十分吃惊,因为这位高级领导人与自己的父亲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往来,而且在很多工作上看法不同,两个人曾经发生过争论。



陈永贵和华国锋之间究竟有什么往事?为什么在追悼会上华国锋不请自来?

陈永贵出生于1914年,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祖祖辈辈居住在山西省昔阳县。

出生后的生活异常艰苦,父亲在他5岁的时无奈搬迁到了大寨村,次年父亲去世。这对年幼的陈永贵打击很大,无奈之下只能去地主家放羊讨生活。

童年的悲惨生活让陈永贵没有机会读书,也不识什么字,却养成了他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格。

到了1948年,受到我党的感召,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上了扫盲班开始学习文化,同年担任大寨村生产委员。



大寨村的人口不多,人家只有200户左右,却拥有800多亩的土地。从纸面上看,似乎每个人都拥有富饶的土地可以耕作,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这些土地大部分都十分贫瘠,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因此这里的产量常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另外,土地分配也是一大因素,大部分的农田被富农掌握,普通农民的土地只占很小一部分,所以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不高。

况且因为连年战争,不少青壮劳力都背井离乡躲避灾祸,从1953年开始,国家农业农村政策调整为鼓励集体所有制,让这一切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贫寒出身的陈永贵深深意识到: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才是真正得到解放,才会调动起干劲。

他身先士卒,在吃透政策的前提下,带领所有村民改穷山为宝山,改恶水为清流。

由于当时的机械化程度不高,陈永贵就和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锤一锤把荒山劈开,改造成适合耕种的梯田。

然而好事多磨,第二年大寨村就遭受了洪涝灾害,好不容易获得的劳动成果几乎毁于一旦。天灾压不垮勤劳的大寨人,陈永贵更是斗志满满。

经过不懈的努力,大寨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1953年,大寨村的粮食产量仅有130多斤,十年后的1962年居然出产700多斤,足足增长了五倍。



到了1958年,陈永贵开始担任村支书,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坚持进行农业耕作方式改革的前提下,他十分重视配套设施建设。

在他的号召下,先后建起了38座堤坝,上马水利工程以进一步改善农作物灌溉条件,生产资料利用率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怎么样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陈永贵组织各种文艺演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他还十分重视农村娃娃的上学问题,推动当地教育的发展。

因为工作出色,陈永贵在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有幸参加国庆十周年的观礼活动,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这也陈永贵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毛主席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亲切地称他一句:“永贵大叔。”

受到领导人的鼓舞,回到山西后陈永贵更加奋发努力工作,带领老乡在致富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对于大寨村民来说,1963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份,村子里遭受了所谓“三灾六难”的重大考验。

洪水,冰雹,蝗灾、飓风等天灾接踵而至,田地里几乎没有收成,老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美丽家园一夜之间近乎毁于一旦,整整十年的苦心经营几乎付之东流,老乡们不免有一些垂头丧气。



好在大寨村的村民没有一个因为意外离世,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毛主席心中始终关怀着人民群众,对于灾区的情况十分挂念。为了纾困,他老人家提议调配其他地方的粮食救济灾民,消息传到大寨村却被陈永贵婉言谢绝。

自力更生是陈永贵的座右铭,当时全国的粮食供给普遍紧缺,他选择撸起袖子加油干,冲垮的房子自己修,冲掉的良田也可以从头再来。

最终,大寨村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繁华,非但没有花费国家一粒粮食,反而在年终上交了20多万斤商品粮,上演了大寨奇迹。



而这样的奇迹也传到了毛主席耳中,那么这样的奇迹又会给陈永贵带去什么呢?

02

1986年,陈永贵的告别仪式上,华国锋不请自来,伤心不已。

陈永贵从一个农民到副总理,他又是怎样和华国锋认识的呢?

作为先进人物代表,陈永贵1964年受邀来到北京传授宝贵经验。虽然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整场演讲完全脱稿进行。

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最风趣幽默的方式介绍大寨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实际经验,在场的人无不被他所折服。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华国锋同志正主政湖南,对农业农村工作十分重视,陈永贵生动的演讲给了他不少启发。

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饱受饥饿困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绞尽脑汁想摆脱这种局面,大寨经验对他们来说无疑十分难得。

从50年代起,陈永贵和他的大寨村先后接待了数百批次的外国代表团,超过25000位国际友人前来参观。



大寨村成了共和国农业发展和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一张名片,作为领头人,陈永贵当然功不可没。

一个月后,一篇名为《大寨之路》的报告文学在新华社上发表,至此陈永贵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毛主席更加对他另眼相看。

196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61岁的生日,陈永贵作为特别代表参加了生日晚宴。席间,毛主席夸赞他是农业专家,陈永贵则谦虚地连连摆手表示自己不敢当。

这样的举动给毛主席加深了好印象。陈永贵回到家乡后,他的职务就不断提升,后来在山西省主持大局。



在毛主席的倡议下,1975年召开了第一届“农业学大寨”的会议,所有能出席的高级领导人悉数前往大寨村,这更加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对陈永贵和大寨精神的赞许和肯定。

同为农业专家的华国锋此时已经担任副总理的职务,他对陈永贵的业绩也十分赞赏。

1975年陈永贵迈入高级领导人行列,按照惯例搬到了钓鱼台3号楼居住,每天有很多服务人员围着他转。

这样的待遇对别人来说无疑是身份的象征,陈永贵却因此觉得很不自在。

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陈永贵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他如实报告自己的生活状态,希望早日搬离钓鱼台搬到一般的住宅居住。

他自己还提出了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留在北京;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山西蹲点,继续强化大寨村的先锋模范作用;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全国各地去调研,有利于掌握第一手情况。



“同意,钓鱼台无鱼可钓。”毛主席亲书9个大字,以此来表彰陈永贵不忘初心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同时对他提出的三三制高度肯定。

收到批复的陈永贵兴高采烈,不多久就把在北京的家从钓鱼台搬到了交道口胡同的一条小院里。除了几个必要的工作人员外,其他的服务员都没有跟随前来。

按照规定,陈永贵可以安排家属从老家来北京同住,可是也被他一并拒绝:“我的老婆孩子理应在老家赚工分,不应该有什么例外。”

连城市户口也不没有为她们转。山西省的同志暗地里为他的家属办了城市户口,他知道后十分生气,硬是让秘书把办好的手续又全部退了回去。



搬离了钓鱼台,意味着陈永贵买烟买粮都要自己掏钱,他对此毫无怨言,多次拒绝了组织上为他提高补助标准。

他说:钱只要够用就行了,贪图享受不是我们这些人该做的事情。

这样作风清廉的一个人,晚年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03

1986年,陈永贵去世,华国锋不请自来,绕棺三圈泪流满面。

一个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保持一个纯朴的本性,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非常令人敬重。陈永贵就以实际行动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履职。

那么,他的晚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在参加高级会议时,陈永贵依然是一副老农的装扮,头上永远扎着一块白头巾,脚上是一双破旧的布鞋。这完全是他天性使然,没有任何优柔造作的成分。

每次见了他,毛主席都会用赞赏的口吻说:“你还是老样子,依然保持了农民的本色。”

陈永贵每次都用嘿嘿一笑来回应,他对毛主席的爱戴和敬仰是发自内心的。

担任的高级领导人后,陈永贵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农业,他也开始涉猎其它的领域。

平心而论,陈永贵的文化程度不高,审阅文件时还需要秘书念给他听,有时候念一遍还不能完全明白。不过他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加紧学习。



更为重要的是,陈永贵对人民有着无限的爱,愿意为伟大的事业做出自己的牺牲和贡献。

1976年7月底,河北省唐山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自然灾害所吞噬,原本富庶的城市瞬间满目疮痍。

作为分管的副总理,陈永贵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也是第一个前往灾区的高级领导人。

看到城市满是断壁残垣,这让陈永贵心急如焚,可是他很快冷静下来。

白天他走访各个收容点去慰问,晚上又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召开会议、部署援救和重建等各项工作。



大灾之后,粮食和饮用水保障都是很大的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就会造成大疫,农民出身的陈永贵自然清楚地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他立即打电话请示华国锋,华国锋十分重视一线的情况,因此立即指示有关部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为灾区人民做好粮食和饮用水的保障工作。

一周之后,华国锋得到毛主席的指示亲自来到唐山,和陈永贵并肩作战。

抵达的当天,华国锋就在陈永贵的陪同下前往煤矿区附近的简易帐篷里视察,看到开滦煤矿的职工已经喝上有质量保障的水时,华国锋欣慰地笑了。

他要求矿区领导给他和陈永贵都来上一杯,他们两个人一饮而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关怀。



这也同样是华陈二人通力合作的结果,唐山大地震终究没有造成重大次生灾害。

1980年9月,陈永贵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5年。

卸任高级领导职务后,陈永贵退而不休,始终关心国家发展和农村建设。1983年他受聘于北京的东郊农场担任顾问,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发挥余热。



1986年初陈永贵因为身体不适住院检查,竟然被确诊为不治之症,没过几个月便撒手人寰。

他去世后,只留下8300元的遗产,他的清廉可见一斑。

在追悼会上,已经卸任领导职务的华国锋不请自来,泪流满面,让本来只有亲友参加的仪式分量一下子变得重了许多。

虽然陈永贵生前表达过意愿:生后事一切从简。然而大寨的村民们却自发地组织了仪式,为这位一生为农业事业奋斗的传奇人物送别。

村民们对陈永贵的去世十分难过,难忘陈永贵带领他们走过的艰难岁月。陈永贵的智慧和实践是中国农村改革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民的心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惠然观史
惠然观史
历史总在重演
1355文章数 103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