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江苏一男子借给朋友1000元创业,25年后朋友还给他1000万

分享至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话,金钱是非常考验人性的东西,总有人情愿用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去换取金钱。许多非常要好的挚友都曾因为金钱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江苏的一名男子将1000块借给朋友时,万万没有想到在25年后,朋友会用1000万来回报他。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呢?

初次见面

这位用1000万来回报朋友的男人叫孙胜荣,他在1972年出生在浙江的一个贫穷的村子里。孙胜荣在家里排行第八,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由于村子里人多地少,孙胜荣小时候难得有吃饱饭的时候。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1987,15岁孙胜荣被父亲送去哥哥开的理发店里当学徒。



孙胜荣到了理发店之后,就受到了现实的打击。来理发店的都是熟客,他们更习惯找自己熟悉的理发师。对于带着些许稚嫩的孙胜荣,客人们并不信任,没人愿意让他给自己理发。

这一天,孙胜荣因为哥哥安排自己看店而发愁。理发店只有自己在,许多客人看到店里只有他都会转身就走。正当他觉得烦闷时,门再一次被推开了。孙胜荣眼睛亮了一下,他多么希望这位客人愿意让自己给他理发啊。

客人进店之后看到孙胜荣后愣了一下,说道:“只有你一个吗?”看到孙胜荣点了点头之后,他也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你吧。”

似乎感受到了孙胜荣的紧张,客人笑着对他说:“不用紧张,新手都这样,你就拿我当练手对象吧。”在客人的鼓励下,孙胜荣顺利地为他理了一次头发。经过交谈孙胜荣,这个和气的客人叫做张爱民。



张爱民后来经常来这家理发店,并且都会让孙胜荣为自己理发,两个人的关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好。此时的孙胜荣没有想到,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张爱民都是自己心底里那个最亮的灯塔,为自己赶走那些生活里的阴霾。

“厚重”的恩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理发店的生意越来越差,孙胜荣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他跟哥哥提出想去外地的想法之后,就毅然踏上了前往温州的道路,此时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跟那个一直鼓励自己的哥哥告别。

外面的世界不如孙胜荣想象的简单,他到温州后才发现这里的理发店都不缺人,自己的一技之长也没有了用处。孙胜荣不想还没有赚钱就回家,他觉得这太丢人了,他便到工厂招工的地方寻找合适的工作。



孙胜荣就这样成为了工厂流水线上的员工,因为无法熟练地掌握工作内容,他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被不同的工厂辞退了两次。孙胜荣顾不上考虑其他事情,为了赚钱他只能马上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最后他找到了一份在眼镜厂打磨镜片的工作。

孙胜荣觉得给眼镜打磨镜片很枯燥,工作环境又很闷热,他常常是带着一身黏腻下班的,孙胜荣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逐渐怀疑自己,他觉得来温州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孙胜荣的苦闷无处纾解,偌大的温州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他只能独自消化这些情绪。直到有一天,孙胜荣下班后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借此放松心情。突然,他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孙胜荣抬头看去,发现那竟是自己没来得及告别的哥哥张爱民。



孙胜荣(左)

张爱民看到裹着脏兮兮工作服的孙胜荣,非常关切地问道:“现在是饭点,你是不是还没有吃饭?”在得到肯定回答后便把孙胜荣带到了饭店,并给他点了一大桌子菜。张爱民问道:“你怎么来了温州呢?”

孙胜荣便将自己这几个月的经历如倒豆子般说了个一清二楚。张爱民听完非常心疼这个弟弟,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你愿意努力,生活一定会越变越好的。”

孙胜荣沮丧地说:“我只会理发,别的都做不了。”张爱民闻言顿了顿说道:“我还有一些存款,大不了我出钱帮你开个理发店,这不是什么难事。”孙胜荣闻言大为感动,但他以为这些话只是为了安慰自己。

孙胜荣跟随张爱民回到徐州后,张爱民当即去银行里取出了1000块交给了孙胜荣。张爱民一个月工资才90块,1000块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孙胜荣不曾想过有人会为自己做到这个地步,他不知道如何报答这个哥哥。



在张爱民的帮助下,孙胜荣的理发店开起来了。新店开张生意非常火爆,孙胜荣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张爱民得知此事后,害怕孙胜荣以后胃出毛病,于是就从自己的单位打饭送到孙胜荣的理发店。孙胜荣看到这个牺牲自己休息时间,骑自行车往返数次只为给自己送饭的哥哥,只能将感激默默地放在心底。

阴差阳错的失联

理发店大概都逃不过生意日渐萧条的命运,孙胜荣的理发店也不例外。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营业高峰期后,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客流量突然变得比以前少了。没有客人,理发店也很难再维持下去,孙胜荣将即将关店的消息告诉张爱民,很难为地说:“哥哥,我这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钱给你。”



孙胜荣 (右)

张爱民一如既往地安慰他:“这钱就是给你做创业资金的,赔了也没什么要紧的,现在更重要的是规划未来。”孙胜荣感动于张爱民一直都在为自己考虑,他比自己的家人还关心自己,便在心底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加倍报答张爱民。

就在孙胜荣在计划未来的时候,他听说了老家正在招兵的消息。孙胜荣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便回了老家,他想等参加完招兵后再回来跟张爱民讲自己的规划。

孙胜荣的年龄合适,加上身体条件很好,很容易就过了兵检。只是部队要求他们这批人尽快入伍。孙胜荣不能回徐州了,他又一次不告而别了,但是转念一想,写信也可以联系到张爱民,于是他就这样走上了从军的道路。



部队的训练非常艰苦,孙胜荣却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他将自己的周围发生的大小事情写成书信寄给张爱民,然后就开始等待对方的回信。不过孙胜荣一直没有收到张爱民的回信,一开始,孙胜荣以为对方只是工作忙,没有时间回复信件。

直到他寄出去的8封信都没有收到回信时,孙胜荣才意识到对方一开始就没有收到自己的信。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他就暂时和张爱民失去了联系。不过彼时的孙胜荣并没有多加担心,抱着退伍之后再去找张爱民的心态,孙胜荣便安心地继续在部队里训练。

等孙胜荣退伍后,他想去找张爱民的心愿却没有达成。90年代我国改革发展势头正猛,孙胜荣的老家很多人都出国赚钱了。他刚回到老家没多久,就有同村人邀请他一起出国赚钱。



在短暂的纠结之后,孙胜荣决定先去赚钱,他一直都有想要报答张爱民的想法。孙胜荣想,等他赚到足够多的钱,他就能更好地给张爱民回报了。

于是孙胜荣跟随老乡来到了西班牙,不管在什么地方,赚钱都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一开始没有技能的孙胜荣只能在当地的饭店做一些简单的后厨工作,语言不通的他连做服务生的能力都没有。

慢慢地孙胜荣慢慢地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菜,也能够和当地人流畅的沟通了。孙胜荣觉得一直在饭店就永远赚不到钱,便萌生了出去摆摊的想法。

说干就干,孙胜荣辞去了饭店的工作,开始了摆摊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付出的努力与回报是对等的,孙胜荣也因此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