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锦州还是长春,主席和林彪的分歧在哪里?如果先打长春会怎样?

分享至

辽沈战役,林彪想打长春,好在关键时刻听从了中央的决策,要不然能不能有之后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可就两说了......

辽沈战役共计52天,但从战役发起之始,关于辽沈战役如何布置,先打哪里?中央和林彪来来回回争论了半年。

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有一个毛主席非常生气的场景——“要林彪南下北宁线,这是年前就定下来的事情,结果如此,怎么得了?”



这里并没有夸大的成分,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场景。



那么中央和林彪争论的焦点到底是什么,林彪为何执意要先打长春,他有什么顾虑,若是先打长春,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文章。

先打长春,还是打锦州,林彪与主席的反复争论

就地理位置而言,锦州十分显著,它是东北和华北交界处的走廊地带,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渤海,向东有大凌河从此经过,地势险要。蒋经国直言:“锦县(州),为山海关外扼制北宁、承锦两铁路交汇点,为关外辽西第一重镇,乃华北与东北交通联络之咽喉要道。锦州之得失,对东北与华北之军事局势,将产生严重之影响。”

更重要的是锦州还是国民党政府向沈阳和长春运送粮食、弹药的基地,是大军从陆路出入华北和东北的必经之地。其重要性一目了然。锦州一旦被攻克,等待着沈阳和长春的国民党守军只有全军覆没的这一结果。



而且毛主席想先打锦州这一战略构思,绝不是一时兴起,早在秋季攻势发起之时,即1947年10月13日,他就以个人名义给林彪发电:“你们攻克吉林之后,应将主攻方向转移至北宁、平绥两线。沈阳、锦州段,锦州、山海关段,山海关、天津段,天津、北平段,北平、张家口段都是很有利的作战地区。”简而言之,毛主席力主南进,切断东北与华北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很大胆的战略构思。可是此时他尚未考虑周全,因此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先打锦州。只是以个人名义先询问林彪的意见,而不是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下达命令。



在1948年2月7日的电文里,毛主席虽明确“以封闭蒋军于东北加以剿灭为有利”,但对具体进攻方向仍持有谨慎的态度。电文提到:“你们上次来电提到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这里到底是什么情况?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昌、滦一带,对于应付蒋军撤退是否更为有利?”此时,毛主席对于先打锦州的构思愈发的明显,但对于这样事关全局的决策他仍以前线指战员的意见为主,意思没有阐述的很直白,电报仍以他个人署名。



同年4月18日,东北解放军的参谋会议刚结束不久,林彪、罗荣桓、高岗、刘亚楼、谭政联名致电毛主席等,表明先打长春,拟用7个纵队攻城,2个纵队打援,“预计十天半月左右的时间即可结束战斗”。电文强调:“若我军攻打锦州,则所遇敌人远比长春之敌强大。” “一旦大军进入那些小地区,衣服、弹药、军费等都是大问题。更重要的是,战士们由山东入东北一路风尘仆仆,恐士气低落,于战局不利。若我军主动南下,长春之敌势必借此机会撤至沈阳,打通锦沈线。”



从东北局对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复电来看,林彪先攻打长春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当时,东北解放军的主力全都驻扎在北满。这一带群众基础扎实,万事万物都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长春至沈阳以北的铁岭之间共390里都是解放军的实际控制区,而国民党守军被围困在长春已久,粮食、弹药短缺,的确很有可能一鼓作气拿下长春之敌。

林彪等人对南下攻克锦州的顾虑也是有充足的理由的:解放军主力脱离北满根据地,长途奔袭锦州,不仅弹药补给线长,供应很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久攻不下,形成拉锯战,国民党军队以沈阳和华北的两地重兵东西夹击,很可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如此重大的战略决战,势必会反复磋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