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黄桥告急,粟裕猛然大呼:援兵到了!竟意外活活淹死敌军长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我军战史上,从整体战略态势来看,往往都是以少胜多,而具体到每场战役中,我军则是以多胜少。特别是在战斗中面对歼灭来犯之敌时,我军常常会集中兵力,采取“先弱后强”的原则,优先吃掉敌人的较弱的部分,再回过头来解决较强的敌军部分。

这,几乎都成为了我军惯用的指导作战的原则和思想。

然而,在黄桥战役中,粟裕指挥的新四军,不仅打破了战役上以多胜少的惯例,而且还破天荒地开辟出了“先强后弱”的作战风格,以至于仅用区区7000人,就打败了蒋军的3万大军,创造举世闻名的“黄桥大捷”,就连毛泽东获悉后激动之余,不无夸赞道:“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以后可以指挥四五十万人马。

一、夹缝中求生的新四军

1934,第五次反“围剿”岌岌可危,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参谋长粟裕,遵照红军总部的指示,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试图吸引、牵制住敌军,以打乱敌人的战略与作战部署。

然而,此时的败局已无法挽回,从北上抗日先遣队到红军挺进师,红军战士转战数万里,历经大小数百战,我军仅剩下500余人,寻淮洲、方志敏、刘畴西等大批革命将士不幸壮烈牺牲。无产阶级革命战斗英雄们,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他们为之奋斗的脚下土地,塑造出了一部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战争史。

值此危难之际,粟裕带领仅存的革命火种转战浙西南和浙南,在此后的三年浙南斗争中,红军挺进师在没有固定补给,没有后方基地的绝境中,相继开辟出了浙西南、浙南根据地,将革命的火种顽强地保存了下来。

直到1938年4月,国共双方实现第二次合作后,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才加入到皖南的新四军战斗序列,自此,国共双方开启了枪口一致对外的伟大抗日战争。

蒋介石虽然迫于国内压力不得不采取联合我军对日抗战,但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没有丝毫改变。新四军成立后,蒋介石打着抗日的旗号,命令新四军进入苏南参与抗日,明面上说是抗日救国,实则是希望借用日本人这把刀,铲除历来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新四军这股抗日力量。



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粟裕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先期率领500余人的先遣支队一路克服重重困难抵达苏南,随后指挥新四军打响了韦岗伏击和奇袭官陡门等几场漂亮仗,开辟出了苏南抗日根据地,使新四军在苏南稳稳站住了脚跟。

新四军力量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度恐慌。为扼杀这股抗日力量,蒋介石又经过精心筹划,制定了以国民党将领冷欣进攻苏南,韩德勤进攻皖东,李品仙进攻皖中的作战部署。

与此同时,国民党第三战区最高长官顾祝同集中了五个师、一个旅共计18个团的兵力,突然插入皖南与苏南的新四军之间,切断了两块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针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陈毅、粟裕经过仔细商议后,决定扩大建军范围,移师苏北,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当即命令管文蔚率挺进纵队先行一步,立即进军苏北,同时,报告新四军军部。

到了1940年6月中旬,蒋介石调集顾祝同、冷欣、韩德勤、李品仙等部,从北、西、南三个大方向朝着新四军步步紧逼,如果此时不及时跳出敌人的包围,再往东就是汪洋大海,届时无路可退,新四军局面危矣!

苏南的新四军已经遭到了顾祝同、冷欣的多次袭击了,苏北的“二李”(李明扬、李长江)也在韩德勤的挑唆下,朝着新四军挺进纵队驻地郭村步步进逼。

再似此下去,情势危急!

此时,苏南根据地发给新四军总部的电报迟迟未见回音,而敌人却步步逼近,眼见危险正一步步迫近,陈毅、粟裕焦急万分。

军情十万火急,容不得再作延误,陈毅、粟裕紧急商议后,一方面电令陶勇的苏皖支队星夜驰援郭村,另一方面,不待总部电令回音,立即挥师北上。

陈毅先行一步抵达苏北时,管文蔚和陶勇的部队已将将“二李”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二李”吓得龟缩在泰州城内不敢出战,幸得陈毅及时赶到,立即命令收兵回营。

然后,陈毅施展出他那高超的统战智慧,很快就将原本“中立派”的“二李”拉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

可此时,粟裕的处境并不妙。陈毅刚离开苏南不久,国民党顽固派冷欣展开了疯狂进攻,粟裕在西塔山地区连续激战两昼夜,全歼了敌军两个团,摆开了全面追歼的架势,吓得敌人仓皇逃命。



就在敌人风声鹤唳之际,粟裕突然挥师北上,越公路、渡运河、跨铁路、过长江,终于在7月初,赶到了苏北新四军驻地郭村以南5公里的塘头镇。

至此,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新四军终于松了口气,暂时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二、巧施妙计,智取黄桥

新四军暂时缓了口气,但处境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郭村战略转圜余地不大,且距离泰州“二李”的老巢仅六七公里,如果长期驻守此地,不利于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并且还会让本已争取过来的“二李”心生疑惧,于统一战线事业不利。

给新四军另择一处安身之所,就成为摆在陈毅和粟裕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此时,摆在新四军面前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扼守泰州和扬州地区;第二条路,北进兴化;第三条路,东取黄桥。

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三个方案的孰优孰劣。

第一个方案,就现有的新四军兵力集中的优势,固然能就地继续扩大战果,以泰州和扬州为中心点,向外围扩展,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泰、扬两地历来都是“二李”的地盘,纵使“二李”的李明扬、李长江经过郭村之战被我军打怕了,不敢公然搞对抗,我军倘若如此行事,必然会将好不容易争取过来的“二李”再次逼到顽军韩德勤怀中,甚至逼到日本人那里去。

即便“二李”做缩头乌龟不敢吭声,相隔不远的顽军韩德勤,也绝不会坐视新四军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壮大。再加上泰兴等地日寇的虎视眈眈。

我军这样做,届时极有可能同时遭遇日伪军、顽军和“二李”等部的联合“围剿”和交替“绞杀”,不论从军事和政治上来看,在泰州、扬州发展,弊远大于利。

第二个方案,北进兴化就更不现实了。兴化、东台、海安等地都是国民党顽军韩德勤的防区,此地群众基础差,水网密布,位置偏西,进出不便,算上兴化南边的“二李”这根墙头草,就算我军千辛万苦拿下了兴化,新四军也会处于顽军的四面包围之中。

更忌惮的是,“二李”稍有风吹草动立即反水,等于切断了苏北新四军与苏南根据地的联系,到时候孤军奋战,凶多吉少。

第三个方案,东取黄桥,这个设想就比较切合实际了。黄桥地处靖江、如皋、海安、泰州、泰县的中心地域。向东可控制如皋、南通、海门、启东。从而实现扼控长江,既威胁日寇,又可切断苏北的韩德勤与苏南的冷欣之间的联系,还能将苏南根据地与苏北根据地连成一体。



不仅如此,黄桥镇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十四军所在地,群众基础好,黄桥之敌何克谦手上沾满了革命群众的鲜血,拿这样民愤极大的人开刀,可谓顺天应人。

情况愈辨愈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终会议定下了拿下黄桥的统一目标。

黄桥守敌主要是保安四旅何克谦部与运河沿线税警团陈泰运部。

何克谦是资深顽军,身上背负有革命群众的血债,口碑极差,理所应当地坚决予以消灭。

陈泰运出身黄埔一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兰封会战,88师师长龙慕韩临阵脱逃,作为副师长的陈泰运誓死血战,最后因重伤被抬下火线;两淮税警团任上,他又率5000人与小日本杀红了眼,此时的陈泰运也算得上是条热血汉子。

对于陈泰运这样的人,粟裕认为应该采取“先兵后礼”的策略,把他从何克谦的贼船上分化、瓦解出来。

在经过缜密的斟酌后,粟裕将叶飞的一纵安排在了黄桥以东的外围;王必成的二纵置于黄桥的北面;陶勇的三纵放在黄桥以南,然后,让所有主力部队对外打出先前管文蔚挺进纵队的旗号,示敌以弱,麻痹敌人。

果然,在粟裕的巧妙布局之下,何克谦、陈泰运被我军外在的虚假表象所迷惑,处于精神高度放松状态,打算不费吹灰之力,狠狠从“挺进纵队”身上捞上一笔,而这也正是粟裕想要的效果。

一切准备停当后,粟裕首先亲自指挥一纵和二纵的部分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陈泰运一个措手不及,击溃其两个团,歼灭其一个营,外带抓获了500名俘虏。一战就打得陈泰运如耗子见了猫般,躲在了家中不敢出门。

仗甫一打完,粟裕便带着这500名俘虏作为见面礼,亲自登门拜访。在一番巧妙地敲山震虎、恩威并施之下,早已领教过粟裕厉害的陈泰运,哪里还敢继续打下去,只得在一脸憨态的笑容中,表示:再也不敢与贵军为敌!

就这样,粟裕没费多大功夫便搞定了陈泰运,让接下来的陈泰运面对粟裕攻打何克谦时,任凭何克谦如何求援,陈部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料理完陈泰运后,粟裕命令一、二、三纵队同时发起总攻。何克谦出身杂牌,又未进过正规军事院校,碰到粟裕这样的硬茬部队,哪里顶得住,不消一日的功夫,何部兵败如山倒,新四军占领黄桥。

三、粟裕智斗韩德勤,顽军公然撕毁和平协议

黄桥到手后,陈、粟立即积极迅速地着手开展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很快,各级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相继建立,群众运动轰轰烈烈,部队也得到迅猛发展,整个苏北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抗日民主政权的燎原之势,令韩德勤坐卧不安,他一面虚与委蛇地表示,要与新四军重新划定防区,一面却在暗中调兵遣将、整军备战,企图给我军来个出其不意地偷袭。

对于韩德勤心里的那点小九九,粟裕早已洞若观火,为回应韩德勤主动挑衅,粟裕将目光投向了泰州与海安之间的姜堰。

姜堰物产丰饶、粮食充足,是韩德勤赖以生存的储粮基地,更重要的是,驻守姜堰的是国民党少将大汉奸张少华。

张少华此前投靠日寇,现在却又穿上了国民党少将军服,明面上是“反正”,实则是日寇派往韩德勤处的内奸。此人在姜堰无恶不作,民愤滔天,拿他开刀,既可以平息民愤、发动群众,又能断了韩德勤的粮道,可谓一举两得。

粟裕用一夜功夫便拿下了姜堰,歼敌20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粮食更是不计其数。

姜堰一失,国民党内部军心震荡。蒋介石气得破口大骂,顾祝同恨得咬牙切齿,国民党高层立即命令安徽李品仙的部队迅速东进,江南的冷欣向北靠拢,全面配合韩德勤进攻新四军。

另一方面,韩德勤紧急调兵遣将、迅速集结军队,并暗中勾连日本人,对我根据地展开血腥“扫荡”,一时间,国民党几十万大军步步进逼,日伪军张牙舞爪,形势岌岌可危。

面对大军压境的险恶战略态势,新四军该何去何从?

粟裕提出三条对策:

一、加强战备,积极进行针对性训练,力争军事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发动群众,号召停止内战,要求与韩德勤谈判,和平解决纠纷。

三、将情况如实汇报给中央。

应该说,这三条策略很切合实际,后来整个对敌斗争的态势,基本都是沿着上述三个原则进行下去的,我军在日后能取得重大战果,这三条意见可谓功不可没。

果然,三条对策实施不久,中央便给陈、粟回电了。大意就是:中央就已经让北方的黄克诚率军南下了,何应钦如果不制止韩德勤对黄桥的进攻,黄克诚就会抄了他们的后路和老巢。

这是一封非常有分量的回电。于韩德勤、何应钦而言,他们非常担忧在攻打黄桥时,黄克诚会从后面来那么一下;于陈、粟来说,他们很清楚,黄克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来增援,中央的这份公开电文,对国民党顽固派只是起到暂时的威慑作用。

但,这足够了!只要韩德勤瞻前顾后、投鼠忌器,他就有时间、有信心击败这股顽敌。

就在中央大张旗鼓对造势之际,由韩紫石、朱履先等社会名流出面召集的苏北军民代表大会也在姜堰召开。

社会名流们召集到国共双方的目的只有一个:以和为贵,能坐下来谈谈,就不要同室操戈。

在大会进行到自由发言的阶段,韩德勤方面的代表李守维狮子大开口地表示:想不打仗可以,先把姜堰归还了再说!

苏北历来有“金姜堰、银曲塘”的说法,姜堰以丰饶的物产,充足的粮食供应,素来被国民党倚为战略要地。姜堰一失,不啻于断了韩德勤部的粮道,因此,拿下姜堰也就成了这次韩德勤的目的之一。



新四军战士

国民党方面本以为这个苛刻的条件,足以让新四军知难而退,没想到,新四军方面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这下韩德勤骑虎难下:接收姜堰吧,国民党方面必须罢兵;不接收吧,又是公然的背信弃义。

正在韩德勤陷入纠结之际,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二李”捷足先登接手了姜堰,韩德勤气得火冒三丈,顿时脑袋一片空白。

原来,陈、粟决定把姜堰归还韩德勤后,他们通知了“二李”和陈泰运前来接收。按照国民党内部的领导体制,“二李”、陈泰运都属于韩德勤的手下,通知他们来接收,相当于韩德勤本人来接收,既然是一家子人,谁接收都不是个接收?

表面看来,这似乎没什么问题。可实际上,“二李”和陈泰运明面上归属韩德勤指挥,实质上是这两支武装力量并不买韩德勤的账,尤其是“二李”更是时常无视韩德勤的命令。

如今,“二李”接收了姜堰,一方面对新四军感恩戴德,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新四军也算是兑现了归还姜堰给韩德勤的许诺。

韩德勤这下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没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还被自己先前的誓约束缚住了手脚。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韩德勤又气又恼又憋屈。

协议只针对君子才有效,问题是,韩德勤不是君子,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在很多重信守诺的社会名流眼中,签订停火协议就意味着双方就必须履行和遵守。可韩德勤却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在他的眼中,甭管这协议签不签,姜堰还不还,他都要去打黄桥。

协议?协议只是个狗屁!

韩德勤如此,韩德勤的前线总指挥李守维,仗着优势的装备,数倍于我的兵力,也口出狂言:“老子十万大军,进击黄桥,压也会把陈毅、粟裕压扁了”。

四、以一敌三,韩德勤部兵败如山倒

说是十万大军,加上“二李”和陈泰运的部队,韩德勤可指挥的总人数也不过3万人,再加上“二李”和陈泰运在先前领教过粟裕的厉害,在攻打黄桥之际,他们态度暧昧,出人出枪,就是不出力,两只“老狐狸”完全处于观望之中。



韩德勤也知道,这两个杂牌军靠不住,于是在作战计划中,除了让“二李”、陈泰运的部队负责右路,左路交给五个保安旅外,中路他还特意把自己的嫡系主力1.5万人再分成了三路:

89军33师师长孙启人以33师为左翼,从加力、分界攻打黄桥东面;翁达的独立6旅,从高桥南下,攻打黄桥北面;89军军长李守维亲自统率89军117师和军部直属队、炮兵,从营溪南下,攻打黄桥东北。

在韩德勤看来,左路、右路都不如自己的中路,打黄桥还是得靠自己的中路嫡系!

顽军汹汹来袭,陈、粟压力山大。陈毅以少有的口气殷切地嘱咐道:

“粟裕啊(陈毅极少直呼其名),这是极其关键的一仗,打好了,我们就在苏北站稳了脚跟,打不好,我们就成了分散活动的小小游击队,甚至去见马克思了。”

粟裕知道,此战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战略意义也非比寻常。敌军总兵力3万,可作战的嫡系兵力1.5万,我军总兵力7000,实际能作战的兵力仅5000。

也就是说,敌我实际投入作战的兵力比例高达3比1,新四军要想取胜,基本上就要一个打三个。抛开顽军武器弹药方面的装备精良,单就人数而言,这实在太困难了。

困难的还不只是敌我主力兵力上的对比。新四军所在地黄桥,四周各种势力鱼龙混杂。有韩德勤的顽军;有“二李”、陈泰运这样的“中间派”;还有垂死挣扎中的日伪军势力。

换而言之,从整个战略态势来看,粟裕不光要面对韩德勤的主力大部队,还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紧紧盯着周围各个势力的风吹草动,光从整个战略态势分析,新四军又要以一对三。

纵观整个战略态势,无论从哪方面看,粟裕似乎无法避免失败,而一旦失败,从此新四军恐怕难以在苏北立足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大兵压境日复一日地迫近,陈毅忧心如焚,急问计于粟裕。粟裕仔细斟酌敌我力量对比,以及整个战场的态势后,决定采取“以少打多”、“先强后弱”的原则

具体来说,就是先吃掉翁达的独立6旅,再打掉李守维部,最后一鼓作气迅速扩大根据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